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经济咨询》2007,(6):35-36
《中国财富》用一组文章介绍了日本从60年代到70年代搞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宣布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场新经济运动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1967年日本提前完成翻一番的目标,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1968年,日本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到1973年,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日本从此诞生和形成了一个强大和稳定的中产阶层。  相似文献   

2.
李天国 《经济论坛》2005,(9):8-10,15
一、日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 从战后以来到90年代初为止,日本经济基本处于高速增长或平稳发展状态。加之以大企业为中心实行“终身雇用制”和“年资工资制”等原因,日本的就业状况非常稳定,失业率很低。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进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从1992年开始上升,到1995年突破3%大关,当年物价下跌,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大量的银行不良债券显现出来,公众对经济的恢复失去信心。1998年上升至4%,并接近5%,2003年上升至5.3%。  相似文献   

3.
王顺利 《经济纵横》1994,(11):47-49
战后日本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王顺利战后的日本经济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1949年至1955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变统制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所谓统制经济体制,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  相似文献   

4.
当前,已经进入21世纪,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日本来说,都是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换期,2001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特别是加入WTO一事,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10,(2):7-7
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经济低迷期 经过一年的时间,世界经济已经停止了下滑的势头,各大经济体,比如美国、日本等,都已停止了衰退。事实上,这是一次比1929年更大的金融危机。由于各国及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政策,避免了像1929年那样的经济大萧条,这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6.
日本经济连续多年不景气,企业的设备投资大幅度减少,失业率上升,政府一再动用财政手段来刺激经济,反而使财政赤字增加。日本经济十年来的退步,令各界人士担忧。小泉内阁负责科技政策大臣以及科学技术综合会议的成员,在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后,出谋划策,提出了一个依靠科技来搞活经济的新建议。据分析认为,当前日本经济状况之所以非常严峻,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当前还处于景气循环周期的低谷;二是尚未完全从泡沫经济崩溃的严重后遗症中摆脱出来,股票和房地产等的资产价格依然明显的低迷;三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不断移至海外…  相似文献   

7.
日本广东经济促进会十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广东省长黄华华、副省长汤炳权和日本兵库县知事担任双方委员和顾问。省府副秘书长、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担任中方会长。促进会的宗旨是开辟日粤双方在经贸交往中加强对话的渠道,对日粤在经济交往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意见,交换经济领域的有关信息,推动广东日本开展实质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国民收入从世界第一阵营掉队后,跌入先进国家中的最低国家之列。过去15年来,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从而造成此种恶果。  相似文献   

9.
张羽 《经济与管理》2005,19(7):73-76
日本仅用100多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经济飞跃,被称为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之一。但是,1990年-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75%,大大低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水平。经历“失去的10 年”后,日本经济仍很不景气。在2004年里一直陷于衰退状态的日本经济从2005年初开始终于出现趋于恢复的迹象,尽管这一趋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但令人担忧之处依旧不少,并且这些障碍性因素有可能最终导致2005 年的经济难有大的起色,本文主要从经济复苏的基本状况着手,通过分析日本政府一系列相关经济政策,归纳总结出2005年度日本经济复苏的诸项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陈言 《经济月刊》2009,(8):128-128
继2008年出版第一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以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第二册日本经济蓝皮书,今年的题目是《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09》(主编王洛林,副主编徐平、张季风、刘瑞)。这是中国全面观察日本经济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预测今后中日经济关系变化的必不可少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奇迹似乎已告终结,经济的弹性正在下降,因此美国经济也可能感染上轻度的“日本病”,日本的教训是美国的前车之鉴,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不可忽视的是,即使美国经济不会陷入“日式泥淖”,也会受到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2.
内发式发展论--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内发式发展论”是日本地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成为日本经济成功的理论基础之一,“内发式发展论”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在开放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内发式发展,并注重强调本国、本地区的特色,全方位地思考一国及一个地区经济如何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20多年了,尽管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若干问题,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的今天,如何振兴中国民族经济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笔相信“内发式发展论”对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上分析,日本某些内在制度的“疲劳”,内在制度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协调,也是造成转型期日本经济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经济是我国长期研究与借鉴的对象,因而日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内在制度“疲劳”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地完善,但内在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中国、日本和韩国所共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根据各国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最后指出,如果缺乏有效经济政策,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如日本已经开始出现经济停滞.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近30年内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未来这一地区的权力将会从日本转向中国.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战败国的日本经济陷入瘫痪状态,但经过短短几十年,日本经济再次崛起,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日本奇迹”。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进行阶段性的分析,研究造成日本经济波动的内外因素,探究日本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期发现日本经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各国和一些大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发展战略,由过去的政治和军事对抗转向经济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一体化的进程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欧盟的巩固和发展,旨在加强它的经济实力,在未来国际市场上与美国、日本两个经济强国一争高下。欧盟最终实现一体化后,无论是在消费市场、人口、国际贸易,还是国民生产总值方面,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而成为下一个世纪的经济巨人。根据统计,欧盟的消费人口达3.7亿,美国为2.5亿,日本为1.24亿。在国际总贸易量中,欧盟占312%,美国占27.6%,日本占161%O从国民生…  相似文献   

17.
日元贬值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为目前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4%。日元是世界较为重要的一种货币,日本的经济状况以及日元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和亚洲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鹏 《发展研究》2010,(1):17-21
由于世界经济回稳、去库存化过程基本结束和经济刺激方案显露成效,2009年二、三季度日本GDP连续的正增长,标志着日本经济走出了低谷。不过,尽管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日本失业率却连续创出新高,加之通缩迹象明显,所以未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不排除GDP再次下挫的可能。只有到2010年下半年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和国内设备投资增长后,日本经济才可能实现全面复苏。  相似文献   

19.
略论日本经济的构造改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毅 《经济论坛》2003,(21):47-48
象征90年代的关键词可以说是“重组”。对于日本企业来说,现在需要进行的必要的重组就是要削减泡沫经济时产生的过剩的债务、过剩的设备以及过剩的雇佣。如果拖延了这“三个过剩”的处理,就会构成抑制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如果三个过剩得以消除,那么日本经济就可以实现本来被认为的能够达到的2%的经济增长水平。一、没有构造改革日本经济便没有光明的前景对于今日日本经济,人们都普遍认为进行构造改革是必要的。这一构造改革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国家实行的重组。对于日本经济而言,进行必要的构造改革之一便是要竭尽全力地处理以不良贷款为…  相似文献   

20.
方琼 《广东经济》2004,(1):116-119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伊拉克战争、非典型肺炎等影响经济的各项不确定因素的消除,及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一系列政策发生作用,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对2003年美国、欧元区、日本、亚洲国家等世界各大经济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展望2004年世界经济将走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