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的基本途径  1.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是:一是对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重点是植被恢复;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基本农田建设;三是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即以提高粮食单产为启动点,压缩粮田面积,适度扩大林果牧业面积,农林牧综合发展。陕西延安就是典型代表,以坡耕地大垅沟栽培模式的应用为启动点,提高粮食单产,压缩粮食面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扩大林果草面积,农林牧全面发展。这类地区重点构建生态治理和恢复型技术体系。  2.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县域虽然交通不发达、经济比较落后,但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以南方条件较好的山地丘陵为主,主要通过如下三个途径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持生态优势;二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三是大力开发生态型特色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如江西省婺源县和重庆市大足市、安徽歙县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这类典型。这类县域重点构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品开发型技术体系。  3.农业主产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技术策略  这类生态农业县以平原农...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湘西民族地区概况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网络演化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并对湘西民族地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阳朔模式是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独特的自然风光为阳朔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必要条件。阳朔模式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发展壮大乡镇企业,引导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园与共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奎 《改革》2012,(6):72-76
三峡库区严峻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在库区建设生态农业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类型主要有生态种植类、生态养殖类、生态林木类和生态旅游观光类。在平坝带生态农业区、丘陵低山带生态农业区、中山带生态农业区和高山带生态农业区,采用农、林、牧、渔、副的产业结合模式。生态农业园的发展,需要在国家引导下,因地制宜,积极推动企业、农户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的四类环境问题。深入诠释了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并从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化意识、形成大农业的生态农业发展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创新生态农业的科技推广机制和建设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五个层面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德国发展生态农业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全球较早提出和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的国家之一,德国生态农业较发达。生态农产品在德国日益受到大众的欢迎,在超市、专业生态食品市场以及露天街市上,带有生态产品标识的食品价格比一般产品高出一大截。生态农业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安全纯正的食品,有利于环境和动物保护、促进地区多样化的形成,还为德国农业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的正外部性及风险性等决定了政府必须利用财税政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为有效发挥财税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作用,必须适时开征农业生态税,实现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生态农业倾斜和优化支农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充分考虑该地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特点.突出高效、生态、创新的原则,改变传统的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及无视市场需求、粗放地扩大加工能力的再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加快黄河三角洲农业的发展.应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坚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同时,着力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和海洋水产业;探索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建设成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湘西土家族老司城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对老司城遗址的主要地形因子做了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生态文化进行了耦合机制研究。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地形因子与生态文化耦合机制对现今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来指导、组织和经营管理农业生产和建设,把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态农业绝不是回到传统农业或者回归自然,它使农业发展向生态合理的方向转化,是一种农业发展新模式.狭义的生态农业经济是指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的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实现高经济环境效益的现代化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1.
农村沼气的推广,是保护生态资源的有力措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 加快我县生态产业大县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干群关系,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婺源县许村镇紧紧围绕我县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重点实施"千户 沼气生态工程",积极推行"猪-沼-菌"、"猪-沼-果"、"猪-沼-蔬菜"等生态模式,大 力发展香菇、蔬菜、水果等有机农产品,促进该镇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大发展。目前,该 镇已发展有机香菇 40万袋,有机蔬菜 200余亩,预计今年仅有机农产品一项农民人均可增 收 100元,生态农业逐…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是实现乡村振兴及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点。湘西地区保留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在分析古村落内涵及保护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的数据留存、信息加工及保护模式,并从新媒体公众平台推送与传播、古村落数据信息的转换与传承、古村落数字产业化开发等方面探讨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数字化传承与利用,为湘西地区古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际意义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湘西利用少数民族自治政策的优势,审时度势,勾画了建设“小康湘西、平安湘西、文化湘西、生态湘西、活力湘西“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4.
葛雷 《浙江经济》2012,(1):44-45
构筑温州循环产业群集聚区,对于重塑"温州模式"新生,引领温州率先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的批准实施,推进温州市循环产业群集聚区发展,也成为下一个五年重塑"温州模式"的关键所在。《规划》指出,到2015年,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基本完成,"两带三区五园战略"和"二域五体五工五保重点举措"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良性运转,"温州模式"经济和区际利益共享机制健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凸显了生态文明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新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农业生产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逐渐替代一家一户的传统经营,为生态农业的复合模式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是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应借当前的有力时机,突破常规农业的局限性,加快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6.
叶军  李健  周慧 《乡镇经济》2007,(4):47-51
本文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宗旨,描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并对天津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区域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天津市生态农业的区域发展规划,并提出未来天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即“圈层式与轴向分布“相结合的网状、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通过有节制地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既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8.
从产业群视野看渔港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群是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中小企业为主体、网络结构为支撑的产业组织形式 ,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本文通过对广东湛江市渔港经济区的考察分析 ,阐明了产业群在渔港经济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进而提出以产业群为基础的建设渔港经济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赵学忠 《发展》2011,(3):39-40
"十二五"时期,山丹县围绕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山丹生态脆弱,首先,恢复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好南部水源涵养区,恢复扩大北部荒漠生态区,建设中部绿洲农业生态区,由点到面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建立合理、高效、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其次,建设生态、发展生态。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单方水的产出效益,统筹提高水的利用率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节水型产业,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要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一批生态乡镇、生态村社、生态小区、生态企业、园林化单位和生态家庭,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县。  相似文献   

20.
孙会东 《发展》2005,(12):30-31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Jackson和Benolen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国外常把生态农业归入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农业中的一种模式或一种生产系统,是一种以完全有机物系统生产,不投入人工合成物的有机农业模式,所生产的食品被称为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