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消费导刊》2011,(16):I0003-I0003
12月9日,轻工行业纪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暨产业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王世成副会长受步正发会长的委托做了《坚定信念,科学发展,全面提升轻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专题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轻工行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轻工行业入世十年的发展成就、主要经验和体会,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提出了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入世的时间表走到2004年,相当部分的产业在这一年,将结束过渡期,“后过渡期”的到来,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入世,没有给中国产业带来想象中的巨大振荡,是中国的幸运,但这并非是高枕无忧的结束,相反,它应该是厉兵秣马的开始。 冲击并未真正到来,要应对冲击,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提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维护好产业安全,这是本刊在专访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王琴华时,王局长的一句话。2004年2月25日,全国重点行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会议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工作、切实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会议讲话中提出,要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继续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切实做好维护产业安全工作。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提升我国重点行业的产业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从产量200万辆到1800万辆,从世界排名第8位到世界第一产销大国,中国汽车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而这十年正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十年前,中国入世谈判时最担心的产业之一是汽车业;十年后,变化最大、成绩最为辉煌的产业还是汽车业。"汽车!汽车产业当时是被认为难度最大的,但在入世后,汽车行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却是最大的,最直接的。过去我们还没有这个意识,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效果很难立竿见影的体现出来,但恰恰汽车行业做到了这一点。"当记者问及"入世后中国哪些产业变化最大时?"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4.
WTO/FTA动态     
《WTO经济导刊》2011,(2):8+10
陈德铭:中国入世十年是共赢的十年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月27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出席"中国对全球贸易和增长的影响"分论坛。陈德铭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加入世贸的十年是和世界分享繁荣和实现共赢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2月13日,世贸组织初步裁定,在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提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一案中中国败诉。 一旦成行,这可能将成为这将成为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WTO输掉的首个“官司”,这也是该组织首次对中国贸易做法予以正式谴责。 首次败诉显示中国在入世七年后,中国产业发展政策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需要我们尽快顺应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及时调整相关贸易政策,否则将面临更多贸易诉讼。  相似文献   

6.
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7.
谢康 《大经贸》2002,(1):58-59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在对待中国入世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调整好入世的心态、树立恰当的入世理念,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或者说,我们应当以三种心态来对待中国入世,即平常心、自信心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是中国入世以来,要求保护呼声最高的行业,也是双方谈判讨价还价最激烈的焦点之一.十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把加入世贸组织看作"狼来了".因为入世后,汽车的进口关税将大幅降低,进口车价格也随之下降,而这将使"性价比"不合理的国产车的日子非常难过.现在,中国汽车业并未如人们曾经担心的那样溃不成军,反而产销两旺.不少人在"盘点"这一年"盈亏"时,已把对汽车业的预测列为加入WTO最大的预测失误.  相似文献   

9.
关晓蕾 《大经贸》2011,(7):26-28
下一个十年应如何发展?10月12日,由广东省政府主办的"广东省纪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大会暨开放、发展、创新高层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作为中国大陆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经济体,入世十年来广东的国际化经验自有其价值;而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未来十年又应如何向改革试验深水区迈进,则是广东迫切需要谋划的。  相似文献   

10.
罗正军 《WTO经济导刊》2013,(Z1):105-10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各方高度关注汽车、电信、化工、农业等弱势产业发展。入世十余年来,相关行业是否收到冲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出口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十余年来体制、机制、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进展?带着这样的疑问,商务部相关人员走访广东、浙江两省的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调研相关情况。相关产业发展良好,未出现入世前担心情况汽车、电信、化工等产业被认为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易受冲击的产业。入世以来,由于我国应对得当,外资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晨,各国都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都把目标瞄向了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从而更为广泛且深入地融入到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潮中,把握入世契机,大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结合入世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影响,寻求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WTO经济导刊》2005,(1):5-5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入世三年来,中国所遭受的冲击并没有象入世前预计的那样明显。但是,随着2005年的到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各种保护措施的渐失,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将逐渐显现,国内一些敏感行业将面临真正的冲击。此外,一些发达国家为遏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还会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不利条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承诺     
<正> 举世瞩目的中国加入 WTO 的谈判已告成功结束,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在会见世贸组织中国入世工作组全体成员时说:“全球的经济合作使多边贸易体制走到了一个决定性关头,随着中国入世,世界贸易组织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组织,同时随着以贸易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世贸组织将在全球经济合作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来自瑞士的世贸组织中国入世工作组组长吉拉德说,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过程,终于完成了长达900页的法律文本,并将在今年11月举行的多哈会议上提交给有  相似文献   

14.
《WTO经济导刊》2005,(3):5-5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入世三年来,中国所遭受的冲击并没有象入世前预计的那样明显。但是,随着2005年的到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各种保护措施的渐失,我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将逐渐显现,国内一些敏感行业将面临真正的冲击。此外,一些发达国家为遏制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还会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不利条款,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为此,本刊组织了本期“入世”专题,系统总结入世十年的成就、问题与展望,作为对我国入世十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从复关到入世,中国先后经历了1 5年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11月9日至13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将审核中国入世的全部法律文件并正式接纳中国进入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组织.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说,"中国入世后,世贸组织又向真正成为全球性组织方向迈进了一步."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表示,"中国入世是中国和世界双赢和共赢的结果.""入世"将成为改变中国的一个契机.从此,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开拓了持续发展新的里程碑.当然,兴奋之余,人们对"入世"仍是希望与犹疑并存,热切与冷眼交错.一句话"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入世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一飞冲天,谱写神话的黄金十年。2005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不过三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已经从15%达N80%,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回顾这一段经济史对于2014年的中国很重要。遍地开花的自由贸易区能开创中国“二次入世”的新纪元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十年以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加入WTO十年以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虽然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下降,而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上升,但中国目前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都有所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增强是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本文判断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第二次快速提升的前夜,从中短期来看,2016年“市场经济地位”的自然获得,将会进一步释放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既有优势;而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将迎来质量型人口红利所带来的新的20年战略机遇期,这将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9.
由香港世贸组织研究中心和世贸组织上海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以"中国入世与法制改革"为主题的"中国加入世贸的前奏--国际专家圆桌会议"日前在申城举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良宇在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眼下,中国入世处于最后关键时刻.围绕入世谈判前后1 5年中,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外向度增强,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是:政府职能如何转变?中国法律如何同国际衔接?以及中介等机构如何应对挑战等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WTO论坛暨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顾问委员会年会于2011年11月19日在沪举行。本次年会正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之际召开,因此以"中国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纪念中国入世十周年"为主题,邀请商务部、上海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