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一个研究.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存在从经济增长到居民消费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广东省1978~2007年间的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发展、农民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作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民收入和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是提高广东省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78年至2003年镇江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单向因果作用,即收入提高有助于推动消费增加。针对分析结果,对扩大镇江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及国债市场间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上证综合指数、上证基金指数和上证国债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在股市由下跌向上扬过渡行情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的影响,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的运行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贺娜 《开发研究》2012,(3):77-80
一般认为,政府在教育、科学和文化等公共事业领域安排的支出多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但就公共事业支出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而言,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分歧。笔者从我国国情出发,认为该支出作为现代政府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具有生产性,可以形成有益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本形式。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协整分析方法较详尽地探讨了该省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共事业支出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本上所有关于外汇市场有效性的检验,都是对市场信息效率的验证,即汇率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这种信息效率被事实上等同于资源配置效率,这样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便被长期忽视.因此,文章通过汇率与贸易顺差之间的协整检验来分析中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发现中国外汇市场并没有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在对内与对外部门之间以及在对内对外部门内部重新配置,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90-2009年我国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城市化是房地产业的Granger原因,而房地产业则不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力量;从短期来看,在误差修正机制作用下,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在由城市化进程所决定的均衡水平上上下波动。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公路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山东省公路运输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公路运输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②公路运输的短期波动对GDP有显著的正影响;③两者不具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彦平 《特区经济》2007,(12):264-265
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天然气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将中国天然气消费的长期均衡引入到短期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结构分析,得出影响天然气需求量波动的长期均衡控制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和短期波动(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上一期天然气消费量),并针对我国天然气未来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局面,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乔雅君 《北方经济》2009,(24):79-80
本文利用河南省1992-2007年的数据,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估计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两个变量对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动态调整力度,为通过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拉动消费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1978~2007年的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三个时间序列进行数量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基于这个协整关系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在对模型进行分析后,对广东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彦平 《特区经济》2007,(12):264-265
本文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中国天然气需求的预测模型,并将中国天然气消费的长期均衡引入到短期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结构分析,得出影响天然气需求量波动的长期均衡控制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和短期波动((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上一期天然气消费量),并针对我国天然气未来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局面,提出一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文章采用恩格尔—格兰杰(E-G)的协整检验方法,分析1980—2009年间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电力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强化了用电力消费对GDP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以1978-2009年我国经济数据,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消费、投资、货物净出口和服务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非均衡关系.发现提高消费和投资均能拉动货物净出口增长,但消费的拉动效果长期明显不如短期,而投资的拉动效果长期和短期相差不大.提高服务净出口能提高消费和投资,并且这种拉动效果长期比短期明显.为此,需要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把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中短期任务,把控制投资作为长期战略;需要把促进贸易平衡,优化进出口结构作为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已进入后危机时代,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拉动力.文章从协整理论出发,对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缺波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GDP、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长期内GDP和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和技术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另外,短期内各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方向与长期一致,且误差修正系数较小,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并不算大。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为探讨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长期均衡模型和短期非均衡模型对城镇化与农民各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农民各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对农民纯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性收入存在长期显著影响,而对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第二、第三产业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但短期中,城镇化与农民各种收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不显著。因此,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应更多地注重长期政策,关注农民切身利益,加速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使工业和服务业惠及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8.
以1978—2009年我国经济数据,分析“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消费、投资、货物净出口和服务净出口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非均衡关系。发现提高消费和投资均能拉动货物净出口增长,但消费的拉动效果长期明显不如短期,而投资的拉动效果长期和短期相差不大。提高服务净出口能提高消费和投资,并且这种拉动效果长期比短期明显。为此,需要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把优化投资结构作为中短期任务,把控制投资作为长期战略;需要把促进贸易平衡,优化进出口结构作为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新疆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和就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基于新疆统计年鉴1980~2011年样本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构建ADF模型,对新疆城镇化水平和就业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增加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股市是否能成为经济的睛雨表,和经济增长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以流通总市值作为反映股市状况的指标,并根据我国股市的特殊性将所获数据分为两段分别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及Johansen协整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股市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