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2年在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场开展了鳜鱼苗种驯饲试验,取得一定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本试验所用的鳜鱼苗种及用作饵料鱼的团头鲂、草鱼等多种不同规格的苗种均由建瓯市鱼种场自繁自育。2、所有试验均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水族箱 相似文献
2.
3.
<正> 本文就人工养鳝如何把好“苗种放养、驯饲和水质管理”这三大关,做一介绍,旨在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一、苗种放养: 1、苗种来源:有野生和人工繁育的两种。野生苗:应就近选购笼捕的野生幼鳝,凡电捕、药毒、钩钓的不可选用;笼捕的,如有体弱、伤残、肛门淡红(多有内伤)的要坚决剔除。人工繁育苗:品种纯优,规格统一,对饵料和水域环境适应性较强,但对运输技术要求较高,若方法、措施不当,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相似文献
4.
淡水鲨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淡水鲨鱼,又称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sa sutchi)、巴丁鱼,俗称虎鲨,隶属于鲶形目,(鱼芒)科,(鱼芒)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我国于1998年开始引进。淡水鲨鱼养殖技术简单、饲 相似文献
5.
鳜鱼苗种培育尤其是鱼苗阶段的培育,是鳜鱼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目前鳜鱼养殖的薄弱环节,原因是鳜鱼苗是以活鱼苗为开口饵料的,其苗种培育具有独特性。鳜鱼鱼苗阶段是指孵出后水花经20d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3cm左右的稚鱼阶段,这一阶段的鱼苗体小幼嫩、口裂小,很难摄食和吞咽个体相对较大的饵料鱼,同时缺乏对外界条件变化及敌害生物侵袭等的抗逆能力,因而这一阶段稍有不慎鳜鱼苗极易死亡。为此,笔者通过鳜鱼苗种繁育的实践与观察,总结出了有助于成功培育鳜鱼苗且提高其成活率的五项可行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养殖鱼类摄食不佳随处可见,有时还伴有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而有些则没有,不出现死亡也不出现明显疾病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现象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调整本地区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水产养殖比例,2002年4月我站承担了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工厂化温流水淡水蓝鲨繁育与养殖技术开发》。为配合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我站进行了小面积淡水蓝鲨的人工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乌鳢养殖的迅速发展,天然饵料不足已成为乌鳢养殖的阻碍。因此,选择适口、优质的膨化颗粒饲料替代鲜动物饵料,适应乌鳢养殖发展的需要。但在投喂颗粒饲料前,必须对乌鳢进行驯食,使其由摄食天然饵料或冰鲜鱼,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以便于大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9.
<正> (四)鱼苗集约化培育 黄颡鱼鱼苗集约化培育,一般在流水水泥池和网箱中进行培育,完全依靠人工投喂天然饵斜和人工配合(含蛋白质为40%—42%)饵料。这两种方式具有放养鱼苗的密度大、出池率较高等特点。培育出来的苗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饲养管理和操作较为方便。其不利之处,所用饲料全靠外界投入,较易带进病原体和敌害生物,所以日常管理特别重要,如管理不当,可造成鱼苗批量死亡。 1、流水水泥池培育鱼苗的基本条件 面积为10—20平方米,深度为0.8—1米,控制水的深度为0.7米左右,长方形及圆形均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鱼类摄食异常是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导致摄食不正常的原因很多,没有经验的养殖户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笔者对许多出现摄食异常的养殖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归结出导致摄食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黄颡鱼苗、鱼种培育是指从刚孵化出膜的带印黄囊的仔鱼开始,直至能进行商品鱼放养的大规格鱼种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依据黄颡鱼苗种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生长速度等特点,从仔鱼开始至大规格鱼种分为三个培育阶段:第一个培育阶段,指从刚孵化出膜至混合营养转向外营 相似文献
12.
<正>海水网箱养殖,传统使用从海洋捕获的小杂鱼虾,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投喂给养殖鱼类,或放入冷藏设施内储存一段时间后投喂。随着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鲜饲料在养殖中的不足越来越明显。因而研制使用 相似文献
13.
《黄鳝规模化池养技术讲座》自本刊2007年第19期开始连载以来,受到不少读者朋友的关注和欢迎。其中一些读者希望我们能将黄鳝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以及网箱、稻田养殖技术作全面介绍,为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现根据我们大量的采访调查及实践体会,并参考有关资料,将黄鳝人工繁育及网箱稻田养殖技术作如下讲座。 相似文献
14.
瓦氏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illi),俗称江鲿,江黄颡鱼等。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该属5种中个体最大的种类。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通常个体在0.25公斤,最大达1公斤以上。该鱼历来是人们喜爱的优质食用鱼。目前各地市场100克以上的活体商品鱼,每500克售价15—25元,最高达30元。市场上的瓦氏黄颡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一、水体理化因子1.水温的高低对鱼类摄食的影响。鱼类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新陈代谢加强,摄食旺盛。反之摄食强度减弱。因此保持养殖水体的适宜水温能够改善鱼类的摄食状况,如春季保持较浅水位利于水温上升,伏天保持较深水位防止水温过高影响鱼类采食。2.溶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摄食的影响。池塘中的溶氧通过影响鱼类的呼吸作用和池塘中的有机质氧化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四)内部结构特性 黄颡鱼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各大器官系统和其它淡水鱼类一样,内部组织结构的各大器官系统均应俱全,现将其特殊部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林蛙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是东北特产的经济蛙种.俗称蛤什蟆。雌蛙的输卵管及颈部上油脂称为哈什蟆油,是一种闻名中外的贵重药材.也是营养丰富、极为珍贵的滋补强壮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