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西芹 《今日重庆》2008,(6):118-123
地震无情人有情!从得知地震消息到第一时间积极捐款、献血,组织物资赶赴灾区支援,重庆人民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信念,以自己的行动为所有参与抗震救灾的人员鼓劲一川渝亲情在这个非常时刻更显珍贵。它传递着一个共同心愿和信心:我们和灾区人民心手相连,携手救灾,共渡难关。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前往四川灾区的前一天,从某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文字:“在越来越多的媒体记者想方设法赶往灾区时,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原来是这名“特派记者”良心发现,自省他满怀着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去往灾区,想为灾区帮忙,反过来却需要更多的人为他而忙碌。县里派警车为他们开道和带路,有的县领导亲自带车队去迎送,有的县还要安排他们的吃喝拉撒睡……但我为灾区做了什么?给灾民带去了什么?我常常对此感到茫然。  相似文献   

3.
冯东旭 《当代陕西》2003,(10):12-13
2003年八、九月之交,是华县灾难深重的日子.71个行政村被淹没,3万多间房屋倒塌,灾民人数达13万之多,其中因洪水淹没而无家可归的群众达7万余人.这些灾民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即将到来的取暖过冬……都给华县带来巨大压力,灾区的情况也时刻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他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4.
媒体速览     
很多人把此次世界各国因汶川大地震而进发出的善意视为一种证明,认为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大国。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导致6万多人死亡,数百万灾民无家可归。地震发生后,外国援助队立即向中方提出援助请求。一位媒体人士说:“虽然日本救援队没有救出任何幸存者,但中国人民称赞他们,没有人提到中日之间那段不愉快的历史。”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地震发生一星期后,外交部发言人主动呼吁国际社会向地震灾区提供援助,特别是为大量四川灾民提供临时庇护的帐篷。在未来漫长的重建过程中,这些灾民将不得不住在帐篷里。  相似文献   

5.
媒体速览     
很多人把此次世界各国因汶川大地震而进发出的善意视为一种证明,认为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是一个朋友遍天下的大国。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导致6万多人死亡,数百万灾民无家可归。地震发生后,外国援助队立即向中方提出援助请求。一位媒体人士说:“虽然日本救援队没有救出任何幸存者,但中国人民称赞他们,没有人提到中日之间那段不愉快的历史。”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地震发生一星期后,外交部发言人主动呼吁国际社会向地震灾区提供援助,特别是为大量四川灾民提供临时庇护的帐篷。在未来漫长的重建过程中,这些灾民将不得不住在帐篷里。  相似文献   

6.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08,(6):114-117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庆各个企业积极行动,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送物的,有慷慨解囊爱心捐款的,也有为四川灾区重建家园建设出力的…… 重庆企业的抗震救灾行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心暖流,让四川灾民深切感受到了血脉相连的川渝兄弟情——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2008,(6):68-68
你如果对地震问题有过多一点了解的话,就会明白,震灾现场是一种何等人间炼狱的场景,会给人带来何等巨大的心理冲击。……当然,指望那些震灾幸存者们把这段痛苦的记忆都忘掉,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不可能忘掉的,只能通过心理抚慰,加上时间的冲刷,才能慢慢让其淡去。那些救援者们,虽然所受的心理冲击一般来说,要小于幸存者,但也同样需要得到心理抚慰。所以,在救灾的形势稳定了以后,一定要向灾区派出大量的心理医生,向灾民们提供心理服务。同时,那些救援者们回到各地后,各地也应该安排心理医生,为他们提供服务。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能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8.
李斌 《新财经》2008,(7):104-106
背景回放 汶川地震第一时间捐助行动 伊利 “5·12”地震时,伊利股份立即启动了企业社会责任应急机制。按照这一机制,伊利在企业内部设立了“绿色通道”,重大事件发生时,不管是谁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联系到董事长潘刚。地震后两个小时之内,伊利从四川邛崃工厂紧急调配了两吨伊利金典纯牛奶送至成都市红十字会。当天下午,伊利又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助100万元物资,并连夜从广东佛山、四川邛崃等地分批运往四川。  相似文献   

