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系统考察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非线性关系、共轭驱动效应及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符合威廉姆森假说。就全国而言,人才集聚和产业集聚背离共轭状态;分区域样本中,中部地区人才和产业集聚处于协同发展的共轭驱动状态,东、西部地区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协同发展的正向互动关系。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对本地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影响,产业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人才集聚则表现出非线性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带来人才区域聚集效应并获得相应效益。人才作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在产业集群的集聚对于提高集群创新和集体学习能力、提升集群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高层次人才是当今经济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人力资源。曹妃甸新区如想形成产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必须发挥其独特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功能,从而实现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中,人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更加显著。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问题对于指导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化、综合化、尖端化及创新化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产业大脑”以数据驱动供求关系循环优化,“未来工厂”以数字技术重构组织模式,“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余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章构建“数字经济系统→专精特新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底层逻辑,考察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与余杭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关系,探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路径,提出以下对策:发挥“平台经济”优势,赋能“专精特新”数字化改造;培育数字服务平台,夯实“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基座;构建数字人才体系,优化“专精特新”人才供需匹配。文章旨在为余杭区加快建成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吕海金  覃川  左常江 《价值工程》2013,(34):190-192
本文以服务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目标,立足为青岛蓝色经济先行区产业建设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转方式、调结构、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主动服务青岛蓝色经济和产业发展。在学院“学教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下,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试点,实施“1.5+1.5”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系统的、基于蓝色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案例,为同类院校提供成功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西藏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西藏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摇篮,已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在西藏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之上,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做法和有益经验,进一步分析西藏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西藏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急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数据》199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地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加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在获得空前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挑战,企业必须尽快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十余年的发展过程和无数企业的成败兴衰都在揭示同一个主题: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拥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人才,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与发展的“核动力”。 中新人才产业有限公司,作为具有雄厚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十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经济转型,加快了经济增长。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如人才短缺、R&D投入不足、创新效率低等。因此,如何尽快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率,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和热点,在我国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必须按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梯次结构;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吸引海外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人员培训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齐鹏 《政策与管理》2011,(4):I0027-I0027
“今天的创意产业并不缺专业人才.而是缺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懂人文、懂社会的综合型人才。”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晓宁表示。  相似文献   

11.
<正> 2001年上半年,襄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引进各类产业项目62个,其中三资企业7家,平均每3天有一个项目进区,每1个月有一个外资企业开工建设。全区经济保持了“裂变式”增长势头,年递增速度在40%以上,高新区已成为襄樊经济最大的增长点,并且是鄂西北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及人才智力最密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世界银行与国家经贸委联合举办“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尤其是经历了中美围绕分销及其相关活动——物流与配送——进行的多轮WTO谈判及达成协议的过程,物流产业的功能和巨大的利润价值正在为我国政府、企业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和接受。我国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要把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列入了“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内物流业发展迅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和国外物流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操作人才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十分紧缺。物流人才的“走俏”,使得国内培训市场异常火爆,各地区纷纷开设物流证书培训,既有来自海外的“洋证书”,也有我国自己的“土证书”。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经济中的温州高等职业教育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才能解决集群经济中的人才瓶颈。而当前行之有效的战略定位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6,(4):36-39
随着郑州航空港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主题的实验区,其布局、发展产业相关的人才匹配问题越发突出,产业发展与人才匹配度高,则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得以满足,人才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双赢",反之,则阻碍产业与人才各自的发展。分析了郑州航空港人才现状及产业发展人才匹配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郑州航空港产业发展人才匹配策略有:增加政策协调性,提高产业发展人才匹配意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官产学"各方面积极性;优化人才结构,增加专业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比例;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跃升的关键。而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物流业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物流服务能力与物流效率,相应的对现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和物流从业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人才,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必然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升级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对四川省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匹配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互动关系是衡量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根据2006年—2016年四川省三次产业产值与专业技术人才的数据,从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指标出发,对四川省近十年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互动关系、匹配度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思考,讨论对缩小偏离度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产业人才结构配置的相关建议,从而促进各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程也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的足球产业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部分现实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文章关注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资本及市场资源,真正促进我国足球产业在国际体育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研究经济全球化对足球产业的影响,帮助我国进行足球产业的升级与改革。以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为例阐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足球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围绕地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发展实际情况,从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定位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角度,分析现代产业学院在地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探索构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人才培养创新流程,建立与沧州市行业企业需求相衔接的学科集群培养体系,推进校企合作双向交流机制,制定满足企业需求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不断提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水平,支持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勇 《河北企业》2022,(1):149-151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产业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布局产业链,是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产业链定位人才链,以人才链拓展产业链,将"产业链"与"人才链"有效融合,融入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对秦皇岛市深化"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和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新兴产业,"人才"作为其发展的核心要素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文章通过对海峡两岸的创意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加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合作的对策建议,从而在提升我国软实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