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贵华  陈兴荣 《新金融》1994,(11):24-25
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为这一行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按揭贷款业务日益重要。港澳地区按揭贷款由来已久,深圳等少数沿海开放地区,也于近几年开展了此项业务。现将我国港澳、深圳等地通行的做法作一简介,并就风险防范问题作一探讨。 一、按揭贷款的基本概念 按揭贷款是我国港澳地区对楼宇购买者的消费性贷款的称谓,也就是楼宇的购买者在支付一定购房款后(通常占总购房款的30—40%),不足款项向银行申请贷款,以向卖房者(通常是发展商)付清全部购房款。按揭通常需要以楼花或现楼抵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日益引起各大商业银行的重视,并已成为竞争的焦点。其中“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已逐步取代一手房按揭贷款,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中的重头戏。笔者以从事一定时期的按揭业务为基础,从二手房按揭业务市场的形成、风险及成因发展前景、风险防范等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二手房按揭贷款风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云  宋健 《现代金融》2005,(12):41-41
当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作为一项低风险业务处于上升期时,房贷风险容易被不断扩大的贷款基数所稀释、掩盖.而房贷一旦紧缩.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就将逐步释放出来。从国外银行的经验分析,房贷风险一般在贷款发放后的3~8年中显现出来。因此,正确分析当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发展趋势,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尤其是在银行内部加强管理、严密环节、强化制约,架构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风险防范体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抵押贷款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银行贷款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按揭贷款有所购房屋作抵押,又有开发商提供保证,可谓”双保险”,贷款风险系数趋于零。然而随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这种观点显得愈来愈片面。事实上,个人住房按揭一旦发生违约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银行风险,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损害银行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中国的住房制度由福利分配模式实现了市场化转变按揭贷款成为了我国居民的主要购房方式。对银行而言,房屋按揭贷款和其他的贷款业务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这种贷款方式深受年轻群体的欢迎,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按揭贷款由于自身的缺陷使得很多风险因素隐形存在,给银行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安全隐患。为了促进房地产能够健康发展,把房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房屋按揭贷款服务出发,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并针对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我国房屋按揭贷款业务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中国金融》2007,(6):47-49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销售和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主客观原因导致的经济行为不规范使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形成了一定的风险。如何切实规范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业务管理,有效防范风险,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房地产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秋荣 《福建金融》2003,(12):31-3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国内商业银行的一项新业务。本文阐释了按揭贷款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联系当前业务现状,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的一项低风险优质业务,为了抢占市场、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潜山县支行自2006年元月初开办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经过三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完善,该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发展迅速,不仅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而且也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了银行的信贷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随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发展,这项普遍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正日益显现,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逐步上升。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已经成为监管部门和各家商业银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截止到目前为止,针对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体系已经基本完成。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体系是由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来组成的。而基础业务制度、表外业务制度以及系统性风控制度是其三个层面,两者之间通过信息不对称性来联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府与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充分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11.
陆晓君 《现代金融》2004,(10):16-17
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快速扩张,至2003年底,全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已达1.2万亿元。在当前特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在房价节节攀升的市场中,个人住房消费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讲并非是风险最低的金融产品,在特定意义上,其潜在风险要高于其他类型的贷款,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有效识别和控制这种潜在风险,那么,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快速扩张反而会成为商业银行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源。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按揭贷款中的新型业务品种“转按揭,就其概念,产生、意义、性质、法律依据、保险问题、风险控制及若干重要事项等进行分析和探讨,意在推动这一新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银行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品种之一,其潜藏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显露并引起关注。本文对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内涵、研究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对现有研究观点进行了评述,并针对国内在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研究方面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楼花按揭业务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为保证该项业务的顺利发展,银行应把握该项业务的基本法律特征,正确设定和实现抵押权,以有效保护金融债权。  相似文献   

15.
按揭又叫楼花按揭或按揭贷款,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从港台及海外引进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的通行做法,以预期取得的楼房为抵押物,在我国金融界方兴未艾的一种贷款方式。具体而言是指楼宇预售合同中的买方支付部分购楼款后。将其依照购房合同即将取得对楼宇的期待权让渡给银行作为取得银行贷款的担保,向银行申  相似文献   

16.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目前商业银行最为重要的信贷业务品种之一。随着该项业务的急速扩张和发展,风险也在日益凸显。在按揭业务各环节中,涉及发展商(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业主、抵押登记机关等多个主体,相互之间构成了多重法律关系。复杂的法律关系使按揭业务的风险来源于诸多因  相似文献   

17.
当前商业银行各分支行都把个人消费信贷作为自己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领域,消费信贷品种由最初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一种,发展为如今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主国主体,汽车、个人住房装修、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以及信用卡等11个品种,对促进消费,启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它也是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拓殿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但信和贷款和银行其他业务一样存在着风险,本文通过个人信用贷款潜在风险的分析,提出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进一步规范个人信用消费信贷市场作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个人住房按揭业务具有风险低、经济资本系数小、收益长期稳定、综合效益明显等诸多优点;农总行也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归为引导类贷款。大力发展住房按揭业务可以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经济资本资源、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带动其他个人业务发展等诸多目的。正由于上述原因,个人住房按揭业务成了近来各家商业银行争相发展、竞争激烈的焦点业务之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各家商业银行在大力发展此项业务的同时都把防范和打击“假按揭”现象作为业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支持居民购房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开办时间的推移和业务量的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逐步显现,尤其是“假按揭”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假按揭”尚无明确的定义和认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假按揭”的识别、定性、风险控制和惩处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了“假按揭”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风险隐患,开出了防治“假按揭”的“药方”。  相似文献   

20.
将供应链机制理念运用到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服务中,通过信息共享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业务挖掘机制等来消除个人按揭贷款服务整个流程中的无效劳动,降低经营成本,信息共享,防范风险,增强价值增值,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个人按揭客户对按揭银行的忠诚度及黏性,建立一条动态有序、高效共享、柔性共赢的银行按揭贷款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