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宫林兰 《品牌》2011,(3):68-68
<正>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形态日益丰富,电视谈话节目在西方脱口秀节目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对电视谈话节目的"谈话"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挖掘之后发展起来的。此类节目借助电视媒介,通过访谈社会各个领域的人,围绕中心人物展开谈话,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  相似文献   

2.
如今电视访谈节目可谓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国有l80多个访谈节目占据着省级以上电视台的屏幕,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可见制作单位与观众收视热情之大。然而数量并不代表质量,一哄而上办谈话节目的态势掩盖不了精品欠缺的事实。但笔者却也欣喜地发现在电视访谈大军中有精兵突起,北京电视台第七频道生活频道的《生活广角》栏目开办时间不长,就以其独特的定位吸引了众多观众,知名度和收视率在全国同类电视节目中占据新高。  相似文献   

3.
左伟 《致富时代》2011,(10):223-223
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在广播电视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两类节目都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来呈现人物或事件,给受众带去感触与感动。正因为此,它们常常被混淆、或被认为相互归属,人们对节目类型的认识越发模糊。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能够在节目定位、节目类型化等方面优化节目,观众也可以从不同类型的节目中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该文以访谈节目《面对面》和谈话节目《小崔说事》为例,从两类节目的内涵分析、选题、节目编排特点、采访特点与侧重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角色等方面来简要分析访谈节目与谈话节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4.
朱璐 《中国报业》2023,(5):186-187
新环境下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受众变得更加广泛,观众对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观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渐提升。同时随着信息接收渠道越来越广泛,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类型日趋多样化,观众对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有了更高的期待,所以,加强对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能够促进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19日下午三点,一档主题为《我们欣赏的男人》的谈话节目在宽带网络上缓缓流淌着。这是2005年度该节目的首次亮相。主持人依然是曾经一度阔别内地主持界近十年之久的杨澜。尽管,相同的话题在几天前由她主持的电视节目中曾经探讨过;尽管,这个网上的节目播出周期长达一月一次,但这却丝毫不能减弱这档节目给业界带来的震撼感受。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美国的电视节目市场是全球商业化程度最高、最为活跃的。从节目制作、节目购买到节目发行、节目播出,美国电视节目的整个产业链发挥着巨大的市场推进作用。而从节目发行这一关键环节来看,“电视节目辛迪加”作为美国节目发行的一个独特渠道,更不能避而不谈了。  相似文献   

7.
电视栏目剧,一种从情景剧衍生出来的电视节目形态,兴起于90年代初,去年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凭借其低成本、高收视的优势,成为新一轮电视媒体竞争的战场。在今年6月发布的《2006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中,央视索福瑞副总经理郑维东预测,栏目剧将成为电视节目下一个增长点。还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继访谈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具有很高收视率和产业价值的节目形态。  相似文献   

8.
一档没有事先张扬、播出期间也没有进行大肆炒作的电视益智游戏节目《开门大吉》,成为央视2013年综艺节目的一匹黑马。该栏目是央视于2013年元旦全新推出的游戏益智节目,由原《开心辞典》团队打造。节目将一个源自爱尔兰的电视创意进行了彻底本土化改造,大幅修改了节目规则,增加了中国情感和"家庭梦想"元素,并创造性用二维码打通了电视节目与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在全球首创二维码实时同步电视互动方式,独家推出手机和电视双屏互动游戏,并在舞美、灯光、视频效果等方面全方位超越原版节目。  相似文献   

