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日,渣打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中国——从"全球央行行长"周小川说开去》。在报告中,渣打银行表示:"周小川不操心世行行长接班人的事,但他已然是全球的央行行长。"中国央行已成为世界央行?这个抓人眼球的话题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议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自豪的"高帽子"。  相似文献   

2.
央行应慎言     
感谢中央银行一直以来对批评声音所保持的宽容态度,希望能继续保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看到周小川行长在两会记者会上一些讲话的提法,笔者希望能和周小川行长商榷.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民送工商“不作为锦旗”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沈阳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委托铁西工商分局了解情况并妥善处理。铁西区工商局中国家具城工商所刘新称,这几天请假在家,自查工作中的问题,反思自己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4.
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19):10-10
央行会进行逆周期调节,绝大多数是微调,这种微调始终都是在做,不管你看没看见,央行都在做。"——央行行长周小川直言,央行一直都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但不会轻易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  相似文献   

5.
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于一身的周小川,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三连任”的央行行长。在他执掌央行的过去十年中,中国的金融改革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5,(49):19-19
【英国《金融时报》11月30日社论】本周,提倡改革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不寻常地公开反驳北京出现的有关抱怨。这些抱怨称国有银行的股权正被贱卖给外国人。周先生辩称,中国惨淡的股市使国家没有其它手段。这倒说得通。至于批评者能否被说服则是另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出席国际经济学会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大会上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须在保持通胀可控与保持经济增长间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宏观经济调控状态是不是还要持续?笔者很担心。尽管现在看,货币政策的“刹车”力度已经有所减弱,甚至显得“温柔”多了,但“刹车”的那只脚并未离开刹车踏板,而且还在“轻踩”。  相似文献   

9.
不要再怀疑中国央行升不升息了,现在的问题是,她将选择什么时候升,将会如何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央行的封杀令在强行堵住境外人民币贷款监管漏洞后,亦给香港人民币资金运用带来困难。“香港人民币本来就缺乏出路,如今更是雪上加霜。”香港银行深圳分行行长陈明(化名)直言。  相似文献   

11.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鉴于欧、美、日、巴西、印度等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大规模的货币扩张性政策,因此,市场对此次中国央行会议充满期待。但十分遗憾,央行的报告,除了有针对性地指出"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外,几乎毫无新意,更看不出有力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积极姿态更奇怪的是,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仅三季度公布的项目总投资额就超过5万亿元;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应对次贷危机要有相当灵活的货币政策体系。在次贷危机发生后,有些国家出现流动性紧缩。但在周小川看来,这种“流动性短缺”是表象还是本质,需要探讨。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信任程度的降低,导致一方面有了流动性的囤积,另外一方面市场上又出现流动性短缺。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中央银行5日决定,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3%的水平不变。澳央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会后发表声明说,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已初现成效,相信与政府的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会对进一步刺激澳国内需求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参议员舒默又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指手画脚。中美第三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前夕,舒默与九名国会参议员先行访华。在与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会晤后,舒默立即对媒体“抱怨”,说中方似乎有意拒绝人民币快速升值。  相似文献   

15.
刘涛 《西部论丛》2009,(10):58-59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在经历2007年二季度以来的增长连续下滑后,中国经济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显著高于一季度的6.1%,由此也使上半年增长跃升至7.1%。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已触底回升,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大的逆转,全年实现保八目标基本无虞。  相似文献   

16.
叶檀 《新财经》2009,(2):32-3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月12日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期间称,有必要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幅放缓,不过,中国经济减速至今一直是适度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货币政策必须"从紧转松"目前正值货币政策切换的关键时期,这方面的问题太多、太复杂,尤其是认识上的误区几乎充斥着媒体版面。比如,6月25日,某重量级媒体发表《砸钱治不了中国经济"内科病"》的文章,称中国不该"砸钱"(指央行"降准"),因为中国的"内科病"在于结构。笔者认为,简单地否定毫无意义。存笔者看来,中国经济已经不起货币政策再度出错,所以必须多说,尽可能把问题解释得透彻一点。  相似文献   

18.
4月10日,在博鳌论坛上,面对记者。“有学者预期央行最早在二季度会加息”的提问,央行行长周小川反问道:“谁说要加息了?”对谣言的痛恨,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此同时,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不作为”问题.为了避免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演变为新的腐败问题,使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党员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具体表现,以便为解决其不想作为、不会作为、不能作为等问题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20.
【英国《金融时报》8月25日】周末期间,全球各大央行行长齐聚美国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他们所做的不应只是哀叹各自的金融风险。他们应以联合公开承诺收紧货币政策为核心,敲定一种有助于减轻全球通胀的协同方式。此外,在欧洲央行(ECB)和少数新兴市场央行(例如巴西央行和印度央行)已做出表率的情况下,美联储(Fed)和中国人民银行(PBoC)应是关注焦点所在。他们必须参与进来,而不是试图搭便车——这样做只会拖延其自身无可避免的货币紧缩时机,并加大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