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邹德军 《财会学习》2009,(12):62-64
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视为虚账户,被当作已实现损益进入利润表后,通过利润分配再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质上属于潜在损益,由此笔者提出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性质更改为实账户,不经过利润表而直接反映到资产负债表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后,企业的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我们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几个方面多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调整、会计计量基础的变化上,主要是“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即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1月开始在上市公司执行,其最大亮点是利润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利润表要素内容的调整、利润计量基础的变化及利润表项目结构的改变上。在分析和运用利润表的信息时,应正确理解利润的层次关系、利润波动与公司风险的关系、利润大小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及利润表变化对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韦婧档 《金卡工程》2010,14(6):281-282
我国近二十年来利润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最近一次是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的利润表发生了较大的改进,包含了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使我国的利润表的列报逐渐与国际接轨。从利润表的变迁可以看到,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利润表发展的源动力,会计信息的需求直接拉动利润表的发展,并且最重要的是在利润表变迁的过程中收益的确认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姜琳敏  朱学义 《会计师》2010,(11):28-29
<正>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第七条中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利润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能更加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报告期间内的全部收益。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内容进行了解剖,并对其包含的具体列报内容进行分析。"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的是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规定,企业编制利润表后,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9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其重大特点之一就是,对利润表列报和披露进行了适当调整,全面引入综合收益的理念,要求在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解释3号公布后,执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2009年报都按此进行了列报和披露,但笔者阅览多份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后,发现各公司对什么是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明细项目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1998年1月1日开始,财政部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编制的。这就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而出现的不足与缺憾。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所确认的收入、费用以及利润与企业的现金流转并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有利润和有现金流并不是一回事”。权责发生制使企业财务报表中损益类项目的可靠性降低,并进一步导致利润可靠性的降低。因此,现金流量对企业至关重要,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的“真金白银”,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反映着企业这一组织有机体的健康状况,它是企业顺畅运行、获取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通过阅读”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现金流量的详细情况,它是揭示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贯彻实施,在将来的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的运用也会更加频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企业损益直接列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项,表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公司业绩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企业无法通过自身活动控制的市场环境。当前,公允价值模式在我国金融工具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针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现金流量表对公司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合、过程和结果的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结合,要从企业的生命周期来分析判断现金流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起,我国规定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实现了与国际的趋同。但在年度财务报表实际编制和披露中,不少企业对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内容及其与资本公积的区别却并不十分清楚,造成其利润表中列示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准确性颇受质疑。本文认为其他综合收益不包括企业所有者资本性投入的交易或类似资本性投入的事项;组成其他综合收益中的绝大多数项目在今后符合一定条件时,将转而计入净利润,即重分类计入损益;而其他综合收益外的资本公积今后则不能转而计入净利润。  相似文献   

12.
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列报,本文考察了这一改革的市场反应。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是否进入损益以及不同列报位置,会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市场对于同时在资本公积和利润表下"其他综合收益"中列报的公允价值变动反应充分,而对于仅列入资本公积的情形则反应不足,对仅计入利润表的情形则会过度反应。本文结论验证了利润表引入综合收益列报的重要性,并为"功能锁定"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被许多读者认为是一个难点问题,原因在于会计准则采用"逆流式"的编制方式,即期末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资料,对损益进行分析调整,还原成现金流量.在这种编制方式下,涉及到大量信息从权责发生制到收付实现制的转换,转换中应考虑的种种复杂情形往往难以穷尽,调增或调减的判断令人不胜其烦.本文介绍作者对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理解,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监会在1999年首次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公司正常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之后于2001年出台《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一号——非经常性损益》。  相似文献   

15.
对外币交易损益会计处理的思考吉林大学吕长江在现行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汇率的波动所产上的外币交易损益是企业在涉外经济业务中经常发生而又难于处理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试图从外币交易损益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国际上外币交易损益个问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财务会计数据生成逻辑,本文首先讨论了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的确认及其"转回"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变量,重新检验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信息对股票报酬和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避免了直接利用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检验造成的错误解释公允价值涨跌信息价值的后果。我们提供的证据并不支持以前的研究发现。总体上,这类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对股票年度报酬及高管薪酬总额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一新的发现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实施对我国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影响较小的事实一致。该研究重申了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对设计研究变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王旸 《会计师》2021,(6):19-21
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内容包括了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尽管在所有者权益方进行了列报,在利润表的附列资料进行了披露,但对企业当期真实的财务成果实际上是一种隐瞒,具体账务处理对理论和逻辑是一种冲突.对此研究有助于以后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初学者对此核算的掌握.本文对其他综合收益核算中现实与逻辑的冲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卉 《西安金融》2004,(8):57-57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银行按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计入当年损益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种专项补偿基金。我国自1993年起,按照银行年初贷款余额的1%实行差额提取贷款呆帐准备金。1998年1月1日起,改为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进行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1999年,工、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从理论上讲,增值税在企业损益核算体系外运作,对企业损益并无影响。但在具体核算过程中,有不少内容对企业损益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有现期的或潜在的影响。作为企业的财会管理人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对企业损益的负面效应,这对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使财务报表结构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被纳入了利润表。在现行公司治理中,公司业绩普遍被用来作为管理层努力程度和管理能力的代理变量,公允价值引入后成为了企业业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划分标准和交易时机的选择与管理层的努力程度息息相关,这为作为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管理人员进行利润操纵从而提高自身薪酬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文以我国2010年~2012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公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