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企业伦理与治理结构的协同演进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企业开始采用内部控制型治理结构。之所以形成这种治理结构的根源在于日本企业的伦理属性决定了其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董事会治理伦理、股东治理伦理以及主银行治理伦理三个角度都可以体现出日本企业独特的治理特点。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伦理观念在协同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两者的逻辑关系决定了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昊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4(6):33-36
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大企业在法人相互持股和间接融资为主的独特金融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主银行为核心的治理结构。由于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并且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主银行功能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主银行对各种类型的企业的监督与控制程度并不一致。主银行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对日本大企业的经营活动,乃至日本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有为复杂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其负效应正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3.
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机能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与英美国家相比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的形成与日本的历史和国情有关。这种特殊的治理结构曾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微观基础,然而今日又成为日本经济恢复的制度性障碍。具体说,即原有促进经济增长的机能转换为诱发投资过剩的机能。目前日本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组织结构和主力银行的监控机制都在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取向可能是日本治理结构原型与美英式治理结构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日本经营者主权现象与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营者主权现象是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经营者主权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制度支持.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暴露了巨大缺陷,它是当前日本政府立志于公司治理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最近,日本的改革主要是从内部人治理方面进行的,即对董事会的内部组织重新给予了构建,使其各组织在功能的运作方向上更加明确和清晰,这对改善和约束经营者主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但重视资本市场等外部约束机制方面的作用,对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构建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日本企业融资方式及其治理结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采用的是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产由此产生主银行内部控制型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这种曾经促使日本经济快速腾飞的融资模式和治理结构是目前日本难以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目产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应采用“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方式,其治理结构为证券市场,银行制度,融资结构“三位一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的国家企业治理结构必然存在差异。美国企业以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为主,其企业治理结构表现为所有者控制的股权约束型治理结构,股东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对董事和经理进行激励和约束,实行外部监控型企业治理模式;日本和德国企业  相似文献   

7.
在战后的半个世纪中,日本大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所有权结构的变化对其经营战略乃至于整个日本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揭示日本所有权安排与大企业经营战略的联系,对正处于高增长阶段并致力于产权改革和企业机制重建的我国有效地借鉴别国的经验,提供点几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司制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设计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公司制企业能否有效运转,就世界范围来说,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形式,日本企业中流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叫以银行为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它孕育于战前,产生于战后日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之下,对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已不太适合于其高度发达的经济,但对其他国家赶超型经济的发展,它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正在全国推行现行企业制度的我国来说,借鉴意义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当落后,比欧美发达国家至少落后20年,可是,大约经过10年时间就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实现了经营管理现代化。进入7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不仅造就出一大批一流的人才,而且具备了一流的管理,掌握了一流的技术,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近20年来,尽管遭受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不断发生日激烈的日美贸易摩擦,使企业陷入了困境,但是,由于企业的素质好,应变能力强,它的许多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有力地位。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卓有成效的,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能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环境的千变万化中,善于寻找正确的对策,冲破危机,谋求新的繁荣。诚然,日本企业发展的道路也不是径直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和国际环境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广大中小企业受压榨、被盘剥、甚至遭到破产,少数大垄断企业从中渔利的情况仍然存在。尽管如此,日本企业在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后,在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中,善于寻找时机,采取正确对策,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经验还是可取的。尤其是这些经验对正在进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和提高企业应变能力的我国来说,借以摆脱暂时出现的经济困境,也不无意义,因此,本文拟从战后日本企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上,来探讨一下日本企业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而作出正确对策的。  相似文献   

10.
<正> 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的国家的企业治理结构必然存在差异。美国企业以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为主,其企业治理结构表现为所有者控制的股权约束型治理结构,股东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对董事和经理进行激励和约束,实行外部监控;日本和德国企业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企业控制权集中在债权人即银行手中,其治理结构表现为债权者控制的债权约束型治理结构,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进行直接监督控制,实行内部监控型。美、日、德企业治理结构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很大区别。其共同之处在于: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经营者控制企业,并形成适当的监督机制;在权力结构的形式上一般采取股东大会—董事会—高层经理三层结构,股东大会是最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集团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有晨  李政 《现代日本经济》2003,25(1):20-24,48
日本的企业集团由旧财阀、财团等垄断组织改造而来,尽管经历了大半 个世纪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形态仍为“环形”和“锥形”两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的企业集团也一直处在调整、创新之中。近年来出现的分离型企业集团和企业网络与国际跨国公司潮流交相辉映,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经济形势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日本的中小企业必须及时做出反应,通过改变专业化协作的方式和进行经营革新以继续发挥其对日本经济的关键作用.日本中小企业不断地进行经营革新,加大技术转化的力度,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日本正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稳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改革,实现经济的复兴。  相似文献   

13.
论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冬 《现代日本经济》2003,(4):25-29,34
循环型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日本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并从20世纪90年代起围绕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目标,逐步地从法制建设、技术手段、经济结构和社会观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self-fulfilling expectations could have been the cause of the economic stagnation experienced by Japan in the 1990s. A 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 with indeterminacy of equilibria and variable capital utiliz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conomy of Japan. Driven solely by expectation shocks, the model can replicate the economic bubble that occurr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the prolonged slowdown that occurred in the 1990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pectations should not be excluded as a possible source of Japan's recent economic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and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Korea and Japan. Using macroeconomic data, an event chronology, and trade flows, I examine the question, are business cycles transmitted from Japan to Korea, and/or from Korea to Japan? And, how has that transmission changed over time? The study uses structured vector autoregressions (SVARs) to analyze monthly data 1960.01–2002.01 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ices, interest rates, money supplies, and exchange rates. Japanese business cycles are found to have a moderate effect upon 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n Korea, and that influence seems to be increasing over time. J. Japanese Int. Economies 18 (1) (2004) 57–83.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中小企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在经济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战后日本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大企业一起共同支撑了日本经济的振兴。究其缘由,这是中小企业具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优势领域、与大企业形成的长期分工和互补关系以及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体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小企业更是利用其在生产经营上具有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特点,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技术革新以及振兴地方经济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遏制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进而走上“再生”道路不断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The very rapi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its dramatic success in world export markets and its heavy receip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ve generated much thought and debate in policy and business circl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surveys evidence from research by ADB Institute staff and Visiting Fellows conducted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that sheds light on these issues. The paper examines differences in trade structure between the PRC and its trading partners, finding that the PRC's current structure is closest to that of Korea and Taipei, China in 1990. It also considers changes in market share and finds that the PRC exports are eroding the market share of its regional neighbours in the USA and Japan, particularly in products in which trading partners are most specialised.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FDI diversion from elsewhere in the region to PRC.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s in the US and Japan are offset however by strong trade creation as the rapid growth in PRC leads to a substantial rise in its imports.
The paper surveys the projections of models that demonstrate the gains in greater trade and income for the region from closer trade links with the PRC. The broad conclusion that emerges is that whilst there may be risks to individual sectors in all countries concerned,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that is emerging is mutually beneficial, provided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 representing the PRC's regional partners respond effectively to the adjustments required.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以后中日韩经济周期波动都呈现出衰退的局面,而且经济周期转折点也基本一致,其协动性越来越强。在影响关系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通货膨胀是双向影响关系,而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仅单向影响通货膨胀;中国和韩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双向影响关系,而日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仅单向影响经济周期波动。在影响强度方面,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相对最大,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则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最大。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主的诞生与成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中国私营企业主与日本企业主,虽然在年龄分布、性别与文化构成等方面两国的私营企业主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在创业时必须面对资金来源有限、市场拓展难、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上又具有共同性。表明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