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近,周厚强同志的《秦士伍的身份及其阶级属性辩析》一文,对秦“土伍”的身份和阶级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士伍”仅仅是指“尝有爵而被夺去爵位的人”。笔者认为周文的立论和取证都是可以商榷的。 一 史书上有关“士伍”的记载,最早的见于《史记·秦本纪》:“武安君白起有罪,为士伍,迁阴密”。如淳注“士伍”说:“尝有爵而以罪夺爵,皆称士伍。”《史记·白起列传》对此事的记载类《本纪》,然未作注。较迟的见于《汉书·景帝纪》,“吏迁徙罢免,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土伍,免之。”李奇注云:“有爵者夺之,使为士伍,有位者免官也。”颜师古则注说:“此说非也。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谓之士伍者,言从卒之伍也。”又见于《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棘蒲与侯太子奇谋反”。  相似文献   

2.
A:改革开放,新事物不断出现.新概念也不断地闯进人们的生活。比如健美、打的、卡拉OK、MTV等等,最近“纳税”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事。B:严格地说,纳税其实不是“新概念”。据《史记》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贡赋就是指的税赋,这说明早在几千年前的夏代在我国已出现了税赋。在《通典·食货四·赋税上》中则说:“禹别九洲,量远近,制五服,任土作贡,分田定税,十一而赋”,规定更为详细。我国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新上台的所谓贤君明主无一例外地都是把革除苛捐杂税,实行轻缓薄赋,休养生息作为稳定政权和统治的国策。A…  相似文献   

3.
《辞海》“四部”释义说:“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西汉刘歆《七略》分图书为七类,晋荀勖《中经新簿》始改为甲、乙、丙、丁四部,亦即经、子、史、集四类。”实际上,荀勖不能看作四部分法的创始人。陈秉才、王锦贵著《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说:“第一次为史籍设类的是魏郑默所作《中经》,郑氏仕魏为秘书郎,其作实为  相似文献   

4.
齐物论 《经济》2004,(6):92
“大一统”一语始见于《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由《春秋》开篇纪年之辞而导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纲领,此种“微言大义”虽不甚合于西人标榜之形式逻辑,却深刻彰显了国人的文化心理。《公羊传》所言之“大一统”还仅限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过其间已见两个层面:疆域统一,权力垄断。后世所行之“大一统”在疆域统一方面只维持了动态平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治乱交替,轮回往复,而在权力垄断方面则不断拓展深化:  相似文献   

5.
    
物件质量差、次、劣,广州话称为“苴”,引伸为人的能力、本领低。例如,“佢个人大字都唔识多个,真苴皮”。广州话的“苴”,是古汉语的词汇。《集韵·马韵》:“苴,侧下切,土苴和粪草也,一曰糟粕,或作笮。”又,“展  相似文献   

6.
    
广州话里的“争”,是“差”、“欠”之意,如“争一分钟落课”(差一分钟下课),又如“我争你一毫纸”(我欠你一角钱)。“争”的这种用法,始见于中古。杜荀鹤《自遣》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晏几道《蝶恋花》词:“三月露桃芳意早。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宋以后,小说  相似文献   

7.
“大一统”一语始见于《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由《春秋》开篇纪年之辞而导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纲领,此种“微言大义”虽不甚合于西人标榜之形式逻辑,却深刻彰显了国人的文化心理。《公羊传》所言之“大一统”还仅限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过其间已见两个层面:疆域统一,权力垄断。后世所行之“大一统”在疆域统一方面只维持了动态  相似文献   

8.
郭国庆 《江南论坛》2000,(11):45-45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物产丰富,风景优美。“太湖”一名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太湖还有许多别名。这些别名散见于古籍之中,其中提及较多的代表性说法有: 《扬州记》:太湖,一名湖亭,一名震泽,一名洞庭。 《吴郡志》:太湖在吴县西,即古具区、震泽、五湖之处。 《三吴水考》:太湖,……《禹贡》谓之震泽,《周礼》、《尔雅》谓之具区,……亦名笠泽,……又名五湖。 《震泽考》:余按具区、震泽、太湖、五湖虽四名,其实一也。……笠泽亦即震泽。……是姑蔑亦震泽之别名。 《禹贡集解》:按震泽即太湖,亦名具区,又有笠泽、五湖…  相似文献   

9.
理学的沉沦     
我在《理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对理学作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概括:“理学是一种学圣人的思想运动.”这一概括有别于海外新儒家对理学所作的“内圣外王”的概括.“内圣外王”的话本出自《庄子》,宋明理学家很少使用这样的语言,而更多谈论的是“学圣人”,以致出现圣学与俗学的标分、心性之学与事功之学的对峙,并常招来空虚不实的批评.而最具典型意义的批评是周密《志雅堂杂钞》卷上所载:“尝闻乡曲沈子固先生云:道学之党,名起于元祐(哲宗1086—1093年),盛于淳熙(孝宗1174—1189年),其徒甚盛,蟠结其间.假此以惑世者,真可嘘枯吹生.凡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阃捍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则以为玩物丧志;留心吏事者,则以为俗吏.盖其所读书,止《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西铭》及《语类》之类,自诡为绝学.首正心齐家,以至治国平天下.故为之说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杨 《开放时代》2008,(6):39-51
本文对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问题作重新探讨。通过该书的起草者陶希圣档案文本、蒋介石日记以及相关的中共党史文献等,本着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态度,尽可能客观地解读这段历史,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一、蒋介石推出这本书的动机是什么?二、《中国之命运》被视为“反共宣战书”是如何提出的?为何说它是“反共宣战书”?三、围绕着《中国之命运》一书争论背后,国共两党领袖交锋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广州人管“盖房子”叫做“起屋”,这个“起”字使用频率颇高,构词能力也强。探本溯源,它的这个含义来源已经很古了。据《说文》该字条下注释说:“起,能立也。”清人段玉裁补充注释说:“起,本发步之称,引申之训为‘立’,又引申为‘凡始事’、‘凡兴作’之称。”《释名》说:“起,举也,平举体也。”这两书的解说和补注将本义和引申义都涉及了。那么,广州话谓“盖”为“起”,来龙去脉如何呢? 原来“起”由本义引申为“卧而兴”,如《孟子》:“鸡鸣而起”。再引申为“兴起”,如《吕  相似文献   

