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幸福悖论”的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主观幸福感与收入水平的关系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理论分析发现,主观幸福感的强弱是受到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镇居民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CGSS2013),基于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家庭收入对城镇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收入、健康水平与信任程度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3个主要因素,而现阶段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为家庭收入水平;(2)性别、年龄、职业、健康、婚姻与政治面貌等个体因素均对城镇居民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幸福感;(4)整体而言,未来需要从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完善城镇医疗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升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以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阐述等方法揭示了当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指出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提出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加强幸福感教育、建构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增强感知幸福的能力等方法策略,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1996-2000年间下岗职工主观幸福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下岗职工认为自己比较幸福,69%的下岗职工主观幸福感得分在4以上(最高分为7),女性比男性幸福,受教育程度高反而幸福水平低,年龄越大则主观幸福感越高,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发现,收入、健康、婚姻、社会支持、再就业状况等因素对下岗职工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失业、通货膨胀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观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平、社会资本、人口统计变量、生态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幸福经济学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在于,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财富最大化,而是人的幸福水平最大化,政府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公平分配、控制通货膨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围绕"多代同堂是否增进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发现:(1)家庭同住人口数量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负向关系,即家庭同住人口数量越多,老年人越倾向于不幸福;(2)同住孙子女数量和同住重孙子女数量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向关系,而同住子女数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3)与子女配偶同住会显著降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4)与城市相比,家庭同住人口数量对乡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显著.因此,适当引导并加以控制家庭同住人口数量对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是衡量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末代80后”大学生幸福指数较低的因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特别是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尤深。提高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措施主要是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本身三方要形成合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自信而稳定的人格品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唐雪梅  伍玲婧 《魅力中国》2012,(29):190-191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幸福指数进入我国各级政府的决策视野。本研究对邢占军教授编制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表”在测量基层女性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适用性进行研究,研究通过对施测样本所得数据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表”适用于基层女性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是指人们自身感到的持续、稳定的幸福感觉.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和对自己的生命质量的评价.即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全面肯定。幸福指数.则是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对欠发达的内蒙古而言.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仅仅增加GDP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只是手段,增加GDP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居民快乐幸福.而经济只是影响居民幸福的众多因素之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其他因素对幸福的影响就相对增大了。因此,居民幸福感的测量应该是政府管理部门日常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居民的幸福感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政府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导者,不仅要对广大居民当前的幸福感有较为清醒的透视和把握.而且还要在更好地发展GDP的同时。致力于更大幅度地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基于此。我们在2006年春季对内蒙古城乡居民就其幸福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存状态的一种正面或积极的主观感受。对企业员工而言,幸福感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成就感,员工与企业、社会之间的和谐感。文章分析了影响企业员工幸福感的因素,并就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虹 《改革与开放》2014,(10):17-18
幸福感是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近年来,它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女职工素质的提升及其成长成才的实现,受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本文将从何为幸福感谈起,分析幸福感对女职工成才的意义、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女职工幸福感来加速其成才。最终,总结出培训充电、完善考评、关爱身心、营造氛围等几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结构等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评工具及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最后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方向,旨在更好地认识和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Access to new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individual-level panel data from South Africa has allowed for the revalidation of Kingdon and Knight's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unemploy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ubjective well-being as a measure of comparison between labour-market statuses. It finds that on the ground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non-searching unemployed (or ‘discouraged’) are significantly worse-off than the not economically active. Moreove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labour-market status, the non-searching unemployed consistently are the worst-off.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of both the young and senior non-searching unemployed; however, the findings are largely driven by the African subsample. This paper does not advocate for a change in the official definition of unemployment but does advocate for the inclus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non-searching unemployed in policy relating to labour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13.
