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卫重稀土     
近日,商务部在新公布的稀土出口配额中,首次将轻、重稀土进行分类,即对出口的轻稀土和重稀土作出具体的数量规定.商务部此举被视为治理稀土出口弊端的一大措施.对轻、重稀土分别下达出口配额,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稀有资源,是业界一直以来的呼声.  相似文献   

2.
保卫重稀土     
近日.商务部在新公布的稀土出口配额中,首次将轻、重稀土进行分类.即对出口的轻稀土和重稀土作出具体的数量规定。商务部此举被视为治理稀土出口弊端的一大措施。对轻、重稀土分别下达出口配额.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稀有资源.是业界一直以来的呼声。  相似文献   

3.
江西稀土产业概貌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内蒙包头(占83%),四川冕宁(3%),山东微山(占3%)和江西、广东岭南地区(3%)等,值得指出的是,包头、四川、山东等地均为以镧、铈为主体的轻稀土矿物;而以江西、广东为代表的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则是中国特有的以钇为主的中重稀土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国离子型中重稀土储量仍占世界中重稀土资源储量的80%以上。因此,以  相似文献   

4.
稀土、稀土出口、稀土市场、稀土产业,己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相关机构讨论的话题。随着稀土产业的发展,我国稀土产品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1年稀土产品(包括冶炼分离产品和永磁材料,下同)出口3.78亿美元,比1990年出口6480万美元增长了4.8倍:2011年出口达到44.9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0.8倍。1.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至2011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分别为6万吨、5.88万吨、7.35万吨、6.97万吨、6.52万吨、6.64万吨、5.44万吨、5.5万吨、4.39万吨、3.98万吨和1.69万吨。11  相似文献   

5.
鲁志强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6):3-17,F0004
中国稀土居世界储量、产量、用量和出口量四个第一。尽管国家采取了许多扶持政策,但依然不能扭转“稀土卖成土价钱”的颓势,中国沦为世界廉价稀土产品供应地。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复杂,短期内垒面改观的难度很大,但局部改善完全可能。  相似文献   

6.
金属镝每吨上涨7万7月5日,WTO争端解决机构一份报告称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规定。外界猜测,欧美此后可能再将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推向WTO。我国目前约占全球稀土资源的  相似文献   

7.
10月下旬,南方稀土重镇赣州获工信部批准,被正式命名为"稀土王国"。大约两个月前,北方的包头获封为"稀土之都"。一南一北,中国稀土产业的基本格局既定。"没想到工信部都给批了。"赣州一位稀土企业老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官方命名奠定了赣州在南方稀土区域竞争中的地位,这意味着南方其他省份不会再出现类似命名。赣州供应着全世界90%的中重稀土,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居全国、世界同类矿种第一,在全国乃至世界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命名,对于正在热情打造稀土行业全产业链的赣州而言,无疑是一笔极为珍贵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8.
继年初WTO裁定中国九种原材料限制出口违规之后,日前有消息称,欧美已着手将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诉诸WTO。"就稀土而言,我们不应该单纯限制出口,而是要着力打造稀土产业链。如果原料在你这里,应用在你这里,市场也在这里,有什么怕的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五矿集团")的总裁助理、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炯辉说。  相似文献   

9.
聚焦国际.今年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专门就对华贸易问题发表讲话,宣布美国已联合欧盟、日本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指责中国违反世贸贸易准则.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中国是在拿稀土资源作为要挟他国的武器.中国工信部部长苗圩则表示,中方将会"主动应诉".一场争夺稀土资源的贸易战已经打响. 聚焦国内.近年来,面对国内外稀土行业的发展形势,多个政府部门频出政策,各个稀土产业论坛轮番举办,多家媒体持续跟踪报道,"稀土"几乎成为我国最热门的产业关键词之一.而作为我国稀土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的"稀土之都"包头,在这场"主动应诉"的大战中备受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10.
黄微 《沪港经济》2011,(1):18-20
一场针对中国的稀土战争方兴未艾。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邓小平的这句话,虽然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但稀土此前并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近期,中国屡遭操纵稀土出口及破坏自由贸易的指责。其实,稀土争议只是全球范围资源争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