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2008年10月开始,云南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出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现象,到今年1月底进入高峰,全市返乡务工人员达到48万多人,占外出总数的44%。当然,其中包括大量短期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他们中的近23万人重新外出务工,而滞留在家的返乡农民工仍有25万人。  相似文献   

2.
弥渡县是云南省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县之一,截至2008年底,全县外出打工人员累计达4.1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9月开始,农民工离岗返乡人数日渐增多,至2009年2月末,全县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到约3900人,农民工遭遇就业“寒流”。  相似文献   

3.
杨景欣  崔世杰 《中国市场》2007,(39):102-103
劳务输出不是农民工单纯个人行为,是农民工为劳务输出地营造的无资本投入产业,对劳务输出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劳务输出地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民工提供跨辖地服务,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促进劳务输出地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河南省三县市外出农民工的相关调查数据,考察该区域农民工的职业选择状况,并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外出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对外出农民工获取或从事具有向上流动性强、社会声望相对较高的职业影响十分显著;更多低水平人力资本特征的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和宾馆餐饮服务业等低层次职业就业.据此,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西调查样本数据,构建了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就业决策模型,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自身特征因素中年龄、性别、务工平均月收入、每年外出务工时间,以及是否希望在务工地购房等,对农民工返乡就业意愿存在重要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耕地面积变量;农村外出劳动力外出务工心理收益因素对其返乡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打工地社会状况满意度综合指数变量;另外,返乡就业政策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及特征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务工人员,这些务工人员又分乡镇以内务工和乡镇以外务工,乡镇以外务工人员称之为外出农民工。以下分析范围是指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据最新发表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6.3%,21~30岁占32.7%,31~40岁占22.7%,41~50岁占24.0%,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到全部农民工人数的61.7%,这个比例虽然大,但与以往的调查资料相比,可以看出,40岁  相似文献   

7.
以中越边境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为例,对该镇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存在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以"松散型"劳务输出为主,难以发挥劳务输出的规模效应;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比例虽高,但从事技术务工人员少,工资收入水平低;劳动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与就业缺乏有效衔接;剩余未外出的劳动力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要实现转移就业难度大。提出完善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对策:加大调控力度,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为输出务工人员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转变贫困劳动力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农民工城市融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红 《市场研究》2009,(11):12-16
<正>目前,农民工问题已成为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之后的"四农"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现已成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实现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正>商丘市是农民工输出大市,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为务工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支撑商丘市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中坚力量,一直受到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商丘市外出农民工工作、生活情况,市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设计调查问卷,春节后集中一周时间在全市8个县(区)开展了农民工快速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0.
从对湖南省涟源市的调查情况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呈现出年轻化和学历低的特点,再次外出打工仍然是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方向。政府、社会和农民工自身等原因造成了返乡农民工再次就业困境。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有关方面采取相对应的扶持政策,农民工自身也应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4,(6):13-13
0.8%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与2008年相比,农民工权益保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提高了5.9、4.4、4.5、5.4和4.6个百分点;工资拖欠问题也得到有效抑制,工资被拖欠的外出农民工所占比重由2008年的4.1%下降到0.8%,下降了3.3个百分点。2013年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有喜有忧。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快速增加,而权益保障相对滞后,并且个别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水平低,存在明显“短腿”。建筑业与制造业相比,工资被拖欠的比重高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劳务经济,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树立务工品牌;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组织化;其次是完善社会保障,支持和引导农民创业。  相似文献   

13.
促进黔东南地区返乡农民工就业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一定数量的农民工陆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对黔东南地区返乡农民工情况及就业意愿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对湖南省涟源市的调查情况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被迫返乡的农民工呈现出年轻化和学历低的特点,再次外出打工仍然是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就业方向.政府、社会和农民工自身等原因造成了返乡农民工再次就业困境.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有关方面采取相时应的扶持政策,农民工自身也应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2)数据,考察了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从事各种形式创业的返乡者占返乡农民工的16.76%,约为全部有外出务工经历农村劳动力的6%。考虑到样本选择性偏差的问题,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检验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女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可能性显著低于男性;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以及返乡前从事技术工人、个体经营的农民工更可能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6.
以雀鸟苗寨为个案,就原生态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与传统家庭嬗变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务工家庭成员聚少离多,家庭结构和生育观念改变,家庭养老抚幼功能缺失,劳动力面临枯竭,妇女和老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在改变;务工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家庭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原生态民族村寨传统的家庭文化正在发生分解和碎片化,协调好劳务输出与原生态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7.
组织社会化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外出发展动机、较高的个人素质、复杂的择业观和较强的维权意识。缺乏归属感、职业发展支持少、生活和工作受到歧视是他们面临的普遍问题。重视人本关怀、改善薪酬管理制度、重视职业能力培训、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组织社会化视角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京农民工数据为例,将农民工分为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用stata10.0软件进行回归,研究农民工人力资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期望从农民工人力资本角度进行完善,提高农民工收入。结果表明,教育、外出打工年限和培训与农民工收入正相关;健康与老一代农民工收入正相关,与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数字     
《WTO经济导刊》2013,(6):15-15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2年外出受雇农民工,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的占0.5%,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占1.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近几年调查数据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农村收入构成及增长状况,提出了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使农村劳动力在土地上的边际效率最大;量质并举推进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最终目的应该是准备回乡创业资金以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为了使农村劳务输出达到量质并举的目的还应建立一些中长期政策如: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支出、改变我国的用工制度,实行同工同酬、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临时户籍和档案等中长期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