傅慧  张少帅  康鹏胜 《南方经济》2021,40(6):119-130
基于团队过程和创业团队关系治理的视角,运用自我决定理论,以191位团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剖析创业团队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对团队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团队关系治理在冲突与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冲突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幸福感知,情绪冲突负面影响团队成员的幸福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团队关系治理正向调节认知冲突与创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拓宽了创业幸福感的理解视域,在探索团队冲突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同时,检验了团队关系治理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4.
工作满意度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工作满意度对预测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工作稳定性和主观幸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澳门居民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就业部门、年龄、教育、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都与工作满意度有相关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收入满意度、同上司关系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15.
Recently, concerns have been raised on the adverse impacts of social media on people's subjective well-being. Using a large and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hinese individuals, we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browsing and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on users' life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social media browsing has a strong negative impact on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impact generated by 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relative income and social comparison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the result.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browsing is more pronounced for low-income people than for high-income people. We do not find support for other possible mechanisms like information cocoons of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6.
提高科技工作者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对未来的预期,有助于提升科研绩效,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基于新疆兵团科技工作者的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科技工作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主观幸福感和未来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成就感和个人发展空间是科技工作者工作本身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术氛围、领导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进修培训等因素对组织环境满意度影响较大;科技工作者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随着年龄增大、职称提高和相对收入的增加等,科技工作者幸福感增强,但由于职业高原问题,使得他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工作本身满意度和社会环境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组织环境满意度和社会环境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工作者对未来的预期。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综合满意度要注重物质和精神多方面激励,规范科研组织管理制度,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区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雅祺 《科技和产业》2022,22(12):316-324
在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独居老人由于其群体特殊性,他们的健康福祉和生活质量问题尤为值得学界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数据对1 016名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家人情感支持和经济保障)、社会支持(社会阶层归属感、信任感及公平感)和政府部分制度支持(医疗保障制度)显著影响独居老人主观幸福感,政府的其他制度支持却无显著影响;此外,独居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也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年龄、城乡和健康状况差异。基于此,相关部门应从政府、家庭和社会及个人层面入手来探索增进独居老人生活福祉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Individual or household income has been the conventional yardstick of poverty. Presently, non-income factors are universally accepted as measures of poverty. Attention on the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overty and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has been grow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nalyzed relativ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especially in China.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welfare poverty and happiness has been rarely studied, particularly given that the decline of poverty seemed not bring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happiness in China. This research gap is noteworthy because enhanc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s crucial to a nation'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micro-level data from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a welfare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relativ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nd then determines the link between relative welfare poverty and individual happiness. Our results show that 1) relative welfare poverty has not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nd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happiness-reducing effect of relative welfare poverty.  相似文献   

19.
李雪 《魅力中国》2011,(10):238-23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0名新乡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生活事件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而性别、年级和年龄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结论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马汴京 《南方经济》2019,38(7):113-132
中国离婚率连年快速攀升引发了广泛关注,但鲜有文献定量评估离婚对个体主观福利的影响。文章首次采用追踪数据(CFPS)定量评估了离婚对个体主观福利的冲击及其动态演变,为理解中国居高不下的离婚率提供了一个新观察视角。控制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后,离婚对个体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短暂的负向冲击。按自评收入分为5个阶层,离婚当年人们遭受的幸福感损失,相当于从中等阶层下滑到最低阶层。离婚对幸福感不存在长期影响,离婚者与从未离婚者之间的幸福感落差在离婚3年后即基本消失;是否再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男女、城乡、不同教育水平、有无子女等不同群组幸福感受离婚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但均呈现出共同动态演变趋势。考虑到离婚个体在离婚前夕的幸福感水平,应该已经低于其他已婚者,那么离婚应该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离异者幸福感恢复迅速表明在遭受巨大打击后,其心理上表现出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中国离婚主观成本相对较低,或是离婚率高企的重要原因。应该审慎地看待离婚对幸福感没有长期影响的结论,该结论不应被视为支持乃至鼓励中国居民离婚的经验证据。本研究仅显示:一个离过婚的人,也可以像常人一样幸福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