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奥运赞助商的“非奥运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顺利地搭上了奥运这趟快车的企业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企业当然不情愿眼睁睁地看着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眼皮下白白溜走。借助奥运会的东风提升自己的品牌,“非奥运营销”就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市场上有关奥运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市场上有关这些体育明星和运动员的代言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CSM媒介研究与胜三咨询共同开展的奥运基准研究第四轮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4.
5.
我始终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13趋平衡化的时代中。企业甚至个人的成功主要已经不是依赖于主体的孤立的性能,而是主体的性能与时代及周边资源的融合程度,以及这种有效整合带来的价值飞跃。,在一个大传播的环境中,品牌生存与发展的最为稀缺的资源就是大众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盼望已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揭幕了,几年来,围绕奥运盛会我国、我们的城市北京做了充分的准备,也接受了奥运文化和奥运经济的洗礼。某种程度上,在奥运文化和奥运经济的国际化舞台上,我们从知之不多到深入其中,学到了很多。奥运赞助商及其文化,就是奥运会带给我们的一个新的国际化的品牌价值平台。 相似文献
7.
当北京与奥运相遇,点燃的不仅是人文激情,也在成就着中国和世界经济飞跃的梦想。自2003年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先后有国内外54家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或供应商,其规模之大也达到了历史之最。他们当中既有第一次进入赞助商大家庭的中国品牌,也有Visa这样的老牌赞助企业。赞助商们纷纷表示,他们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而得到更大回报的企业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十分独到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8.
9.
刘先生一早上班,发现地铁复兴门站内成幅的可口可乐宣传画已经取代了原先的广告牌,绚红的背景给人带来一种喜庆的气氛,刘翔、郭晶晶等奥运健儿为可口可乐拍摄的广告宣传画面,更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奥运味道。站内另一面的墙上,则是对北京文化的相关宣传。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北京的奥运年。在这个充满商机的活动背景下,各企业无疑都在尽其所能地利用这个机会,提升品牌、扩大销售……无论是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 相似文献
11.
奥运营销的边界是什么?
当我们看到一些颇有点儿奥运“味道”的营销推广活动,被奥运赞助企业大声抗议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个边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奥运会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考虑到北京奥运会要到2008年年中才能开幕。而每届赞助商又只能在奥运正式完结前。利用本届奥运的名义来推广他们的产品。所以,奥运赞助商及相关企业必须在2007就进行冲刺。大力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升级。对于那些非奥运赞助商的企业来说,2007年更是不容错过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14.
奥运会期间,几乎所有赞助商在北京都有自己的"活动中心",但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赞助商展示区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平台,也是巨头企业之间最直接的营销竞赛。奥运会期间,这里上演了一场最高级别的品牌争夺战,从运动巨星阿迪达斯到手表工匠欧米茄,从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到影像业翘楚柯达,从消费电子重量级厂商三星到以第一家源自中国的顶级赞助商联想......每家赞助企业都施展出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15.
16.
<正>奥运会就像一个魔方,它给消费者造成的感觉是:能够成为奥运赞助商的企业都是"很厉害"的,这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也是可以信赖的。借助奥运会这个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事,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因而企业为了能在这个有限的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绞尽脑汁。花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的自然可以名正言顺顶着奥运会的光环进行营销,没有拿到奥运赞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于历届奥运主办国来说,在奥运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奥运年往往成为广告“井喷年”。2008的中国也不例外。根据尼尔森最新广告资讯服务报告,2008上半年中国广告投放总额高达(广告投放总额的计算以公开发布的刊例价格为标准,统计的媒体类型仅包括电视、报纸和杂志)2449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多达17个百分点。在尼尔森所监测的三类主要媒体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