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重要作家,他们在词境的开拓创新方面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苏轼"以诗为词",使词诗化,从而解放词体,开拓词境,提高词的品位。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而稼轩"以文为词",稼轩词多用典故,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和表现疆域。并用英雄特有的理性精神来反思、探寻民族悲剧的根源,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不仅拓展了词境,也提高和强化了词的现实批判功能。本文试图从词境的拓展方面,对二人作比较,进一步论述两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同光体闽派诗人的诗歌对辛亥革命前社会黑暗、民族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它热切呼唤变革,积极宣传维新;对辛亥革命流露出不解、怀疑甚至反对;对辛亥革命后的现实则有所批判.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诗歌灿烂而丰富,女性诗人的作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女性诗人受性别与社会地位所限,其诗作大部分脱离不了传统的离别相思、风花雪月题材,但仍有部分女诗人努力拓展女性诗歌题材范畴,向男性诗人学习,使诗歌内容不再局限于闺阁之中,主动投身公共领域,关心国家兴亡,并以女性独特的思维方式观测历史与社会现实,通过诗歌从女性的角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现状,揭露了广大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雪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之一。雪莱创作的年代正是欧洲处于黑暗的时代,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在雪莱的诗歌中描绘出富人在社会中有特殊的权利和政府对穷人实行暴政以及穷人可怜的生活。雪莱的诗歌受到社会背景及现实的影响,运用诗歌对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宗教、法律及军队进行了全面的讽刺。  相似文献   

5.
《野草》与《朝花夕拾》均是鲁迅独特的创作,前者以其深切表现灵魂于黑暗中的搏斗与挣扎揭示出"灵魂炼狱"的主题,后者则以其清新自然,充满童真的"闲话风"展示了鲁迅灵魂中温情的一面。二者虽看起来截然不同,但都体现了作为战士的鲁迅的精神实质——对现实的批判,这批判又源自对现实黑暗的憎恶与对民众的大爱。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研究的是把自己的策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基础上的策略理论。博弈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本文从博弈论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和思考。文章认为应该借鉴博弈论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人类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女性一直被笼罩在浓浓的父权阴影下呻吟、叹息。她们被社会强行推入地狱的群体,被文化铸造的"紧箍咒"紧紧缚住,动弹不得。然而,她们并没有被制服,她们绝不就范,更不愿沉默着作无谓的"呻吟",而是在"呻吟"中突围,反抗无边的现实黑暗和沉重,她们时时力图冲出"镜中之城"。西汉女诗人卓文君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创作于资本主义已开始出现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是在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哈姆雷特》的剧情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肯定和对人性污点的斥责.作者从对封建王权和黑暗势力的鞭挞以及哈姆雷特的古典主义人性和人文主义理想中来把握时代脉搏.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展示出内涵不同的时代精神,工人的社会地位、工作热情、生活态度、精神追求、心理特征等都具有时代的差异。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至新世纪辽宁工业题材小说中工人精神面貌的梳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制、下岗危机、机器取代人力、工厂生态环境等现实问题的文本分析,可以洞见辽宁工业题材小说蕴含的时代精神流变,从激情岁月的理想主义到改革初期的硬汉精神、从转型时期的慷慨悲壮到新世纪工人子弟的伤痛记忆,背后反映出人们对工业文明的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东北题材”影视剧在全国范围内热播。这不但推动了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也成为一种有效的旅游宣传和促销手段,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东北题材”影视剧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分析“东北题材”影视剧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借助“东北题材”影视剧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社会意义的“地下钱庄”基本上已偏离了历史上钱庄的良性作用,沦为典型的犯罪工具。分析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现代社会“地下钱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研究其组织结构及活动规律,探讨遏制之的相应金融措施,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出发,指出有效论更能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期能对这一难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体现了公平、公正、依法行政的价值理念,而在现实社会中对其适用较为混乱,导致此项原则未能真正实现其价值精神,本文通过对其适用的分析,以期望能使这项原则在行政处罚的现实适用中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民工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对"民工荒"的产生、影响和解决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对解决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出路等问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高度,阐述了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培养的时代价值,并紧密结合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提出了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多种制度上的欠缺形成的"制度荒"是导致"民工荒"的根本原因,而由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实缺失形成的"权益荒"则是出现"民工荒"的直接原因.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权益;加强劳动执法监督力度,并弥补《劳动法》相关规定;摆正政府地位,实现政府的有效监管;设立社会中间层,缓和农民工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的心态复杂、微妙,甚至自相矛盾。这些复杂心态对其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动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希图通过评书展示其才、引导读者阅读“才子书”方面,更在于他借助评点活动来寄托人生理想,传达他对社会人情的独特认识,发抒他的“怨毒著书”的社会批判思想,甚至还承载着他培养后继才子的深切期望。这些复杂心态使其在作品中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同时强调才情在情节构思等方面的作用,推崇典型人物的艺术美;并对其小说艺术成就标准和审美理想的提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的心态复杂、微妙,甚至自相矛盾。这些复杂心态对其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动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希图通过评书展示其才、引导读者阅读“才子书”方面,更在于他借助评点活动来寄托人生理想,传达他对社会人情的独特认识,发抒他的“怨毒著书”的社会批判思想,甚至还承载着他培养后继才子的深切期望。这些复杂心态使其在作品中直面现实,大胆揭露社会的黑暗,同时强调才情在情节构思等方面的作用,推崇典型人物的艺术美;并对其小说艺术成就标准和审美理想的提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发表已有76年了,今天再读这篇文章,真切地感到它对我们的工作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而现实中“本本主义”仍不乏其迹。当今中国步入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快车道和现代化进程,学习借鉴必须认清中国国情,廓清“本书”与“本本主义”误区。  相似文献   

20.
从古代到当今现实社会,"子弑亲"现象时有发生,其存在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描述现象的基础上从本能论,进化习性论,行为习得论,需要驱力论,认知论等角度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子弑亲"现象的心理机制,认为对这一现象应综合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自然社会环境的来理解,提出了顺应和塑造良好内部心理环境并且营造适合个体成长发展的外部环境是解决此类现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