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廷珺 《发展》2007,(1):153-154
本文通过对FDI流入中国的产业结构特征与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分析后发现:FDI流入产业分布结构与出口产业分布存在"重叠性"特征,外资企业出口结构与中国总体出口结构变动趋势大致同步,个别年份存在差异性.协整分析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制成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外资对中国出口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工业制成品出口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文在对制成品按技术结构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对1997年以来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做了经验分析。分别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稳定性和成熟性做了检验;对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分析包括中国对世界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占美国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类别的制成品占有美国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贸易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性指数从总体上测度了各类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变动及优化幅度。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考察了金融发展水平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通过降低工业制成品生产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工业制成品贸易具有比较优势。经验分析采用了Balassa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率以及Michaely指数3类指标来度量中国区域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同时采用4类金融发展指标分别刻画区域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等不同特征。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变量,同时不同的金融发展度量指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与结构,认为中国与东盟近10年来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双边贸易总量、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工业制成品中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在不断增加,而且存在着大量的产业内贸易。但是在对双边主要贸易产品的IIT指数测算中发现,与同质产品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相比,质量与价格有所差异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C-D模型和标准贸易理论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从出口、进口过程中经济要素的不同转移方向的分析角度说明了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主要贸易伙伴福利水平的影响及作用途径。基于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揭示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贸易伙伴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性。从静态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对欧美经济体福利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与亚洲近邻则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格局,对其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主要贸易伙伴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呈现持续放大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借鉴Lall(2000)及OECD(2008)的方法,利用1995~2006年三位数《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并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从贸易统计上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技术结构已经由低技术制造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2)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汽车、化工和机械等中技术制成品出口为主不同,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其中低技术制成品以纺织、皮革和鞋类为主,而高技术制成品则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为主。(3)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与发展中经济体更为相似,特别是向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不断趋同;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虽然较大,但正迅速向其趋同。由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和贸易竞争力可能被夸大了。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与VEC模型来检验和分析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与中国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工业制成品占比同时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起到促进作用,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依存度对这两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士举 《北方经济》2008,(20):53-55
近年来江苏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主要根据江苏省2000—2006年数据,通过对工业制成品及其各个不同产品项目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江苏产业内贸易的总体状况,发现江苏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以垂直性产业内贸易模式为主,并且根据分析结果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江苏工业制成品贸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先行者,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导致两国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发现:中韩双边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两国贸易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快,钢铁、机械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有助于提高两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两国优势产业如电子产品、钢铁制品和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0.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与贸易结构的内在关系。采用VAR模型与Johanso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以江苏省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江苏省金融发展的三种不同指标与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及江苏省贸易结构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存在协整关系;在短期内,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的优化贡献度较小,金融中介的投资储蓄转化率对工业制成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最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国与西亚的经贸合作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基于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文章依次测算了中国与西亚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布雷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西亚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发现:中国与西亚贸易的竞争性比较弱;两地贸易联系更加紧密并呈现产业间贸易特征;中国优势产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西亚则拥有能源资源优势,两地优势产品类目没有重叠,各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差距也较大,双方表现出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可充分利用与西亚贸易的互补性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等有利因素,加强两地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FDI虽然不是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FDI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迁移。实证结果同时显示,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一般技术制造业并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以往学者对于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观点,综述了中国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赤松要等学者的国际贸易理论,简要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中国目前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强化了现有的贸易结构和分工格局,但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所在.目前对外贸易方式具有凝固中国产业结构的倾向,贸易获益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入世前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制成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中国入世以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所引起的。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类的基础上,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两个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了分产业和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80~2010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等分析方法,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角度探讨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一个中国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与FDI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FDI虽然不是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但却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原因。FDI提高了中国工业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中国出口结构向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的迁移。实证结果同时显示。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一般技术制造业并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文章加入有差别的出口退税率扩展一般均衡模型为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实施出口退税率分化政策后的18年间的出口退税率和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面板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分化政策条件下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机制是有效的。有鉴于此,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应继续完善适时、合理、有效的出口退税分化政策,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相配合,对资源性产业、低技术制成品业、中技术制成品业和高技术制成品业中各类不同技术水平、不同性质的商品,给予有差别的、有层次的梯形出口退税待遇,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贸易结构先导效应、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三大渠道分别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行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畅通等合作重点恰恰起到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提高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激发和创造新的国际市场需求等作用,从而为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三大新的战略机遇。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路径与策略:一是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二是发挥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产率和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三是发挥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成品进出口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林琳 《世界经济研究》2005,105(2):39-43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国时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日趋活跃。本文从中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入手,对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跨国和跨产业的对比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7年6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这次峰会上,不仅仅实现了上合组织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扩员,还通过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实现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能力的升级。更重要的是,习近平主席在这次峰会上强调中方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各成员国发展战略和其他地区一体化倡议对接合作,上合组织将为其发挥平台作用。比如中国新疆与上海合作组织的中亚五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由农产品逐渐向工业制成品不断发展,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工业、轻工业、农机产品、家用电器、建筑机械设备、电子与机械等等,如今,工业制成品占双方进出口贸易比重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达到8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