12.
竹篙     
“竹竿”,广州话叫“竹篙”。“篙”,原指船篙。《广韵·豪韵》:“篙,进船竿,古劳切”。“篙”,《集韵·豪韵》也作“(木篙)”。《方言》:“所以刺船谓之(木篙)”。“居劳切”。音义与广州话俱合。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陶侃)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李白《涩滩》诗:“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韦皋《云溪友议》:“泊舟江瀨,俾篙工促行。”《太平广记·郑德璘》:德璘使佣篙工者五人而迎之”。“篙工”即撑船工人。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黄帽传呼睡  相似文献   

13.
《管子》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中国古代著名典籍。它十分重视开发和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因为它把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看作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管子·小问》篇)“夫民之所主,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管子·禁藏》篇)“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管子·轻重甲》篇)显然,《管子》认为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并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就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实现富国富民。  相似文献   

14.
纸鹞     
风筝,粤语叫“纸鹞”。它源于古代的“纸鸢”、“鹞子”。《太平广记·纸鸢化鸟》;“梁武太清三年,侯景围台城,远不通问,简文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续博物志》:“今之纸鸢、引丝而上”。唐元稹《有鸟》诗:“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宋代  相似文献   

15.
刘文汇同志的《“太半之赋”辨析》一文,对“太半之赋”征收的时间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读后很受启发。但文中若干观点及对一些史籍的摘引和理解,是可以商榷的。 一“太半之赋”征收的时间 刘文认为秦收“太半之赋”是始于二世皇帝胡亥之时,它的主要依据是《淮南子·兵略训》的一段记载:“二世皇帝,……兴万乘之驾,作阿房之宫,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其实,这则资料只记述了秦二世曾有“收太半之赋”之举,却未说明此举是他始为。“收太半之赋”是秦政府推行暴政的一种税收政策,秦二世时有,秦始皇时未必就无,如《淮南子·兵略训》把“作阿房之宫”和“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并举,视它为秦二世暴政的表现之一,但建阿房宫却不是始于秦二世,而是秦始皇肇端。《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  相似文献   

16.
一、大沙河流域生态农业的模式 1、大沙河流域概况大沙河位于山东省鄄城县南部,源头西起临卜的黄河引水闸--苏泗庄闸,东止于阎什口乡申位庄,全长31.7公里.该流域系1935年黄河决口冲积而成,面积为333.4平方公里,大沙河东西横贯该流域中间,地貌属于河间高地类型,但微地貌复杂,整个流域西高东低,坡降为五千分之一。全流域土壤属于潮土类,有部分淤灌潮土和零星的盐化潮土,其耕层质地绝大部分是沙质土和壤质土。沙质土、壤质土、粘质土面积分别占全流域土壤面积的60.8%、32.8%、  相似文献   

17.
龙泉宝剑     
人称丽水有三宝:青瓷,宝剑与石雕.在这名动海的外的三宝中龙泉独占其二.真可谓人杰地灵.天地独钟。早在新石器时代.龙泉就有人类居住,《禹贡》中称之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属越,战国属楚。关于龙泉地名的由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和春秋时欧冶子在剑湖铸剑的传说有关。《郡县释名》称:“剑池湖在县南五里,  相似文献   

18.
冇·毋     
广州人常将有之反意写作“有”其实,“有”的本字是毋。杨树达的《词诠》云:“毋,有之反,与‘无’同。”杨氏并举例为证:《史记·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胫毋毛。”又《史记·王温舒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古读阳平,今读上声,音“舞”.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对民间口语的分类研究林林种种。在上海市九五重点图书大型语类工具书《语海》即将出版之际,仅就该书对民间口语的分类认识作些探讨。 《语海》对民间口语的分类界定,具有与一般传统不同的概念。它首次把这些语汇分成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俗成语、暗语等六大类,这是一项新的尝试。 首次明确区分谚语、俗语 对于谚语的称谓,历来有许多,如:“俚语曰谚”、“谚,俗语也。”、“谚,俗言也。”、“谚,俗所传言也。”、“谚,直言也。”等。这些说法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谚语的性质,但古人说的“谚”实则和“语”属于并列结构,是广义的谚,也就是说谚语包含所有民间语汇。郭绍虞1921年在《谚语的研究》一文里提出:“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  相似文献   

20.
“货殖”释     
“货殖”一词,通行的解释如下: 一九八四年版《辞源》解释为:经商,经商的人;并注“《史记》、《汉书》皆有货殖传”。 《辞海》以及史东编的《简明古汉语词典》之《货殖》条亦从其说,大约是源于《辞源》。但《简明古汉语词典》又于“殖”目下将“货殖”(动词)解释为“经商牟利”。 《现代汉语词典》“货殖”条解释为:古代指经营商业和工矿业。 笔者以为,上列解释都有可商榷之处,所引证的辞例,有的亦值得推敲。例如,《辞海》所引班固《西都赋》“与乎州郡之豪僳,五都之货殖,三造七迁、充奉陵邑”的“货殖”应当包括除地主以外的富有者,仅仅解释为商贾是说不过去的。 这里,依据有关史料,试作一解: “货殖”一词,早见于《论语·先进》:“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司马迁的《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