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欧盟反规避立法与实践对我国有关立法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针对反倾销措施的规避行为大量发生,有必要制定反规避立法以打击规避行为、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秩序。我国的反规避制度非常简单、尚未成型、而欧盟有关立法较为完善,对欧盟反规避立法进行分析介绍,旨在发现对我国反规避制定完善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规避征收反倾销税的行为使反倾销执法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反规避作为反倾销立法的延伸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反规避法律体系。我国急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现有的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3.
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中国需要反规避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除反倾销之外。反规避也是发达国家常用的一种贸易壁垒形式。我国遭遇反规避调查的案件呈增多趋势。然而。我国并没有具体实施反规避调查的法律依据。被诉规避的中国企业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也没有针对国外的规避行为发起过一起反规避调查。从而使得规避行为进一步猖獗。因此,反规避立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论反规避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玲丽 《世界经济研究》2005,28(6):68-73,84
反规避措施作为反倾销措施的补充和延伸,从其诞生起就引起了各国的激烈争议。以欧美等国为一方的支持者认为,反倾销与反规避措施均属国民待遇原则的例外,符合GATT和WTO的宗旨及原则;以日本、新加坡等国为另一方的反对者则认为,反规避措施实质上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从反规避措施本身出发,结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反规避措施只要运用得当,是符合GATT和WTO的宗旨及原则的,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WTO应尽早制定反规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修改其反倾销立法,增加了反倾销规避(下文简称"规避")与反规避的内容。这对众多的非欧美国家的生产、投资、贸易等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人世后必将进一步加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的冲突。为此,本文拟从分析和评价欧美反规避措施出发,探讨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反规避立法及其运用陈勇一、美国反规避立法的背景与适用对象早在1916年的税法中,美国就已将反倾销措施纳入了法律规范。在其后的70多年中,美国先后在1921年的《反倾销法》、1974年的《贸易法》、1979年的《贸易与协定法》、1984年的《贸易...  相似文献   

7.
反规避制度作为国际贸易的一项保护手段,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同时也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欧美国家反规避制度内容、特点、形式的阐述,提出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欧美国家反规避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欧美反倾销与反规避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拟从分析和评价欧美反规避措施出发,探讨倾销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对我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及国内产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外提起的对华反规避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企业出口在国际竞争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甚至受到被驱除国际市场的严重威胁。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直面接踵而至的严峻挑战,深入研究倾销的规避与反规避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文章对倾销的规避与反规避制度的研究与分析就是在我国入世后.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贸易摩擦的日渐频繁的情势下,从比较借鉴的角度所展开的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衍生出的反规避新贸易壁垒问题阻碍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利用涵盖反规避信息的反倾销数据,建立基于面板回归的贸易引力拓展模型,分析中国对以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反规避贸易壁垒在出口贸易中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均国民收入、洲际定向出口额占比以及签署“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民币升值、反规避调查对出口贸易产生负向影响。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渐进式调整汇率机制、深化对外贸易改革、达成保障性贸易合作共识、完善反规避机制体制的保障性措施,实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仕法  姚立国 《特区经济》2009,(11):233-235
我国《反倾销条例》与欧盟的反倾销法存在着不少区别,实体法中存在着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可比性因素、损害确定方面、倾销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方式、反规避措施、公共利益的界定等六个方面的主要区别。究其原因,有的是立法技术、经贸水平等方面的原因,还有的是立法价值取向的原因,欧盟反倾销调查的价值取向是满足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不是追求贸易自由和中低收入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王平 《特区经济》2014,(4):141-143
反倾销是对一国国内产业的一种救济和保护,因果关系的认定成为反倾销案件是否立案,以及最终是否裁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关键。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国家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来看,"主要原因因果说"和"原因之一因果说"一直在博弈当中,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实践倾向于采用"主要原因因果说",不仅有利于自身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治有序,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孙玮 《特区经济》2007,(7):195-196
目前,国外对华频繁提出反倾销指控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出口产品不断遭遇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多角度地分析了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控诉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哲学思辨性是一种关于事物普遍本质的辨证理论,能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将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对华反倾销呈现出增长趋势。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反倾销的现状,运用哲理的逻辑、辨析的思维方式,探索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和规避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艺术品投资风险规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雍建华 《特区经济》2008,(5):217-218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艺术品投资现状及基本情况,从规范投资市场、培养超前的意识、学习积累专业知识及选择购买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艺术品投资风险规避及基本措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应对欧盟反倾销的策略:基于财务会计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利 《特区经济》2006,(4):254-256
由于欧盟对我国企业反倾销调查急剧上升,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分析欧盟“市场经济地位”标准中的财务会计因素,从财务会计层面采取相应的应对准备,将是维护我国企业正当权益,减少贸易摩擦的上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的贸易保护措施数据库,对经济复苏下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保护措施在全球经济复苏下继续快速增加,并展现了一些新特点与趋势。中国面临全球最多数量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对持续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从5个方面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8.
姜维 《开放导报》2012,(3):78-81
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在高速发展、产品出口增加、知名企业拓展国外市场的过程中,频频遭受以知识产权和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代表的国外隐蔽性贸易保护措施的困扰,影响重大。对此,深圳应对的思路是先要辩识,尽量避免;如若被诉,则酌情应诉反击或磋商和解;更要强健自身,适时主动发起保护措施。为此,要创新应对国外隐蔽性贸易保护措施的组织体系,完善应对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欧盟钢铁产业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和计量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了反倾销、反补贴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反倾销、反补贴行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负外部性作用如进口贸易转移、下游成本提高、投资跨越等。本文认为,在运用这些政策工具的同时要通过加强反规避、国际政策协调和完善产权界定等手段控制其负外部性作用,并结合产业促进措施来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功 《特区经济》2008,(4):285-287
国际贸易风险防范须以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设为基础。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设可为外贸企业国际化经营构筑一道抵御风险的安全网。本文就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措施建设的有关方法、途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