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商周刊》2016,(6):8
平行进口车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将迎转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商务部将着力推动出台促进汽车平行进口的相关意见。长期以来,平行进口汽车拥有价格、品类及提车时间等多方面的优势,但严重不匹配的售后服务却让平行进口车始终无法快步前行。此番借新政的东风,平行进口车能否破解“不平行”售后难题引发各方关注。优惠最高20%平行进口车是指未经品牌厂商授权,贸易商直接从海外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汽车产品目前正处于维农产品生命周期第二阶段的结束期和第三阶段的开始期,价格竞争以及基于价格竞争的非价格竞争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主线。受产能增长、规模效益、消费者选择的理性化、汽车企业的价格策略、进口车竞争等因素的驱动,未来3~4年我国汽车价格将呈继续下降的趋势,更大规模的汽车价格战将在2005年及以后时期展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石油供给已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这就使得中国不得不面对由国际油价波动所带来的价格风险。首先分析了何谓石油进口价格风险及其成因,接着对如何防范价格风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改革以来,我国在生产资料价格上实行了"双轨制",而在其进出口价格,直接表现为双轨形式的价格是没有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不难看到价格"双轨制"给生产资料进出口价格的影响也是存在的,而且很复杂,应该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一国内价格水平和管理状况,是生产资料进出口经营与实现自负盈亏的基础和条件.国内价格"双轨制",不仅没有解决外贸经营上自负盈亏的难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降低进口车关税后,在大量进口车积压海关的情况下(笔者所在的天津港保税区积压进口车12000多辆,有的车在露天仓库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灰头土脸地堆在那儿成了摆设),进口车价格反而一路攀升,这简直让人怀疑经济学里的“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的基本原理了。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消费者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而且传递过程存在时滞。进口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远高于消费者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  相似文献   

7.
以不完全替代理论为基础建立中国进出口需求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1995~2008年间的各行业进出口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估计与检验,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各类进口品的国内替代程度普遍较低,有必要全面促进国内进口替代行业的发展;制成品进口中电子类和医药类进口的收入弹性较大,着力发展电子类和医药类产品的国内进口替代,将有利于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中国所有制成品出口需求的世界收入弹性都非常高,说明中国出口产品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因此有必要提高中国各项出口品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VAR模型研究了中国进口价格、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结果显示,三类价格对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的传递虽然具有统计显著性,但传递率非常低,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此外,人民币有效汇率冲击只能解释三类价格变动的很少部分且沿着商品流通链条递减。人民币汇率调整在解决外部失衡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可能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9.
艾华 《时代经贸》2005,(11):18-31
2005年4月1日,中国钢铁业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每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天价,创下了亚洲铁矿石价格史的最高纪录。但目前看来这个价格高位似乎还不是峰值,诸多的海外铁矿石供应商仍然坚持2006/07年度继续涨价的信条。尽管我们作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中国一打喷嚏,全球便要感冒,但中国在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问题上却拿捍乏力。如此被动和尴尬的局面只能说明一点:尽管中国在全球贸易领导位列三甲,但我们对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宗商品进口缺乏战略考虑。换言之,我们尚未建立成熟的外贸进口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喀什综保区不久前封关运营,喀什地区开始着手编制中国—中亚、西亚自由贸易区规划;阿拉山口口岸下月将迎来首批进口整车,欲打造进口车交易中心;霍尔果斯口岸7月正式开启落地签证业务,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实现落地签证的口岸。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中国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对我国国内行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市场竞争与国际贸易是影响我国制造行业成本加成的重要因素。进口贸易在高竞争性行业对成本加成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而在低竞争性行业具有相反的效应;出口贸易对国内行业的成本加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和销售三株口服液等系列产品而闻名全国的企业,1995年销售额创下23.5亿元的佳绩,为国家上缴税金1.96亿元。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全公司至今没有一辆进口车。乘坐进口汽车在一些地方成为时尚的今天,三株公司添置几部进口车,既能上上档次,装装门面,又不违反政策,应该说不是一件难事。可三株公司的领导们没有这么做。他们所以不买进口车,一是继续保持着勤俭创业的精神。"成由勤俭败由奢"。也正是因为  相似文献   

13.
徐强 《经济评论》2006,140(4):36-43
2001-2004年间,在HS2大类下中国大部分商品进口价格指数高于出口价格指数,同时计量表明,出口过程量增价跌明显,进口量价关系不明显。以HS4贸易高规模类别为样本的计量分析表明高规模出口类别中的“量增价跌”态势呈波浪式加速发展态势,而高进口规模类别中原存的程度不高的“量增价跌”关系则有所消退;全部、一般、加工贸易高类样本的区分则反映出我国部分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虽然交易地位起点低,但其交易地位和比较效益却可能正趋向改善。  相似文献   

14.
滑准税亦称滑动税,是对进口税则中的同一种商品按其市场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价格档次的税率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其高档商品价格的税率低或不征税,低档商品价格的税率高。征收这种关税的目的是使该种进口商品,不论其进口价格高低,其税后价格保持在一个预定的价格标准上,以稳定进口国内该种商品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价格的影响,本文从总体和行业两个层面研究人民币汇率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讨论进口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率较高,长期接近于完全传递,存在时滞效应,行业差异较为显著。国外资源品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是推动进口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名义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弱。同时,本文分短期和长期计量了汇率传递率的动态趋势,并分析其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跨国汽车公司在华销售渠道的争夺,主要集中在国产车和进口车是分营销售还是并网经营上。然而在中国的现实是,跨国汽车公司实施并网战略的案例日益增多。本文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种战略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图说广东     
《广东经济》2005,(5):60-61
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第三届广州汽车嘉年华在广州新体育馆举行,上百款国产新车、数十款进口顶级名车齐聚一堂,为广大市民献上一桌“超级汽车大餐”。从5月1日至6日,入场参观的观众总人数达到28万人次,各展台销售也相当火爆,现场成交的车辆总数接近800台,加上顾客签订意向合同和坐经销商穿梭车到汽车店购车的数量,本届嘉年华销售汽车超过2000台!本届车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新车多:上半年上市新车全聚首2、优惠多:现场购车价格全城最低3、名车多:全新进口车首度亮相中国4、名模多:新丝路超级模特加盟献演图说广东…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04,(4):71-73
长城皮卡和长城塞弗、塞影SUV在车市中的名气来自于:同样威猛的车,只要6万—7万元,而进口车要40多万元以上,大家会怀疑它的性能,但市场说,仅仅去年这两款车卖出了5万多台,长城皮卡连续6年在中国皮卡市场占有率最高,长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两阶段模型,基于我国代表性大宗进口商品2000-2013年的月度数据,研究了汇率波动向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其动态趋势及宏微观成因.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我国大宗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均为不完全传递,长期传递率仅为0.3左右,其程度因商品而异;滚动回归显示2008年以后汇率传递率呈下降趋势,表明人民币的缓慢升值并没有带来大宗进口商品人民币价格的同步下降.究其原因,大宗商品汇率传递率主要受到宏观因素而非微观行业因素的影响,近年传递率下降可由货币供给量较快上升、持续的经济增长予以解释,仅在原油的例子中发现进口原油所占市场份额上升对汇率传递率下降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一季度以来,我国进口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其中,80%是由国外因素推动的,国内因素和其他因素引致的进口价格涨幅仅占进口价格平均涨幅的20%。国外需求和运输费用是推动各类产品进口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进口数量扩大会引致食品、燃料、油脂和化工产品进口价格上涨,但会导致机械产品和杂项制品进口价格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进口关税税率对各类产品进口价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