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群企业作为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组成主体,在产业集群国际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基于企业感知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提炼出对产业集群国际化产生影响的企业因素,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其划分为企业内向性因素和企业外向性因素,并借助产业集群国际化衡量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内向性因素和企业外向性因素都能够对产业集群国际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前者在产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同时,企业因素各个指标在产业集群国际化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据此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国际化作为新兴的国际化方式之一,对我国产品、企业、品牌等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企业视角构建了产业集群国际化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方法(SEM)对泉州德化陶瓷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因素对企业因素影响较为明显,而国家因素对企业因素影响并不显著,同时企业因素、产业集群因素和国家因素都能够对产业集群的国际化产生显著的影响,并基于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促进产业集群国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和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三个过程。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四个主要经济因素归结为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占全球比重、对外投资额所占全球的比重、金融市场的发达与开放度及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深入推进,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能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二者协同演进。为此,我国对外投资应该在投资区域、投资产业及投资方式作战略调整,以强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之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哪一个国家能够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导入技术进步机制,哪一个国家就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对证券市场和直接融资有长期性的内在需求,而香港创业板难以胜任为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进行直接融资的全面任务,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应该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业国际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而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文章借助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分别计算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指数,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在世贸组织前后竞争优势的演变.并对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分析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福建泉州为例,选取泉州1995 ~2011年港口吞吐量,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等统计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物流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19982011年主要行业的FDI以及产业集聚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6.0构建计量模型对安徽省FDI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安徽省的FDI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FDI能够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能够吸引更多的FDI。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化地位的提高,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向现代化企业转型过程中,都需要面临会计部门的优化发展。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只有不断强化会计工作的开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进步。战略管理会计对西方很多国家来说并不陌生,其理论层面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对其予以深入研究能够让其在推动企业提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环黄海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圈,依据现代国际分工理论,采用国际产业分工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证分析,为构筑在环黄海地区形成“紧密型”、“宽领域”的产业分工体系,促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份额-分离法对1998~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点城市和区域进行产业优势分析。结论表明,根据具有不同区位优势地区应采取有差别的产业转移支持政策,重点发展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的保险业,发挥其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担风险保障作用,最终形成二者良性循环融合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会计国际化中必须克服的四个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国际化作为未来会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会计界的关注,但是对会计的国际化不能用片面的观点来分析,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观点和与时俱进的动态观点来辩证对待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研究会计国际化中常遇到的四个误区,以求正确分析和促进会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建设条件下,利用经济统计能够促进一定的理论深度,并促进现代经济的良好发展。统计学在经济建设中有效应用,能明确主管医院工资统计有利的发展方向,并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支撑条件。本文首先对统计经济学进行了解,分析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下的应用状况及实践应用,并研究经济统计在应用过程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仅能够补充国内某些短缺资源不足的缺陷,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空间,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本文从南京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南京经济国际化中存在着市场机制功能发挥不足、民营经济发展有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等缺陷,并比较其他城市,如苏州、上海等城市经济国际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根据南京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促进南京经济实现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现有人口情况,例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及现阶段的低生育水平不稳定等系列问题,建立中国人口预测模型。本模型从多元线性回归函数着手,最终建立起中国人口总数Y与时间X的函数。过程中应用大量可靠的人口数据,(其中人口数量单位均为:万人)。以及运用TSP软件,MATLAB数学软件和EXCEL等工具,对已知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的拟合,以误差最小为基准,择优选取出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最佳因子,建立起影响各因子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子模型。将人口函数引领到多元函数上来。通过各种因子的综合作用,最终反映到我们建立的中国人口总数与时间的模型上,从而能够起到有效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国际化意味着金融机构更全面和深入地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合理应对风险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银行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战略,结合国内银行实际,认为:“系统性战略风险”是风险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国内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其治理结构、指标体系、操作系统需要相应升级.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和地位。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应用困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作为一个很有用的理论工具,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之中,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境。通过对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的分析发现,该模型在应用中存在以下难题:难以获得真实有效的历史数据,难以客观地对旅游地进行阶段划分,难以进行科学预测,难以适用于所有的旅游地。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认为科学统计旅游数据、全面参考旅游相关指标、注重研究空间的不同尺度、注意对未知因素的考虑等是化解上述困境的合理之道。  相似文献   

19.
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小企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一个个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受到了高度重视,以产业集群的方式求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本文在产业集群和预期收益的基本概念上,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过程中的四个关键影响因素:公司战略与竞争状况、需求状况、相关支持性行业状况、生产要素状况,并提出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以产业集群方式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面对西方迅猛发展的商业银行国际化形势,我国银行业面临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走向国际化已经现实地、迫切地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但中国的银行业在制度环境、人员素质、资金技术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相比差距甚远实现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本文首先对银行国际化进行基础性分析,然后从背景、发展状况、政策等方面来解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并提出一些关于发展其国际化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