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已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国资委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模式的建  相似文献   

2.
政府审计对象分为财政与财务收支两大类。这两大类又与财政、国资两部门的部门监管高度相关。由于三部门监管目标相近,导致同一监管对象存在严重的重复监管。本文分析了财政、国资部门监管资源与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它们之间整合的可能性,研究了监管资源与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等系列政策发布,是完善国资监管和考核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下,国资监管和考核机制应该如何持续升级迭代,如何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化的、长效的国资监管机制,以进一步防范国有企业风险、激发国有企业动能、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共同探索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本文聚焦国资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管体系的改革,从矛盾出发,到先行范例里找答案,探索“管资本”时代完善国资监管与考核指标体系的有效路径和具体方法,以期为各级国资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审计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强治理、反腐败、控风险、防流失的重要监督力量之一。国企审计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发展阶段也呈现新的特点,如何把握和适应新发展阶段和“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国企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审计机关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实施财务监管的现状1.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由于企业按月按年报送的财务报告周期间隔长,数据颗粒度较为粗放,导致地方国资监管机构无法对企业经营活动形成有效的动态监管;企业财务信息以经营成果数据为主,侧重事后监管,过程性信息较为缺乏,难以为地方国资监管机构开展事前或事中监管提供支撑。2.数据分析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循序渐进、大胆摸索、经验积累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原本已经取得基本共识的国有企业改革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走向新时期的热烈讨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中国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认识与国有企业监管转型也就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不仅要接受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内部多种形式的监督,而且还要同时接受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由于各种审计主体职责重复、各自为政,在导致审计资源严重浪费的同时,还造成许多国有企业长期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现行架构出发,对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其他多种审计主体的分工与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共同构成了现代审计监督体系,它是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分级管理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本文拟就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先“一刀切”式的考核和监管方式弊端已逐渐显现。实行国资分类考核和管理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眭,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标,对进—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府“有形之手”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手段——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实施后,相关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提高,不过,创新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专利,而在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方面效应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整体上政府审计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不过,国有企业存在策略性创新的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的监督效应、激励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国企创新。以上发现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资监管工作和国企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国资委作为政府的特设机构,在职能定位上与政府的其他部门有很大的区别,在工作中如何来领会落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近1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明确职责定位,扩充人员编制,提高监督效能。其中,按照企业功能定位和主营业务不同实施分类监督、对整体上市公司和重要子公司深化延伸监督、着力推动企业落实整改等做法,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现刊发北京市国资委在部分省市国资委深化监事会工作座谈会上题为《探索国资监管新体制完善监督检查新机制扎实推进监事会工作创新》的交流材料,供大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准回归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越能够有效提高会计监督效率,从而提升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减少审计师在信息收集方面的成本,进一步减少审计收费;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地方国有企业和高科技类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丰富和拓展了审计收费相关研究,所得结论对企业管理实践、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协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本存在的主要依据在于弥补市场自身运行的不足,诸如提供公共产品、保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控制力等,但国有资本也具有和私人资本一样的增值要求。国有资本的这种双重属性,具体到国有企业来讲,体现为双重目标,即社会目标和增值目标。由于社会目标和增值目标在企业层面是相互矛盾的,这使国有企业监管目标及其业绩评价体系的确定较为困难。过于强调  相似文献   

15.
郭澜 《西部财会》2022,(2):74-76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全球经济萎缩的局势,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客观评价国有企业领导的经营业绩,在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果,取长补短,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有效监督防止腐败。从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以问题为导向为推动内部审计的优化与创新改革提出建议:增强审计增值服务,提升内部审计重要性;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阙波 《上市公司》2002,(2):48-5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服务贸易开放和金融业的国际竞争不仅对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也对国内的金融监管制度以及立法体系的创新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因此,尽快调整监管理念,完善金融证券监管制度和法律框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面临的外部监管环境复杂多变,国资国企改革、行业监管改革、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等重大举措不断出台,自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需求迫在眉睫,客观上要求集团公司完善企业监督体系、强化监督质量管理、降低监督成本、提升监督效能。笔者认为,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应将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的协同运转作为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全面提升集团公司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一)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国家赋予了审计监督更加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联系政府审计机关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纽带。基于此,国家也在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2018年审计署11号令等,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完善综合制度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监管有章可循 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开展国资监管业务的基础,也是依法监管和规范程序的重要依据,对提高机关效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能起到有力保隆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全面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启动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8337”的发展思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国资国企改革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挑战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格局的调整,需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综观今年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