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市场风险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投资者上空时,国内首只公募对冲基金赫然面世。  相似文献   

2.
陈晶 《环球财经》2008,(11):84-85
救市计划顺利通过,不意味着信贷金融市场的紧缩状况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出于上述原因与对冲基金在以往金融危机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SEC和FED拿对冲基金说事自然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3.
至2001年尘埃落定,十年过去,这一触目惊心的案件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它仍然被钉在正义的审判席上。  相似文献   

4.
陈熙琳 《中国西部》2010,(3):102-103
从2007年首只创新分级基金的问世,到2009年被大肆渲染的长盛同庆基金和瑞和300分级指数基金,国内基金市场正掀起一股杠杆基金热潮。但杠杆基金助涨助跌,更适合具有一定操作经验,对指数判断较为敏感的投资者,而占家庭资产配置的比例,也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31日,A股市场出现了一个极度引人关注的现象,当日“博时上证超级大盘ETF”(简称“超大ETF”)基金的净值跌破两角,下滑至0.197元(6月8日跌至0.192元)。如此低的净值创下了我国A股市场的历史记录。上次A股市场出现“两角基金”是在2008年9月17日,当日“瑞福进取”的参考净值跌破了“三角”的整数关口,降至0.292元。时隔不到两年,“1角基金”惊现市场,正应了股市上的一句老话——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11-11
经济危机动摇了2009年艺术品市场,佳士得拍卖行已经裁减了伦敦酒类及书籍类拍卖部门,并关闭了猎枪拍卖部门。据统计,2009年佳士得至少损失10%拍品数量。  相似文献   

7.
截至3月11日,沪深两市共计有39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0年年报,基金持仓路线雏形得以浮出水面。作为市场的超级主力,基金的持股动向无疑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那么,究竟哪些上市公司能够博得基金的欢心呢?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了WTO。这既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也对世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0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注定要在史册上记下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吴培力 《宁波通讯》2011,(24):28-30
“人世”十年来,宁波进口贸易年均递增31.4%,超过同期出口贸易年均增幅近5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实现进口总额309.4亿美元,是2001年的11.7倍。预计2011年全市进口总额将超过3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崔鹏 《发展》2012,(1):9-9
竞争带来生存压力,更催生发展动力"入世十年,是安徽叉车集团发展最好的十年。与2001年相比,2010年集团营业收入、叉车销售量、出口量分别增长了12倍、11倍和10倍。十年来,集团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本土品牌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安徽叉车集团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典型和成熟的现收现付制 ,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建立 63年来始终同时存在着两个现象 :一方面是连年对其财政不可持续性的预测 ,另一方面却几乎是连年盈余的良好财政表现。近 1 0年来其财政不可持续性的预测更加令人悲观 ,于是 ,沿用了近 70年的只能购买政府债券的投资策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呼声日益高涨 ;尽管如此 ,现收现付制的“联邦社保信托基金”不能直接投资于股市的信条和理念却丝毫没有动摇 ,争论的只是投资管理模式本身或者进入资本市场的具体方案。本文首先介绍美国“联邦社保信托基金”收支现状和行政管理架构的特点 ,然后分析出现上述“悲观的预测与乐观的现实”的原因 ,进而对现收现付制下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弊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5,(1):90-92
1、英国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2004年8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名义与交通银行签署入股协议。汇丰银行以每股1.86元入股,持有77.75亿股交行股份,占该行增资扩股后19.9%,共计人民币144.61亿元,折合17.47亿美元。入股后汇丰将成为继财政部之后交行第二大股东。入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的1月31日,2004年农历春节后不久,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因文件中有九条意见,被称为“国九条”(下称老“国九条”)。天相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主席林义相、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庆均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道,当时这份文件对资本市场而言堪称“震撼”,尤其是在当时A股正在经历2001年以来的漫长熊市。  相似文献   

14.
吴剑 《宁波通讯》2011,(24):13-14
宁波市城市土地储备中心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十年有余。人说十年磨一剑。土地储备中心这十年,磨出了什么剑呢?近日,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宁波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宁波市城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何国强,请他对此来一番“论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