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张田 《经济研究导刊》2013,(35):280-281
目前,大众媒体对女性形象大肆地夸饰和扭曲,已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为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女性形象在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被严重地符号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运作中,利用注意力经济最大化地追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在社会中女性仍然处于“第二性”地位,媒体的视角也代表了男权社会中的男性主体视角。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男权社会中,男性话语是主导,而女性话语权一直被压抑着。女人只能以男人的声音说话,或是干脆处于“失声”状态。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欧茨的代表作《他们》中的莫琳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生活在男权淫威之下的女性寻求自我声音,获取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假使你还没有想出走哪一条路,看那边给我们指路的人来了……”———但丁1“时尚不仅仅是服装。时尚在空气里,随风飘扬。使你用直觉去感受它,它就在天上,在路上……”———夏奈尔“我要做中国的夏奈尔!把《生命奖杯》捧给中国女性,使世界之色更加完美,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突发事件中,传播媒介应在第一时间播报客观事实性信息,设置中心议题,掌握舆论主导权,使社会能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要透明突发事件的信息披露,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同时给予公众话语表达权,使其与人们切身利益有关和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知情权,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媒体既要维护国家形象,又要满足大众知情权,做好“政府代言人”与“舆论监督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5.
表达媒体理念和媒体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通常被称之为媒体形象广告语。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识、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视屏女性形象是影视剧个性视觉印象的大众主观解读,受众心理定位直接影响到广告受众对明星代理商品的评价和品牌的美誉度。视屏女性形象与代理品牌的个性契合是品牌营销成功的基础,高契合性形成高的记忆度,完美的视屏形象与线下行为品格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的美誉度,运用新媒体重构形象可以弥补人性与物性的间差。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性别时,我们往往会关注报刊媒体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申报》和当时形形色色的画报等媒体对妓女形象的观察,可见晚清妓女的“点点碎影”。《申报》同当时画报进行比较,由于定位的不同,《申报》和当时画报在语言修辞上确有不同。《申报》强调了鸨母的恶劣、惨无人道、贪婪与唯利是图及狡猾,而对妓女本身的非议不多。在画报不多的记载中,妓女是作为一个整体负面形象出现的,鸨母并没有被单独区分出来。尽管商业因素影响到报纸媒体的表现形式,而决定媒体中的女性形象的是更深处的社会思想,可以将当时所有的思潮分成传统心态和启蒙思想两个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交际花类型的女性形象、心理变态的女性形象和男性知识份子形象构成张爱玲小说的三类典型形象。在对这三类人物形象的描绘中,张爱玲对人性作了非常“现代”的感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与西方文化的涌入给中国的人性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9.
一舟 《新经济》2006,(12):12-14
充斥于消费领域的“she时代”之鼓噪正迎来包括政治等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的集体呼应吗?对此,前不久首次发布的《2006胡润女富豪榜》似乎回答了上述的疑问——一个名为张茵的女性以270亿元的身家改写了中国富豪榜首富性别。对此消息,国内媒体给予了大肆报道,并由此气势磅礴地将中国女富豪混编为了一个群体,张扬地挂在了2006年最为人们关注的新闻纬幔上。  相似文献   

10.
在《东风·西风》中,赛珍珠运用双重视角,同时塑造出了两个“他者”形象。首先,她以叙述者的视角为西方受众塑造了“意识形态”的中国他者形象;其次,她在东方语境中为自己国家塑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他者形象。而这两个他者形象的参照系则是赛珍珠心目中虚幻而完美的美国。  相似文献   

11.
赵蜜 《开放时代》2010,(1):150-158
西美尔对女性风情话语解读的重要意义并不仅在于他首开先河,看到了两性交往中身体语言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透过这种观察。西美尔看到了人类物种的“终极性分裂”。  相似文献   

12.
蔡渝  焦若薇 《大陆桥视野》2022,(11):108-109+1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下,以“抗疫”“扶贫”等为题材的影视剧、电影大量涌现。以单元故事叙事的“时代报告剧”引领主流影视剧潮流。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所展示的“女性形象”完善着“女性力量”的内在含义,文中对《最美逆行者》女性叙事策略进行梳理,探索媒介市场建构女性形象的多元视角和转变女性叙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8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与会代表、著名经济学家史清琪女士提出了“女性经济”的概念。她指出,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从女性的视角来确定自己的消费群,这与中国女性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有关。有人说:钢筋水泥给城市以刚性的“面孔”,而女性让这张“面孔”变得灵动,女性是一个城市的标志。现代女性在经济、人格上的独立.让她们更加敢于创造,敢于消费,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因此,“女性经济”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兴盛,伴随而来的是主流妇女观念下世俗女性“新变”。《快嘴李翠莲记》以“多言善辩”的言语特征塑造了“打先生、骂媒人、触夫主、毁公婆”的世俗女性形象。作品创作主体设置了三层言语冲突表现人物形象的发展与丰满。其中,向“守妇言”与“从夫”的挑战均以李翠莲胜利而告终。而李翠莲与公婆的言语冲突,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律法的束缚,创作主体无法为其寻找解决良方,李翠莲这一形象以喜剧开端,最终以悲剧告终。  相似文献   

15.
可是有些年轻人在“喜刷刷”之后,由于过度消费,沦为“卡奴”。那么如何管理好信用卡,让它们成为轻松消费的好帮手呢?  相似文献   

16.
《经贸实践》2008,(12):42-43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杭州市委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经济方针提出了“2+8”扩大内需要求。商贸作为“2+8”中五大传统消费热点之一,如何在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保持经济稳定中发挥更好作用?杭州市贸易局提出了“立足城市消费市场一个主体,关注农民和农民工两大群体,落实促进消费八项抓手”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金文涛 《时代经贸》2012,(20):31-31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女性的形象只有在“五四”运动开始后,女性才真正作为一个“人”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们的文学,在反封建礼教的层面上更能体现出“五四”文学革命的成绩,也更能显现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体对“人造美女”这类消息的热衷报道炒作,“人造美女”已不再是一个新鲜词语,它业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赞扬、批评、同情、质疑“人造美女”的意见是众说纷纭,热闹非凡,透露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追求美,是社会的进步。但若过于追求外在的美,则不免受制于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走到失语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当下农村女性文化消费主要存在经济条件束缚、消费环境亟需改善、文化消费结构单一等问题。为了提升农村女性文化消费力,应以经济水平的提升为保障,解决农村女性文化消费的后顾之忧;以文化消费氛围的营造为重点,通过转变农村女性传统消费理念,强化文化市场管理,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借助媒体力量形成空间立体的文化氛围营造框架等措施,来形成重视农村女性文化消费的氛围;以农村女性特点为突破口,生产出符合农村女性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综述国家形象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把"共主体营销话语"演绎到国家营销上,提出了具有"消解两元对立、善待包容他者、和他者网络互嵌共生"意蕴的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并分析了该话语的思想渊源和方法论依据。同时,论述了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如何通过多媒体网络、"娱乐化基督教"、内隐学习和价值观内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被目标国家受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打开其"心扉",实现全球文化嵌入的路径、效应和认知机理。最后,阐释了本文对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渗透,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国家形象话语共生新格局的一般意义,以及有利于我国拓展国家心理边疆、整合国家形象和文化传播、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和西方国家形象话语"共在"的具体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