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金融体制能否运用西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实证研究,国内学者有着不一样的观点。本文据1979年到2013年之间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来拟合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探索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2.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利普斯曲线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并不适用。现阶段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规定的负相关关系,也是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不适用的另一个原因。要解决失业问题,简单地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来解决失业问题时就会失效。我国可以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实现降低失业率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我国经济的结构问题,应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有侧重的对第三产业给予支持,这将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新出路。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斯曲线在经济学界一直受到异乎寻常的重视,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和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面对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经济,经济增长、物价和失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锋军,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因此,文章以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为例,对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应用做出实证分析,验证这一曲线是否符合中国实际经济的发展,并探究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弗里德曼在1968年提出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进行修正,并针对中国二元经济条件,把农村隐性失业率考虑在内,得到考虑隐性失业率的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用1980—2005年的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考虑隐性失业率的附加适应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在中国不适用。从动态上看,该模型在中国经济条件下渐近有效。  相似文献   

5.
该文概述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过程和西方经济学对菲利普斯曲线研究深化,论述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5—2014年30年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发现,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在部分年份服从菲利普斯曲线规律,但在部分年份也会表现出反菲利普斯曲线或者无规律情。在回归结果中显示,经济增长率、产出缺口、失业率以及前期的通货膨胀率都对通货膨胀率有显著的影响,这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理论相符合,说明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  相似文献   

7.
谌守焜 《中国市场》2014,(47):69-70
本文是笔者对中国1982年到2012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简单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独立判断"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成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质疑,笔者的结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8.
赵娜  崔国行  徐斌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1):133-137+211
遴选合意方法科学测度产出缺口是刻画中国经济增长特征、准确测定菲利普斯曲线形态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创设了一套系统的产出缺口适用性评价方法,详细评估了各类产出缺口针对中国数据的适用性,并据此重新估计菲利普斯曲线。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方法测得的产出缺口具有明显的性能差异。其中,利用Kalman滤波测得的产出缺口在计量评价中的综合表现最佳。随后,将Kalman缺口引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估计后发现,产出缺口系数高度显著,这充分证明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并未消亡,依照菲利普斯曲线关系进行宏观政策的设计与调整仍然是化解通胀风险、稳定增长形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拓展式拟合,以探究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我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长期来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并非基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在我国并非中性的。同时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相互交替在我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两个宏观经济问题。尤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很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关系的曲线。文章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相关理论出发,以我国2011-2021年的相关年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检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应性,并最终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基本上是所有国家的宏观经济行为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但是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定替换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表明这两大目标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同时使国家的决策满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是经济决策者的理想目标。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两大宏观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十分巨大,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形状,并根据其反映的经济运行态势制定适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拟从菲利浦斯曲线的含义及演变入手,使用中国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估计其形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博 《商场现代化》2008,(15):353-354
失业、物价与经济增长是经济理论争论的焦点,也是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对三者相互关系描述即菲利普斯曲线。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经济增长、物价和失业也是我国经济可持发展必须协调的三个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描绘,以期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扁平化趋势与全球化的关系,通过建立考虑国际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模型,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对比加入WTO前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然后基于我国2002年~2015年的数据,探讨对于我国来说,使用什么参数衡量全球化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更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自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后,西方各经济学派均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修正,并提出各学派所认为的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总结了八个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不同论述,并作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二元的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存在内在的矛盾。本文采用了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分析方法,研究了M2货币供应量对于两个代理变量的影响和相关关系,得出中国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币值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菲利普斯曲线三种形态的基础上,使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并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三种形态分别进行绘制,运用整体分析和分时段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研究.分析解释曲线的走向特点、探寻曲线发生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菲利普曲线不规则程度加大及经济体制转轨与其进程密切相关。其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菲利普曲线变化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经济特点。研究菲利普斯发展斜率为负、自然率假说与斜率为正的菲利普斯曲线,弄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并逐步放开价格管制政策,对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着手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关于中国通胀-产出的研究较多,但大都缺乏微观机理的分析,且很少有文献对时变性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图弥补上述研究中的不足,我们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为研究起点,结合新凯恩斯主义厂商定价的微观理论,实证考察中国通胀-产出关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通胀-产出的关系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在平均通胀高企的时期,厂商往往会增加调价(涨价)频率,菲利普斯曲线斜率因此变得更加陡峭;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则更加平缓。尽管有微观基础表明,通胀-产出关系也可能随着通胀波动性而发生变化,但我们的实证结果对此并不支持。上述结论一方面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通胀对产出更加敏感的事实;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在物价低迷阶段,持续通缩可能会对产出造成较大负面冲击。因此,货币政策应注重通胀-产出的非线性动态变化,加强调整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1958年A·菲利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后,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内的许多方面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这一理论。但对从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分析1979年~2004年的统计资料,旨在探讨: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曲线;从业务人员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曲;从业人员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目前已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内容以及政策含义,研究了基本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和粘性信息的菲利普斯曲线,指出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实现了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综合,兼有前瞻型和后顾型行为的特征,具有分析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