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皖南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皖南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分析了皖南古村落旅游资源优势,指出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皖南南屏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娜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78-79
皖南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皖南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是一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对皖南古村落南屏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南屏旅游开发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4.
伍百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3):93-96
兰寨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它们角色的缺位和相互之间的矛盾是制约着兰寨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关键。为了兰寨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基础上,提出了兰寨古村落旅游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它为兰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协同共生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婷麟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3):63-67
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孕育了徽州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旅游开发对村落中原有的公共空间的影响以及村落公共空间的变化对旅游发展的反馈。这个互动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徽州的村民,如何做到徽州文化的完美呈现,又能尽量保障当地村民在公共空间活动的权益是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通过徽州公共空间的转移来研究民众生活与旅游发展的冲突,旨在探索中国文化乡村的旅游开发与新农村的公共空间建设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保留了古朴的民风和建筑风格,蕴含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古村落旅游的持续升温,古村落的开发与挖掘已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在对走马塘地域文化与建筑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走马塘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影响因子排列顺序依次为资源价值>开发效益>资源吸引力>开发条件>资源保护,并根据调查结果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为类似走马塘的古村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花坦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古建筑的实地踏勘,综合分析了花坦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现状、价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花坦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古建筑的实地踏勘,综合分析了花坦古村落的保护开发现状、价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然和谐的生活更加向往,休闲旅游得以丰富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支柱。在此背景下,古村落作为中国独特的人文资源,可以满足大众随意、放松、学习的旅游需求,由此获得很好的休闲旅游发展契机。选取安徽宏村古村落为案例,梳理了古村落及休闲旅游的概念,结合宏村发展现状,探讨了宏村休闲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古村落休闲旅游的优化对策,以期促使宏村古村落休闲旅游科学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可反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景区的形象优化。同时也可为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对象进行研究,使用百度指数作为信息源对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游客的人群特点,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等;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感知、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准确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结果](1)分析客源地市场特征表明景区对浙江省内地区影响力较大,中年男性游客对景区关注度最高,游客出游多受法定节假日影响,且行程安排多为省内周边游。(2)网络评价文本分析表明游客对景区认可度较高,游客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从景观风貌、休闲活动、景点设置、设施服务、文化底蕴、游客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细化分析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景区优化提升可以从针对客源市场人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景区、挖掘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完善服务、开发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方面入手,同时,对核心景点的保护、注重以食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并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防止过度商业化以保持淳朴天然的景区旅游氛围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徒步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徽杭古道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徒步旅游作为一种生态休闲专项旅游形式,国内对徒步旅游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徒步旅游活动;通过徒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徒步旅游开发模式;结合安徽省徽杭古道实证研究,阐述徒步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文化的原生态性,坚持景区分区、游客分类、安全分级三大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12.
生态恢复与乡村旅游开发互动研究——以福建省光泽县杉关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过对福建省光泽县止马镇杉关村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恢复理论对生态恢复与乡村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促进杉关村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杉关村应在遵循生态恢复导向、景村一体化、特色性、社区参与、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目标、以生态恢复为导向开发旅游项目、推进旅游开发的在地化、提升改造杉关村景观生态系统、加强杉关村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机制,推动杉关村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二十余年间,海岛渔农村社会不论是经济、社会文化,还是人口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通过对案例地的田野调查,探讨了传统渔村发生的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认为渔村发生了显著的经济变迁,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集体所有制向股份合作制转变,渔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渔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主要体现在生产作业方式的变化、村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卫生环保观念的变化等方面;渔村社会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变迁现象,集中体现在村民的外流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进入,空心化问题凸出。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渔村社会变迁中存在的负向效应以及在社会变迁进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江苏金湖、太仓和上海松江的案例,考察不同模式中村集体参与对农地规模经营形成与运行中交易费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在农地规模经营的形成中,由于缔约频率与主体的差异,“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模式的协调费用要略高于“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模式。(2)在农地规模经营的运行中,由于村集体对农地剩余控制权的掌握程度不同,“农户+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 “农户+村集体”三种模式的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履约风险依次降低,但是“农户+村集体+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村集体”两种模式中的村集体存在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研究结论:村集体参与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减少农地规模经营模式形成和运行的交易费用,但同时可能会增加不同经营模式运行中侵占其他主体权益的风险。建议引导与鼓励村集体参与到农地规模经营中,并强化农地规模经营风险的监管和防范,因地制宜地推广不同农地规模经营模式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足迹模型为途径,以在广西铜匠村的实地入户调查所取得的生态现状数据为基础,对村庄的生态足迹账户和生态承载力账户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外出务工者在生态足迹理论中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了其时间加权折算法。结果显示:2009年铜匠村人均生态赤字为1.014 16,生态承载度为37.205%,生态环境状况较差。针对这种生态环境结构,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佳木斯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已是大势所趋;佳木斯市经济发展较快,建设用地指标较少,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浪费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