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情省力》2007,(2):29-30
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民外出从业,已是安徽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如何,呈现哪些新的特征,存在哪些制约因素,都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本文试从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加速的客观背景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的特征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去年春,我和安徽省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部分领导成员一道到浙江考察,感触很深,回来后就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见所闻及感想写了一篇题为<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解放>,文章在<经济日报>、香港的<大公报>上刊登,省内的一些刊物也作了转载,社会反响很大.回过头看,我总感到有些意犹未尽.在此,我想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浙江省的经验,着重从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谈谈推进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3.
去年春,我和安徽省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部分领导成员一道到浙江考察,感触很深,回来后就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所见所闻及感想写了一篇题为《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解放》,文章在《经济日报》、香港的《大公报》上刊登,省内的一些刊物也作了转载,社会反响很大。回过头看,我总感到有些意犹未尽。在此,我想从安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浙江省的经验,着重从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谈谈推进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一些认识。 劳动力第二次解放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经历了两次解放:第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家…  相似文献   

4.
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对国民经济的冲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持续快速增长,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出现了动态趋同于城镇劳动力价格的趋势,这将对中国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效应。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模拟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与城镇劳动力价格趋同对GDP、投资、出口和净出口有负面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趋同对消费和进口有正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大趋势,即便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绝对不可以忽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负面影响.现阶段考虑保障我国农村基本人力资源供给并非杞人忧天.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凸显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问题的紧迫性。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线入手,对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措施进行初步探索,为促进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有效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根据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发展状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就业方面,这一转移就业模式大大的改善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入的局面,有效地避免了造成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的成本支出,增加了转移就业人口的人均收入,提高了其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志新 《特区经济》2009,(2):161-16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的分析,政府行为变迁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快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行为是当前和今后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首要问题。立足于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这一现实国情,政府应该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的土地制度、迁移自由、就业环境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所作为,切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9.
田飞  王超 《魅力中国》2010,(20):7-8
伊宁县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进程,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所以,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伊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现状.归纳总结了伊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的经验,同时也分析了伊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诸多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强伊宁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青 《乡镇经济》2009,25(11):45-48
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研究较多,大多是从财政政策和政府职能角度论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运用公共品相关理论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品,应该由政府提供,市场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人力资本,可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