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志兰 《亚太经济》2012,(6):126-130
福建"十二五"要建设"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五个转变:一要抓精品;二要抓企业;三要抓市场;四要抓项目;五要抓创新。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2010,(9):1-1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产业。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对于推进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加速辽宁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必须要像抓县域经济、抓城区经济建设那样重视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3.
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08,(4):215-216
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旅游业由资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而旅游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本文在波特产业集群理论和竞争战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并对如何促进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齐冬红  陆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10):140-142
工业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中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工业旅游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通过产业开发提升其整体竞争力。文章以唐山工业旅游开发为例,在采用SWOT方法分析唐山工业旅游开发整体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业能力和强化产业关联来推动唐山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此,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  相似文献   

6.
励永惠 《宁波经济》2011,(11):15-16
2011年是“十二五”旅游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旅游转型发展的提升之年。宁波市旅游局局长励永惠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两大战略目标,全面融入市委“六个加快”战略步骤,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大力加强产业融合、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全力拓展旅游市场,努力提升产业品质,加快推进旅游经济强市和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切实为“十二五”旅游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7.
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广州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广州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基本原始积累” 的数量型发展阶段,实现了旅游产业化的飞跃。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其向效益型、质量型的产业转变,引发新的飞跃,出路在于: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探索海岛二轻工业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促进二轻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联系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二轻工业经济要提升,必须有机的融入无烟产业(旅游业)、绿色产业(开发农业)、蓝色产业(海洋产业)诸产业的发展之中,积极改造、嫁接传统产业,培植高技术含量、高市场附加值产品.目前要紧紧围绕旅游业作文章,狠抓旅游产品的开发拓展,把有"海天佛国"特色的旅游经济作为契机,逐步推进海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安徽旅游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盛毅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23-25,29
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安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安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安徽旅游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旅游业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的需要。要发展广西的旅游业 ,必须要研究旅游需求 ,同时要加快旅游产业的软硬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张俊杰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29-132
发展桂林旅游业,必须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文化娱乐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类别之一,市场前景开阔。桂林作为风景游览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文化娱乐游的优越条件。我们应提高认识,明确目的,统筹兼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开发文化娱乐游,推动桂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辽宁省旅游资源的开发虽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中的一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辽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旅游项目和活动方式;加强旅游资源管理;调整旅游地区结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们的前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少数人的真理,必须要有一些路径去进行宣传推广,让大众可以去接触、掌握并去应用到客观实践中去。红色旅游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具有主导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更广泛,教育形式更直观,教育感染力更强,教育实效更快捷。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著名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然而,旅游资源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在开发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保护,才能确保古城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孙婷 《特区经济》2008,(2):196-198
针对贵州旅游业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人文景观遭受破坏的状况,笔者提出发展贵州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提高以及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休闲娱乐放松工作压力的需要,而近年来中国大城市外围旅游地产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社会各界应该清醒地认识并把握这个大趋势,尤其是资源禀赋较差的欠发达农村地区,依托旅游风景区的开发,积极稳步健康地推进旅游地产的发展。文章以粤北地区——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为例,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地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晓宇 《特区经济》2011,(1):173-174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世界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市场和争相竞争的目标市场。未来会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世博会于2010年5月份在上海召开,以本次世博为契机,进一步分析中国旅游品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创建中国会展旅游品牌的对策与措施,对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休闲度假成为旅游新方向。作为休闲度假产品的典型——温泉旅游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陕西华山地区温泉资源丰富,要搞好温泉旅游开发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和管理;塑造具有华山特色的温泉文化品牌;科学开发和利用温泉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9.
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是促进本地区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分析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保靖县民俗文化旅游应进行合理规划,启动民俗旅游发展布局;完善产业政策,突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基础建设;培养旅游市场,改善民俗旅游发展环境;树立文化品牌,提升民俗文化发展空间;创新人才机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