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制设计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燕  张昕竹 《当代财经》2012,(7):119-129
机制的新理解和激励相容概念使得机制设计框架得以确立,显示原理极大简化了分析框架。公共品经济难以有效权衡配置效率、自愿参与和激励相容。公共品提供的占优策略均衡机制,在拟线性环境和一般性经济环境下分别导致帕累托严格无效和独裁。在贝叶斯环境下,对于公共品经济和私人品经济,帕累托效率与自愿参与均难以兼容。其中,公共品不兼容性在极限角度仍成立。纳什执行及其拓展试图使在所设机制下的所有均衡结果对于社会选择目标而言都最优。放松关于信息结构和理性的假定,理论的最新发展围绕信息结构内生化、机制稳健化以及计算机制设计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2.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研究如何找到一套需要最少信息且可执行的经济机制且使得人们自利行为的结果正是所需的社会目标。该理论由赫雏茨于1960年开创,并在1972年后由于激励相容概念的引入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后,迈尔森的显示原理借助直接机制极大地简化了机制设计问题,但应用该原理设计的机制会得到多个均衡结果,而由马斯金开创的执行理论则开创了解决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度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机制设计理论发展的逻辑脉络,综合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赫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分别在机制设计框架、激励相容机制的显示原理和社会目标的纳什实施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然后简要介绍了机制设计理论在前沿理论研究和现实机制选择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特别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大师与中国经济学界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主要基于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食品安全机制的应用性研究,指出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由于厂商和监管部门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其体制运行的结果和社会目标不是激励相容的,从而使生产不安全食品成为一种稳定均衡。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田国强 《经济学》2003,2(2):271-308
本主要对机制设计理论的一些基本结构及最新发展作一大致介绍。我们将介绍经济机制理论的两个领域:激励相容问题和信息效率问题。不同的机制会导致不同的信息成本、不同的激励和不同的配置结果。研究一个经济机制的信息有效性和激励相容性可评价其制度的优劣性。机制理论系统地研究经济制度的设计和这些制度是如何影响人们的互动行为和配置结果的。  相似文献   

6.
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理性选择范式、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等范式预设和分析工具,通过深入比较分析市场及各类非市场机制和制度对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互动的影响,机制设计理论探讨知识分散、选择权利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有助于促进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和谐共振的最优机制.作为一个理解制度的一般性理论框架,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税收、政府管制、公共物品供给、投票过程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思考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7.
论监督背景下的不对称信息管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管制背景中 ,管制者和企业双方之间总是存在不对称信息 ,激励相容机制可以诱导企业报告真实情况且对所有人都是最优的选择。然而 ,在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激励相容管制机制设计中 ,不仅要考虑不对称信息问题 ,还必须考虑管制者对企业服从行为的监督承诺问题。本文以对企业的环境管制为背景 ,研究在同时出现不对称信息和管制者监督执行两方面问题的情形下 ,最优激励相容环境管制的设计 ,并且和最优一致环境管制的设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要素市场一系列契约的结点。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契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激励相容”机制,可以实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从博弈理论的角度来看,“激励相容”达到的是一个“纳升均衡”状态,这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建设工程招标者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工程招标者收益最大化的招标机制设计问题。借助机制设计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对招标博弈模型均衡解的分析,得出了SIPV条件下最优招标的简化方法,指出经过修订的二级价格密封招标可以实现招标者最优招标。在此基础上,运用显示原理,分析了一般条件下的最优招标机制设计,通过对赢者选择原则和定价原则的重新界定,实现了一般条件下招标者的最优招标。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激励与最优激励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砚新  王欣 《现代财经》2003,23(11):31-33
现代企业的公司制度实质上就是委托代理制度。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引发了“道德风险”问题,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就必须要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促成代理人的合理行为,从而保证经理人和股东利益实现渠道的一致性。股票期权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满足激励约束相容机制的设计。然而,在设计期权激励制度的时候,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激励系数的确定,针对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代理人提供不同的激励程度,并使其满足激励约束相容条件,则是实现最优机制设计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内涵与标志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以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以城市群内各地方政府为参与主体,按照"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激励相容"三个机制设计标准进行了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政府合作机制设计,并构建了政府合作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为以政府合作的方式增强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提供了对策建议和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是中央、地方与农民博弈的结果。地方政府往往因对中央既定目标的替代而被认为是违抗中央政策、侵害农民利益的"罪魁祸首"。这种观点忽视了当前财税制度及行政架构对地方政府行为的作用。本文通过运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的政策统一性与执行灵活性悖论,发现这种悖论既是贯彻中央政策的必要制度,又为因激励不相容而出现目标替代提供了可能。中央、地方与农民的合作博弈尚未达到稳定和激励相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实现良性发展,必须进行能有效解决信息成本问题和激励问题的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4.
《技术经济》2015,(9):104-109
基于供应链合作创新的视角,考虑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属性,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供应链企业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交易的多任务激励契约机制。研究表明:如果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成本函数相互独立,那么激励相容条件下两类知识交易的最优业绩报酬也是相互独立的,且最优激励因子是各类交易下知识买方边际收益的增函数、知识卖方绝对风险规避系数、各类知识转移边际成本变化率和业绩方差的减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效率风险的概念;如果两类知识的转移成本函数相互依存,那么在激励相容条件下隐性知识交易的最优激励契约是"门槛型激励契约",并定量地给出了知识卖方的"门槛激励条件"。  相似文献   

15.
银行激励相容监管的机制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激励相容监管是激励理论在制经济学中的应用,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非合作博弈的规则设计问题——机制设计(mechanism design)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的设计及其在银行业规制中的应用,本文的讨论是建立在库皮和布赖恩(Kupiec and Brien)提出的预先承诺制(pre-commitment approach,PCA)理论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6.
孙泽  於先虎 《经济师》2004,(2):18-19
腐败分子令人深恶痛绝 ,严惩腐败分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单一地采取严惩腐败者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 ,还需有效激励对腐败负责经常性监督的监督者。文章从构建腐败监督问题博弈模型开始 ,通过纳什均衡分析和激励机制的分析 ,引出“激励悖论” ,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对监督者努力的“激励相容约束” ,有效解决“激励悖论”。  相似文献   

17.
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一个理论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海波 《经济前沿》2012,3(2):89-96
公共品的需求偏好显示是公共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试图建立有效的公共品需求偏好显示机制,以实现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文章从理论发展的视角对投票机制、价格拍卖机制、特征价格机制和或有估价机制这几种主要偏好显示机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直到今天,这些机制仍然是经济学家们继续探索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激励性绩效模式是企业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和全面提升绩效水平的关键.针对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普遍缺乏激励性的问题,基于激励相容理论,设计了一种绩效管理模式.首先,构建了企业员工的绩效参与约束条件与激励相容条件.其次,根据企业与员工之间不同的信息披露情况,分别建立了信息对称条件下的激励相容绩效模型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相容绩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的实现路径.最后,通过企业实例验证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企业激励相容绩效管理模式新颖、有效且合理,能够同时实现员工激励最大化和企业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农业经营方式都有其相应的制度目标,只有在既定的交易环境约束下实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目标激励相容的农业经营方式才是有效率的。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农业经营方式选择和变迁的根本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最优农业经营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研究表明:主导利益集团偏好、农地产权结构和交易环境对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一个最优的农业经营方式应是与农业自身特性相容、与交易环境相容,且与主导利益集团和非主导利益集团的目标激励相容。因此,未来我国应逐步放松对农地产权的管制,以实现国家、农户等不同相关利益集团目标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委托代理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往的研究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利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寻找最优解,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信任机制,可以证明信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存在性和对代理问题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