9.
《广告导报》2006,(12):107-108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节目仍是电视台相互竞争的杀手锏,一个好节目带动一个频道乃至一个台发展的现象已不在是新闻。回顾2006年国内电视界观众喜爱,收视率极高的节目类型,不难发现,在此前一些不曾被重视的节目开始大放异彩,成为拉动所属频道电视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从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以前就有,或刚刚火起的节目,在2007年不仅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会有一个大的飞越,且在整个电视节目中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电视节目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由节目经济核算和节目增值两部分组成。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将心理学的TA理论应用于电视访谈节目,分析减少节目经济核算和提高节目增值以使电视节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彭博  翟慧慧 《中国报业》2014,(22):52-53
在互联网新媒体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背景下,网络访谈节目近年来迅猛发展,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也正朝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发展。自2008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正式触网以来,重点新闻网站纷纷加强原有的访谈类节目,或开设新的访谈类节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就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网络访谈节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中央到地方、从被动到主动、从低调到高调、从沟通到办事、从习惯到能力,网络访谈类节目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网络问政”成为时尚,网络访谈节目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从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的品牌网络访谈节目入手,研究网络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构成现状,对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制作的后期编辑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冲击力和感染力,是一种多手段的综合创作,包括画面、声音和文字。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技术对于电视节目生产非常重要,对节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民佳 《中国广告》2008,(6):172-172
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近几年脱颖而出,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之有别的是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更关注的是心理健康,对当事人、观众来说都是一个心理问题梳理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情感故事,也不再是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它  相似文献   

14.
张枫霖 《商》2013,(7):130-131,127
谈话节目是电视所特有的、具有其他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特色和优势。"鲁豫有约"是中国电视业界最早形成风格和名气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而"奥普拉·温弗瑞秀"被誉为美国电视业界最出色、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试将"鲁豫有约"与"奥普拉·温弗瑞秀"进行比较,以此分析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差异,以及中国在电视谈话类型节目上继续发展和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美国,一般认为NBCl954年推出的《今夜》是电视谈话节目之先河。目前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占到整个节目总量的60%-70%。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最早的是1992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1996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实话实说》影响巨大,谈话类节目由此开始在我国电视界风行。此风一健,“谈”与“说”节目在电视新闻中出现也就顺理戍章。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传媒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节目形式更加多样化。当下人物访谈节目,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访谈节目主要在谈话节目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来,通过与嘉宾进行现场谈话,最终向观众呈现出人物的想法以及个性特点,并围绕当下比较热门的社会现象展开解读,最终为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本文就人物访谈如何开展交浅言深的对话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气象信息和气象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就有许多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天气谚语。近几年,天气预报作为出行参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视气象节目的变化和发展异常活跃,从不被业界关注的冷门节目跃升为电视节目运作与经营的亮点。可以预见,随着节目形式的丰富和播出频率的增多,电视气象节目将会成为新一轮电视节目竞争的热点和许多电视台广告收入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商》2013,(10):147-148
法制电视节目由于其体裁的可视性与特殊性,一直具有较强的收视率和稳定的收视群体。一个好的栏目就是一个品牌,或者是一种品质。观众对一个栏目的认可其实就是对栏目品质的认可,一般来说,品质的认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量的积累,一个是节目形态及内涵规范。现在的法制电视栏目在选题策划、前期拍摄、后期推广上,都是以说法或案件本身为卖点来提高收视率,而没有从媒介品质上提升栏目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廖健 《中国报业》2012,(14):146-148
台湾电视娱乐谈话节目是自2004年以来兴起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众多学者乐于研究的节目形式之一。笔者在本篇论文中将以台湾现今收视率较高的几个娱乐谈话节目:即《康熙来了》、《麻辣天后宫》、《国光帮帮忙》、《今晚谁当家》为例,研究台湾娱乐谈话节目的选题依据(主持人、嘉宾、受众、制作团队、后现代主义)、选题分类(休闲娱乐、婚姻家庭情感、奇闻异事、社会问题、个人生活观/生活方式、系列/单元话题、其他)和选题特点(娱乐性和低俗化、大众化和个性化、趣味性和争议性、男性视角)。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探讨其选题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及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字电视正全面替代模拟电视信号,接收数字电视节目有许多不同于接收模拟电视信号的特点,全面掌握这些特点,是提高维护工作水平的重要条件。接收数字电视,频道不等于电视节目。由于模拟电视一个8mhz带宽的频道只能传送一套节目,所以长期以来,我们的用户已经习惯的把频道和节目看成是一回事。在电视机里改换频道就是改换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