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1年前的街边肉包子铺,发展成今天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近3000人的大型餐饮集团,净雅食品集团独创的“净雅管理模式”和“感动服务模式”,正在被业内同行竞相效仿。  相似文献   

2.
苏芳 《商业科技》2009,(10):246-246
说起净雅餐饮集团,还得从1988年说起,这一年张永舵筹借7000元,在威海开起一家牛肉包子铺。如今,包子铺已发展成为拥有济南.威海、泰安、北京等城市八家连锁店的大型跨区域餐饮集团。他在经营企业中格外重视“真”与“诚”的服务,从未赚过一分不诚信的钱,依靠独特的“净雅文化”.将事业越做越大。目前.他的八处连锁店总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员工2300多人.吸纳了115名下岗职工和12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净雅集团已成为首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纯餐饮企业.张永舵也先后荣获山东威海市五一劳动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球百佳中华儒商等称号。  相似文献   

3.
朱庆辰 《商界》2004,(5):31-31
去年一家杂志把“视新”评为中国“卓越雇主”十佳之一。能够成为卓越雇主,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每一个员工对公司的认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并不符合这次“卓越雇主”的条件。因为最基本的一条,我不认为我是一个雇主。“视新”强调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平等,我和我的员工不是雇用和被雇佣关系,我们之间,是因为相互信任而达成的合作。  相似文献   

4.
杨鹏慧 《新财富》2006,(3):94-94
董秘工作最大的障碍在于克服作为员工对于公司的“偏爱”,以及仅限于从“好”的角度看待公司和表述公司的“冲动”。我尽量细致完备地搜集关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各种信息,并将自己所了解的“七匹狼”客观地呈现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程桔华 《三联竞争力》2009,92(11):51-51
全运会看济南,到济南吃净雅。2009年10月,虽然净雅老总张永舵的新闻不多,但凭借全运会带来的商机,净雅人气财气双丰收。随着净雅的不断成功,张永舵这位曾借款7000元创办净雅饭庄,靠卖牛肉馅包子起家的山东汉子,如今已拥有16亿元总资产,并被誉为“鲁菜新盟主”。  相似文献   

6.
我叫张伟,今年36岁,是安徽省合肥市伟业汽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党支部书记。我所创办的私营公司之所以叫“伟业”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从事私营企业同样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公司现有员工53人,其中下岗职工35人,正是依靠这些员工特别是下岗...  相似文献   

7.
商振 《商界》2008,(7):38
“别同我讲借口,这里没有任何借口”已经成为了管理者的口头禅。但企业管理者抱怨最多的,依然是:“我的员工总是找借口。”  相似文献   

8.
马云 《广告导报》2005,(2):104-104
经过互联网的冬天之后,2002年是所有风险投资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绝地反击的一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盈利。阿里巴巴也不例外,那一年是我们公司历史上最痛苦的一年,我在公司里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活着”,我们必须活下去,我给全体员工的年度目标是赚一块钱。因为如果说要赚一百万,我们谁都不知道该怎么赚,而赚一块钱的话,只要我们多做成一笔生意,为客户做得更好一点,让我们负担减轻一点,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工作倦怠严重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对公司和员工都带来很大的危害。从公司和员工的共同利益出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倦怠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作倦怠”的疫病在公司蔓延.这对公司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管理是个严肃的话题,不能掺杂太多的人情味,具体到语言也是如此。以前管理员工我的感情投资比较多,觉得员工管理就是人心换人心,所以管理过程中很偏重人性化,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业余时间,我都会与员工打成一片,“老兄”、“哥们”、“老乡”的称呼不断,一时间员工都觉得我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了这种言语在拉近我与员工距离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商务周刊》2010,(3):90-90
“我说我是赵福全,人家的反应是:赵福全是谁啊?”2006年11月8日,这是赵福全到吉利上班的第一天。好多员工并没有听说过在中国汽车行业内大名鼎鼎的赵福全,一大早,他被安排和很多公司的年轻人乘大巴从杭州出发,去路桥参加吉利20周年庆典。四个半小时的路程因为中间进了两次服务区休息,显得十分遥远。  相似文献   