9.
一周人物     
正2014.07.31-2014.08.06我看到(地震发生的)新闻和图片,心都软了,也很心疼。那些军人和灾民,还有很多人没吃,而那些军人还在救灾。我希望能给他们支援。"——"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赠万斤切糕,价值50万元。把在华外企密集受查说成‘阴谋’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某些外企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延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海外媒体批评中国利用反垄断法向外企施压是偏见。  相似文献   

10.
百字新闻     
百字新闻上犹县划出万斤粮给灾民度“春荒”最近,江西省上犹县划出100万公斤大米、供应给灾区和库区群众,使他们度过“春荒”。去年,上犹县连续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使灾区库区群众,尤其是贫特困户生活更加困难。该县县委、政府,除组织生产自救,侧重救济之外,...  相似文献   

11.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4月22日上午,奉化市岳林街道金源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得知灾区很多地方都断电以后,当即组织了一批应急手电筒和台灯,并连夜充上了电想要送往灾区。但是由于灾区交通管制严格,且应急灯不知道送往何处,致此批爱心物资一直没有寄出。情急之下,他们在微博上发帖寻求援助,终于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将他们的爱心物资运达灾区。  相似文献   

12.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4,(31):10-10
2014.07.31-2014.08.06我看到(地震发生的)新闻和图片,心都软了,也很心疼。那些军人和灾民,还有很多人没吃,而那些军人还在救灾。我希望能给他们支援。"——"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向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捐赠万斤切糕,价值50万元。把在华外企密集受查说成‘阴谋’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某些外企抱怨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延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海外媒体批评中国利用反垄断法向外企施压是偏见。  相似文献   

13.
炫风  曹诗卉 《东北之窗》2008,(24):38-38
北川人开始灾民身份的新生活,也开始人生的重建——挤住在板房区的灾民要习惯新的分配制生活,失去土地的农民要重新考虑生计,重建家园的人要承受飞涨的建材物价……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至今仍在寻找失踪的亲人。我们仅以北川现状来记录灾区百姓的生活窘状。  相似文献   

14.
南方寝饰曾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向灾区同胞捐献价值100万元的物资。昨天开始,南方寝饰再次向灾区同胞伸出援手,联合瑞安慈善总会启动“我为灾区建小学”大型慈善义卖活动,希望汇聚全社会力量,为灾区儿童筹建一所抗震爱心小学。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江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西百万灾民衣食有着,能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元旦和春节。目前灾后重建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1998年夏因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影响,江西省粮食减产21亿公斤。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援助下,捐赠物资和捐款已发放到灾区和灾民手中,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卫生的水喝,有居住之所,有病能得到医治,没有出现饿死人和灾民外出逃荒的现象。(##2@@蒋秋生||,                 @@刘义||江西百万灾民衣食有着安全过冬@蒋秋生@刘义…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级大地震,给灾区人们带去了无尽的灾难,影响着灾区人们身心健康,他们会表现出焦虑、恐惧、内疚、抑郁等精神状态。在这个期间如果自身心理上不能进行正常的调试,外界又不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心理干预进行得愈早愈快,对灾民愈有利,效果也愈好。心理干预实施时,首先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所在,其次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工商》2006,(9):33-34
6个昼夜,广厦人干得很辛苦,也干得很开心,90间天蓝色屋檐、乳白色彩钢门墙的安置房,给了两个乡镇的重灾户们一个简单却温暖的家。 为了让苍南33个村、52个安置点的3500多位特困灾民有个栖身之处,从8月18日起,浙江省、温州市建设部门组织了16家建设单位进驻苍南灾区。  相似文献   

18.
《今日重庆》2008,(6):30-33
地震灾区,满目疮痍。但虚墟中,一个个坚强的身影在奋力施救,一股股不屈的力量鼓舞着斗志!灾难面前,是他们,十万人民子弟兵,亲时代最可爱的人,给灾区人民送去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初冬刚至,中国物资再生利用总公司东北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满怀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纷纷把一件件御寒衣被捐赠给河南灾区人民。今年夏季,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东北公司全体职工非常关心灾区人民,继8月份捐献人民币1385元之后,10月份又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力量     
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地震发生5个小时后,李克强就飞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透过震区记者的镜头,我们对灾区群众失去家人的悲恸感同身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中,除了政府部门上下齐力迅速反应,来自中国民间的力量也第一时间汇聚,谱写着一曲“众志成城”之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