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2007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急剧波动,各国同时经历了一轮通胀向通缩剧烈转换的经历。应该说,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生产与消费运行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美国的过度消费和新兴国家的过度生产是经济失衡的逻辑起点。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通胀和经济剧烈波动的基本面因素。面对百年一遇的严峻挑战,中国需要充分评估危机冲击,启动各项可能举措应对通货紧缩和经济加速下滑风险。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视野下的次贷危机与美元危机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全球环流过程导致世界流动性膨胀以及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指出美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是次贷危机和美元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其次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进而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资者力量以及欧元竞争币种的出现,分析美元危机扩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美元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美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循环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虚拟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才是次贷危机、美元危机的深层次根源;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进而从目前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机者力量以及美元最终支撑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刘梦羽 《中国报道》2009,(3):104-106
推荐理由: 〉〉〉本书努力揭开次贷危机幕后的层层谜团,让世界看到真相,让国人找到应对次贷危机的总体策略和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瑾(以下简称"赵"):对于2007年7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有人认为它是全球经济的转折点;有人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将长期存在,次贷问题的风险会进一步显现;也有人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实体经济.您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短期的局部问题.还是长期的影响全局的问题?从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态势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是否已经全部释放出来?如果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是否会影响美国整体经济,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6.
2006年后期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2007年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巨大波澜。中国在此次危机中亦受到巨大冲击,此次次贷危机反映出,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制度和信用体系健全的国家仍然会出现住房信贷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住房信贷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风险,了解如何控制和管理住房信贷的风险已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2008年4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和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资助,本刊编辑部主办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研讨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花簇银行中国区、中信建投证券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及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各研究室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就深入认识次贷危机本身、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为中国经济提出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磨砺了观点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8.
形成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债务人逻辑"是对债务国与金融霸权并存和共生关系的阐释。这一逻辑表明,美国可以借助债务国的身份维持其金融霸权;而这一逻辑形成的前提则与美国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政治外交手段以及金融霸权的权力资源转化密切相关。由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和非对称性。为降低这一逻辑的影响,中国需要从制衡和结构这两个视角,降低在美元体系中的存在成本。  相似文献   

9.
李佳 《山东经济》2009,25(2):41-44
2007年,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断的上调联邦基准利率,导致房屋抵押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越来越大,次贷风险开始萌芽。随后次贷危机逐渐蔓延,并在全球扩散,一些规模较大的金融公司相继宣告其资产亏损状况。以上种种事件导致全球证券价格下跌、市场流动性萎缩、贷款成本上升以及消费需求下降,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以美国次级贷款的生成为基础,探讨了次贷危机演变的历程,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宋昭 《特区经济》2010,(2):100-102
美国次贷危机更多的是美国人的,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金融自由化浪潮使世界与美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随后危机的演变及事态的发展可知,各国并不可能在此次次贷危机中独善其身,也就不能作壁上观。笔者从金融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应对次贷危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峰 《特区经济》2010,(1):89-90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已经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要面临严峻挑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重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赛芝 《特区经济》2009,(5):146-148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侵蚀了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下滑,给温州的民营企业在市场环境、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是"危"也是"机",金融危机也迫使温州的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产业升级,迫使它们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陈欣  马莉  邓谭星 《特区经济》2011,(1):105-10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出来:美元本位制放纵了美国的过度消费,国际资本流动缺乏监管以及不稳定的汇率体系加剧了危机蔓延。虽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面临美元霸权、改革成本高等方面的阻碍,但改革现行的IMF以及扩展国际救助范围,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已然成为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环保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经济深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开创了以环保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针对次贷危机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将环保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孙勤 《特区经济》2008,(7):228-229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经济的震荡,对于尚处于发展期的我国农村房地产业来说,如何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吸取教训,弥补自身运行的不足,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前我国农村房地产业发展的两大突出不足,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雨风 《特区经济》2006,(12):310-312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本文将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出发,探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的原因,寻找经济危机背后真正的黑手。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属性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探讨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前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依然源于世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的供需严重失衡,次贷危机只是偶然的爆发点。只要全球政治一体化依然严重落后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性经济危机必然会长期存在。只有不断完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全球治理,缩小全球贫富差距,维护全球贸易、收支平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才能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19.
刘骏民 《开放导报》2008,(5):20-23,29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率先剥离呆坏账,使得其呆坏账率大幅度降低,避免了紧缩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以来,美国金融当局多次向金融业大规模注资,插手濒临倒闭金融机构的拯救活动,欧洲一些国家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这种被逼出来的用国家信用支持银行信用的手法,似乎有悖传统的市场原则,但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正在被改变的游戏规则中,是否蕴含着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对其爆发原因和必然性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尝试从全新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从开放宏观的视角,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必然性做出更合理的新解释。首先,通过对战后美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分析,探究其经济周期的演化逻辑。其次,分别从短、中、长周期的角度和国际经济格局演变的角度研究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与必然性。最后,指出美国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才是减轻经济危机破坏性与频发性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