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主要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实践、立法内容、立法体制作了介绍。法律的认可是农村信用社存在和有效运作的前提。我国应借鉴上述国家的先进立法经验,实现农村合作金融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中 ,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目前主要形式是农村信用社 )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几个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一、关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金融须遵循的几个原则第一、坚持合作制是办好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原则。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国外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践证明 ,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必须坚持合作制原则。偏离合作制原则 ,必然阻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应是社员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按照合作制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规范 ,才能有利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尽管新中国的农村信用社成立50多年,但迄今还没有一部《农村合作金融法》,农村信用社遵循的是《商业银行法》,对此社会各界意见颇多,近几年在“两会”上合作金融立法屡屡被作为议案提交全国人大。农村合作金融立法有无必要?立法难在哪里?农村合作金融立法还有多少路要走?这些问题对农信社下一步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立法迈出了可喜步伐,但迄今为止,专门用于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却一直未能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农村金融合作立法,尽快改变目前无法可以的状况,已成为助推和加速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研究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需要考虑几个约束条件。第一,农村信用社及其他合作金融组织必须始终坚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所确定的合作金融性质;第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忽略现实金融宏观控制的要求;第三,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为目  相似文献   

6.
和谐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改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环境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改善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中介服务环境五个方面来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先进经验,对于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论述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模式的基础上,并对其加以简评,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但其服务农村经济的职能远未充分发挥,在经营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考察和研究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是拓展改革思路的途径之一。文章以日本为例,介绍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运作模式,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村金融合作机购法制建设现状农信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斐然成绩,然而仍还存在一系列难点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在合作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都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至今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立法的缺失导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局面。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支持和服务"三农"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94年出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建立农村合作银行以来,农村合作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金融组织?建立农村信用社是不是还要坚持合作金融的改革方向?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是不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措施?一直是人们关心和研讨的问题。一、农村信用社现在是什么情况?要先弄清情况,然后才能谈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缺乏法律制度保障,从而导致了办社方向偏离,经营风险不断积累。因此,加快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保险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已是当务之急。其基本要求是:确立合作金融的法律地位,在立法中要突出合作制性质和民主管理监督作用,强化经营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合作金融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保护系统,并建立完善要应的配套保障制度,明确有关方面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沙莎 《时代金融》2014,(7X):227-227
<正>一、农村金融合作机购法制建设现状农信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斐然成绩,然而仍还存在一系列难点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在合作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都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至今没有一部《合作金融法》,立法的缺失导致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局面。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支持和服务"三农"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传统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但是,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金融性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偏离预设轨道,异化问题较为突出。农村信用社异化主要表现为股权异化,经营方式异化、经营目标的异化。法律是规制农村信用社异化的基本工具。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以乔正农村信用社异化现象,为三农问题破解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农村合作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纵横》2006,(4):35-36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一)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建设滞后,执法环境有待净化。1、相关法律不够健全,尚缺一部量身裁制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农村信用社日益突出的支农地位与其尴尬的法律身份地位并不相称。早在2003年,国发15号文件就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信用社"去合作化"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去合作化"的成因,论述了政府主导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使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政府实现特定目标的重要工具,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动逐步背离合作金融特性,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不完善导致实质上的"去合作化","内部人控制"导致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经营色彩越来越浓厚,是其走上"去合作化"道路的重要原因。当前,中国要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应认真吸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教训,遵循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按照"熟人社会"的要求确定农村合作金融的经营地域;政府应尊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诉求,发挥好外部监管的作用,着力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遵循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特征和规律,稳步发展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相似文献   

17.
王兆东 《金融与市场》2010,(8):39-40,52
德国合作金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对德国合作金融做了概要介绍,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实践,提出当下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借鉴、学习德国合作金融成功实践经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包括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这一体系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以部分民间金融为补充,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仍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本文试图从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先进经验,对于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论述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模式出发,把世界信用合作社体制概括为四类,并由此提出对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的成功与否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尽管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继续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制和调整。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历程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区域适用性改制的原则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针对我国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地区进行农村信用社改制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