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以众多新兴科技为后端支撑的金融科技正重塑着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在金融科技背景下,村镇银行由于其客户需求、竞争环境、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变化致使其转型十分必要,需要在产品服务、从业人员、风险管理、回归本源等方面确定转型目标,并遵循二三发展阶段融合的总方针进行策略布局: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吸纳专业高能的从业人才、打造严密高效的风控系统、构建真正支农支小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普惠金融是指在可负担的成本范围内向社会各个阶层提供有效恰当的金融服务。而村镇银行作为安身县域、支农支小的专业化社区银行,是助推普惠金融和实行金融扶贫的主要载体。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有覆盖率分布不均,资产规模不足,信息安全亟待提高,主发起行制度阻碍以及支农目标偏移等问题,本文将针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及发展桎梏,具体分析在切实推动村镇银行助力我国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4.
银行业已全面步入4.0时代,"互联网+金融服务"无处不在,城市商业银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的趋势加快,正逐步由旧模式向开放银行方向发展。秦皇岛银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依托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建设,开放平台、开放创新、开放协作,利用"走出去"的方式,聚合更多生态场景,助力普惠金融,为用户提供无感、无缝、无界的金融服务体验。本文从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中遇到的问题着手,剖析开放银行在普惠金融中的多种解决方案,并结合秦皇岛银行在开放银行方面的建设经验,提出了当代银行业在普惠金融中的一些想法与建议:精选普惠产品,提高开放收益;重视数据收集,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安全防范,保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作为国家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而作出一项战略决策,本质是为农村所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目的是金融服务要"普遍覆盖"农村所有阶层,以此促进社会公平和城乡和谐,这与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质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全球金融包容性专题调查数据对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国际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科技化滞后、信贷可得性不高,且农村地区与世界的差距尤为明显。本文从银行服务的视角采用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意识和信贷资源价格是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共同因素,差异体现在信息科技水平显著作用于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受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地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着重增加居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并普及金融教育,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可更多地依靠金融科技化手段。此外,推进普惠金融应在信贷方面有所侧重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且要保持合理的信贷资源价格。  相似文献   

7.
许江 《中国金融》2020,(9):30-32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正式成为国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国内普惠金融发展有了基本遵循.2020年是五年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这五年,在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内普惠金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8.
目前,村镇银行已成为服务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在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支农支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村镇银行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在科技管理、新技术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人才队伍、基础设施、信息安全、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建设,发挥金融科技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撑作用,扩大金融服务功能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9.
以专项统计制度中的涉农贷款统计分类为依据,将涉农贷款按用途、城乡地域和承贷主体进行分类,反映金融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贷款支持力度,对应于普惠金融涵盖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三个研究视角,选取2008年至2017年甘肃省分地区涉农贷款数据,采用CCR模型对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从涉农资金供给侧改革角度,探寻适合甘肃省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