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平原 《浙江工商》2009,(12):35-36
20多年前,刚退伍时做泥瓦小工,在乡村小道踩三轮车时,梦想是每天能做到100块钱的生意,现在做一个投资就是3个多亿,还是不愿意停下来,觉得做得不够多。浙江华丰集团董事长,杭州市下城区工商联副主席袁桂良自嘲地说:“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小个体户,不能跟央企比大,不能跟国企比强,也不能跟大的民营企业比优势,要比的话。就比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丹 《中国西部》2009,(3):74-75
城市中,时间与收入相对充裕的族群中,最容易实现隐居梦想的当属艺术家。 中国当代著名的青山绿水画家赵中云06年在龙泉桃花沟旁购置了寓所。每年寒暑假,他从北京工作归来,在这里悠闲地创作和生活。令他津津乐道的是龙泉的风水,“紫气东来,市里的东风是从龙泉山吹过去的。这里靠山靠水,一年四季干净、清爽,是西面、南面没有的。”在龙泉的这段时间,赵中云经常出门走动,自家的花瓶中插的梅花和桃花,是他从山上采摘的。  相似文献   

3.
程玲 《魅力中国》2010,(36):28-28
如果一个学生把自己看成是语言表达或学习上的“低能儿”、“失败者”那么,他在行为意念上就会不由自主地滑向一连串的失败。相反,如果他深信自己在某个方面有优势,有潜力,并且能够获得某种成功,他就能通过自我暗示,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去发奋努力,这种激励效应是随处可见的。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某中学高二学生托马斯最近收到法院寄来的判决书。地方法院慎重向他宣布,以全体市民的名义,请他交纳5000欧元的罚款。原来,17岁的托马斯与同班女同学珍妮谈上了恋爱,为了表示自己对心上人的情意,他把“托马斯爱珍妮”几个字刻在公园一棵老树上。“秩序局”的老大妈值勤时,偶然发现了这棵躲在公园深处老树上的“伤痕”,于是向上级作了“报告”。政府管理部门的官员请来植物  相似文献   

5.
如同勤勉的蜜蜂采酿一巢一巢的花蜜,铭万创始人张冀光也收获一筐一篓的“瓜果”,多次成功创业的经历,让他获得了一连串的光环:“2003年十大新锐人物”、“2005年度新经济人物”、“2006年中国IT十大财经人物。”在业内,他被西半球称为中国互联网营销教父,而他却谦称自己只是“中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的呐喊者。不遗余力为普及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打拼的一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都市影像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贾平凹冉冉升起时,我正在文学青年的队伍中踯躅,每读他的散文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后来发现他开始写小说了,而且是折腾长篇的,就想:奶奶的,终于沉不住气玩大的了,想换种口味放荡一下自己了。老舍先生有言,短篇难写,长篇易玩,第一章说不清,还有以后的各章。谁知“放荡”后的长篇竟给平凹带来日隆的声誉,标志甚明的散文反倒成了敲边鼓的角儿。  相似文献   

7.
平凹     
上世纪80年代初,当贾平凹冉冉升起时.我正在文学青年的队伍中踯躅.每读他的散文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后来发现他开始写小说了.而且是折腾长篇的,就想奶奶的.终于沉不住气玩大的了.想换种口味放荡一下自己了。老舍先生有言.短篇难写.长篇易玩.第一章说不清.还有以后的各章。谁知“放荡”后的长篇竟给平凹带来日隆的声誉,标志甚明的散文反倒成了敲边鼓的角儿。  相似文献   

8.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09,(10):60-60
17世纪的花瓶 在参观一座古城堡时,一位游客不慎把一个花瓶打碎了。“天哪!”导游员大叫一声,“那可是一个17世纪的花瓶!”“谢天谢地,”那游客松了一口气,“幸亏不是新的!”  相似文献   

9.
感谢蔑视     
佚名 《西部人》2005,(2):23
一位知名作家谈起他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时说,他之所以有今天,要特别感谢别人对他的蔑视。20年前,这位作家还只是一名工人,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把自己的作品念给工友们听,工友们听后都耻笑他是在胡言乱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还是经常独自一人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由于缺乏自信,他不敢向报刊投稿,也不知道该怎样投。后来,他忽然听说有一位市里的作家正在他们县开会,他带上自己的作品,敲开了作家下榻的招待所的房门。那位作家正在和人谈话,听完他的自我介绍后很不耐烦地说:“我没有时间”。他只好嗫…  相似文献   