12.
《商界》2004,(11):66-67
这是盛夏的一天下午2时,长春市繁华的重庆路,10个“乞讨者”吸引了们的注意: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衣着整洁,跑在垫着报纸的人行道上——他们是一家公司的新员工,正在自愿接受“锻炼意志”、“磨厚脸皮”的“魔鬼训练”……同这家公司一样,很多企业为培训员工不遗余力,下跪、闹市喊叫、骂不还口、擦皮鞋等“魔鬼训练法”轮番登场,更有公司要求员工喝便池水,在公众面前脱衣服……市场竞争激烈,优秀的员工是致胜的法宝,但是,训练员工是否一定要采用“魔鬼训练”?  相似文献   

13.
王建庆 《创业家》2012,(9):114-116
带队伍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目标与员工行动协调一致,愿意一起走的,站到旗帜下。 公司创业一段时间以后,不仅团队的创业热情逐渐淡化,而且有些歪风邪气开始滋长,譬如员工懈怠、风凉话盛行,小的利益团体冒头,公司丢了财物没人知道,甚至有人侵占公司利益领导者却不知道怎么力、才好……这些问题在很多早期企业中都有,“我怎么做,才能让员工一批批成长,让事业后继有人7”这是很多创业家都会问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婧 《商界》2006,(10):I0004-I0005
卷闸门一拉开,门边立了个人,可把开门的小员工吓坏了,定神一看,老王!!原来老王昨晚加班晚了,顺便住在了公司。此刻,上午8点40分,窗外稀稀拉拉的阳光洒在办公桌上.员工们也陆续来到公司。然后大家径直走向一张挂在墙上的地图边.时针滑向9点整,老王向大家递了个眼神.几十号人一齐吼出“象牙最好.我最棒!”声势逼人.其后.老王便挥舞着臂膀开始演讲,先表扬,然后批评,最后再激励,“成长是靠质量来见证.而不是时间……”  相似文献   

15.
《销售与管理》2005,(2):108-109
“看起来那是惟一能给她快乐的事情,”一家制药公司的总经理在和我谈到他公司一位员工时说,“只要一有事情不对,她就立刻到我的办公室来向我报告。然后她就站在那里傻笑着看我决定该怎么应对,继而对我提出的解决方案挑剔指责。我完全相信她生活的目的就是想来折磨我。”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春 《浙商》2005,(12):107-108
价值意识:鲁柏祥:最近我问很多企业老板一个问题:公司是谁开的?老板们都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正因为公司是“我的“,所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老板其实脱离了社会价值层次。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股东是顾客,顾客以需求入股,老板是接受众人委托,以资金入股,员工以知识和劳动入股。这其中,顾客才是公司的大股东。  相似文献   

17.
于赟 《商》2014,(40):17-17
现代公司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公司的核心。在现代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内部员工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各个方面。员工个人层面与公司层面的冲突;员工个人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冲突;部门之间的冲突;甚至员工内心的冲突等等。所以如何应对冲突,如何对冲突进行管理不但关乎员工的职业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员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与企业的规范化经营管理相比,经销商往往由于自身规模和条件所限而显得“先天不足”。无论是从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上,都显现出一定的“劣势”。加之许多经销商老板并不具备科学的发展观,把员工当成廉价的劳动工具,造成员工普遍缺乏对公司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落后的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经销商发展的“软肋”。经销商老板要想将公司做大、做强,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既有能力又有个性,既贡献聪明才智,又带来管理难度的特殊人群。为保证知识型员工这一企业的稀缺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可通过实施“无缝激励计划”,即综合运用薪酬激励、事业激励、发展机会激励、培训激励、沟通激励和环境激励,把各种激励措施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使知识型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公司的发展相统一,做到“企业增效益、员工得实惠”,让知识型员工和企业共同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0.
1月8日,俞敏洪在个人公众号晒出年终总结。回顾去年,新东方营收减少80%,辞退6万员工,退学费等现金支出花了近200亿。“2021年,新东方遇到了太多的变故。”文末,他特意留了个好位置,给自家农品电商平台打广告。去年12月28日晚8时,俞敏洪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大家好,我是俞敏洪。原来在直播间我都是讲文化,今天来到屏幕前,大家都知道我縣卖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