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坚 《开发研究》2006,(6):116-119
本文以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金融业的产生、发展为背景,运用较丰富的历史资料,考察我国西北地区旧式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论述西北近代金融业的发端和嬗变,总结了西北近代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  相似文献   

2.
雷锋莉 《魅力中国》2011,(17):376-376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是中国女子教育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时期,这一时期,教会女子学校开始在中国出现,开启了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先例,促进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教会女学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陈静 《天津经济》2013,(7):48-50
依托北方重要交通运输和商贸中心的建设,天津近代工业迅速发展,成为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本文主要梳理了天津近代工业的兴起过程,并以纺织业、面粉业、地毯业及其他行业为主要线索论述了天津工业城市地位形成的历史,为研究天津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政治文化本土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历史课题的萌芽,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国门打开之后。在“救亡压倒启蒙”的主旋律下,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坎坎坷坷,任重道远。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西方”与“传统”之间徘徊,恰恰构成了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谋求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两难困境,而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就是要试图摆脱这种困境,这一现代化过程同时构成了近代政治文化本土化探索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建立唯一的近代府级横截面数据,考察了通商口岸促进近代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通商口岸对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即距离通商口岸越近的地区,城市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通商口岸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留学生、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等新生事物首先在通商口岸兴起,再向内地推广辐射,进而促进了近代人力资本的发展,最终决定了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历史冲击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的历史计量学文献,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历史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颖 《理论观察》2006,4(5):66-67
19世纪中叶以来,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近代市场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探讨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的变迁及其产生和性质,有助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建立唯一的近代府级横截面数据,考察了通商口岸促进近代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通商口岸对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即距离通商口岸越近的地区,城市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通商口岸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留学生、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等新生事物首先在通商口岸兴起,再向内地推广辐射,进而促进了近代人力资本的发展,最终决定了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历史冲击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的历史计量学文献,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历史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代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追求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历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这一过程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的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中国实现“中国梦”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是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与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相激荡、人类文明演进大势与中华文明转型相交织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逻辑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相互推进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华民族的复兴就不能不注意中国近代的历史。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留给中国近代工业的最苦的后果,是它破坏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民族性和自然性。具体表现是其运行并不是以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是以资本输出国的利益为最终目标的。这个过程在1949年  相似文献   

11.
回顾珠海经济3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快速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的问题。为此应以创新为原则,优化调整珠海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和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万方秋  唐左 《特区经济》2007,226(11):189-191
珠海毗邻港澳,珠海与港澳旅游交通合作对于增加珠海的境内外旅游人数,特别是增加珠海外国旅游人数和大陆旅游人数,拓展港澳旅游腹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深入分析珠港澳旅游交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珠海与港澳旅游交通合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以珠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港口物流发展对珠海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通过分析珠海的港口物流发展水平对其所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合理建设现代化港口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产业是珠海经济的命脉,如何科学的分析珠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于科学制定区域集群发展政策,增强集群的规模效应尤为重要。本文借助GEM模型,对珠海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探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将节能环保产业确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同时成为"十二五"期间珠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本文就珠海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粗略的判断,并提出了促进环保产业进一步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政策配套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邹伟 《特区经济》2014,(3):62-63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训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的一项关键性工作。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培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加对培训的投入力度。本文以珠海市商业银行机构的培训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珠海市商业银行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商业银行培训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帆 《改革与战略》2009,25(7):107-109
珠海自成为特区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环境保护先行,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每个阶段都得到了贯彻和施行。但由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珠海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和应用表现出了层次上的差异,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从最初的弱化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非人类中心主义,最后形成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珠海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卢晓  张梅生 《特区经济》2012,(3):142-144
本文以文化场馆的旅游产品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分析珠海市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能够指导珠海文化场馆资源旅游产品化和实现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力求为珠海市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提出符合未来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学军  李宗璋 《特区经济》2006,213(10):62-63
本文在分析珠海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指出珠海的产业发展应立足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教育科研事业以及物流业,并注重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就如何促进珠海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珠城轨连接了珠江三角洲的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以及珠海五大城市,它的开通为处于沿线重要位置的珠海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将在分析珠海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广珠城轨对珠海未来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