10.
走多元化之路,做大做强油气产业,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李俊平 从教育界的一名科级干部调任国企副总,后又毅然辞去公职下海创办靖边县天然气公司,在人生的旅途中李俊平迈出了堪称铿锵的一步,也由此结束了靖边人脚踩"气海",却与"气海"无缘的尴尬历史。  相似文献   

11.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4,(8):104-105
在网上搜索“刘贤良”,可以找出近百个刘贤良及其团队跳舞的视频。每次他站上舞台,那股狂放独特的气场,都让观众无法调转目光,而当他将一连串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时,台下的尖叫与喝彩更是不绝于耳。这个充满活力的阳光男孩,站在青春的舞台上,用街舞彰显出自己的魅力,用行动编织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一个连高中都没有念完的打工仔,却创造了一连串奇迹:“托福”满分670,清华的一些高材生能考600分也很不易,他竟考了630;他是清华园里唯一用英语卖馒头的人,并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签名售书、到各大名校讲课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抑制经济过热,西部踩刹车还是轰油门? 这是中国的一个焦点。不仅在国内,在每一次重要的出访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要强调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这里面绝对不合外交辞令,的确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展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正当中国经济疾驶奋进之时,中央果断踩“点刹”:实施调控,减速降温。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有识之士早就注意到这样一种倾向:约占国内生产总值40%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实现9%以上增长率的主要动力。更有专家屡屡批评、警告:由地方政府指导,因有银行投入的巨量资金大都耗费在了筑路架桥,以及兴建政府大厦、城市广场和工业园区等形象工程上;必须控制投资质量,坚持科学发展。 在本期,经济学家厉无畏专门就科学发展观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他强凋,树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专家、一级警督赵荣春,绰号“神脚印”。在因公致残不得不告别刑侦现场时,他并未“长使英雄泪满襟”,而是“聊发少年狂”,扑下身子,竭尽全力地训练“黑贝”,要把积累大半生的破案经验传授给警犬,让它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在人们固有的意识中,能成为道德楷模的人,一定是个苦行僧式的圣徒。如果一旦他要戳破这个神话,人们就会认为自己受骗了,他们就要愤怒,因为他“超出”了常人对他的想象。洪战辉,这个因在求学期间(高中、大学均如此)想尽各种办法挣钱养家的自立、自强的人,一旦上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感动中国2005年度  相似文献   

17.
我认识的章老板和蔡老板几乎是同时起步的私营企业老总,都是市里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的“明星”,他们还曾在同一所中学各自先后资助了10名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但十多年后,章老板却逢人便大倒苦水,因为他和蔡老板资助的学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鸡汤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要学雷锋,做好榜样。”这样的话语每天都可以从老师的嘴里蹦出,那时的我还很懵懂:雷锋?!雷锋是何许人物?他是发明玩具的?还是可以做很多甜点的师傅?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一连串的问号像金鱼吐泡一样一个接一个。直到三年级,我开始从书本上了解到他的事迹,那时起,“雷锋”便开始成为我生命里的“鸡汤”。  相似文献   

19.
时下,“孔雀东南飞”、人才沿海流现象不少。中西部地区领导常为人才难引更难留惋叹。可目前在江西大阳县调研,笔者却看到了一幕“孔雀中西飞”、人才落私企的景象。该县有一孵鸡私营企业主,文化不高,可身边却聚集了30多位专兼职、高层次的技术顾问,有大学教授、农科院专家,也有畜牧本科毕业生。这位业主何以如此能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情感留人”。为了产业发展,他自己常吃方便面,却坚持为专家开“小灶”;自己外出踩自行车,专家远行却非得租辆小轿车不可;自己省吃俭用,可给专家的年收入却数万元不等。专家们被他的真情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长期从事地方领导工作的湖北省副省长李大强对此深有体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结合湖北实际,围绕珍惜用好每一个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再上新台阶这一主题,兴致勃勃地谈了自己的认识。 记者:九十年代乃至下个世纪的一个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请问湖北省在这一时期有哪些新的发展契机呢? 李大强:我认为当前湖北面临着三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