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具体来说,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到底该怎样看待?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30%之间。会展具有桥梁、窗口、展台、连带等功能,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展业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会展业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据有关资  相似文献   

2.
略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经济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会展业正在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珠海会展业的发展态势,通过与周边城市比较并运用SWOT方法进行了分析.文章提出以“国际化旅游会展都市”作为珠海会展业的远期定位,并说明了与珠三角城市错位发展会展业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是一种包含了更多随时代变迁而容易湮没的文化记忆,应该加以珍视。本文论证了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调查研究,本文认为都市并非是文化的“荒漠”,也遗存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的旅游城市相比,都市可以借助于自身有利的条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从而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意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达 《上海经济》2009,(10):60-62
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08年其增加值达958.5亿元,占全市GDP的7%。按规划,2010年将达到9.0%。从20世纪80年代末“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到90年代“都市旅游”的发展定位,再到21世纪初的“都市旅游深化”,政府部门对上海旅游产业不断认识、调整、深化和拓展。在“都市旅游”的定位决策出台及其实践整整十年后,新的目标、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旅游供给观促使上海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1,(8):F0004-F0004
九龙湖镇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北郊,被誉为宁波“后花园”,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都市休闲农业地位凸显,城市化步伐加快,宜居、宜游、充满经济活力的现代化旅游新城区格局正在逐步展现。今年,九龙湖镇将抢抓宁波中心城空间结构重构期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树立标杆,谋求跨越,大踏步向宁波中心城重要组团迈进。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上,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市场的风向标”。中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重要阶段,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越来越被各地方政府所重视,客观上也要求通过举办大型国际展会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本文主要从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着手,探索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杭州的城市特点并定位杭州的会展业。  相似文献   

8.
打造世界级城市的"名片"--上海建成国际会展中心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是世界上一个诱人的巨大的产业,是世界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球权威的国际会议组织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参加国超过4个、参会外宾超过名的国际会议达40万个以上,全世界每年由会展旅游而获益达到2800亿美元。在德国、香港等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会展业对当地经济带动高达1:9,而在上海,会展和旅游的结合却处于低层次阶段。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包括会议、展览和会展旅游在内的会展业,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所创造的价值,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达8%。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的统计,其年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高达1:10。目前,国际会展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集团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会展业连同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一起,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  相似文献   

10.
樊英 《特区经济》2009,240(1):29-31
旅游业和会展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它们与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21世纪"三大无烟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州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又是中国会展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对推动广州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广州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可望成为21世纪广州经济腾飞的双翼。  相似文献   

11.
王玲 《世界经济情况》2010,(6):52-56,23
从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公共产品正在成为各国都市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都市旅游产品集中体现出公共产品的特性,但在公共属性的表现程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论文着眼于上海成为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对不同类型的都市旅游公共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旅游产品的排他性为基准,探讨了都市旅游产品公共属性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并提出现代都市旅游发展所赋予旅游产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等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都市旅游业、会展业逐渐变得炙手可热时,浦东新区日前宣布将对这两个行业加强包装宣传,并打出"未来"战术牌。在日前召开的浦东新区旅游会展信息通报会上,主管旅游、会展业的新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永强向与会媒体介绍:今年浦东将隆重推出 "明日之旅、缤纷浦东"主题旅游宣传形象,而会展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3.
白然  田敏娜 《中国经贸》2014,(13):60-61
随着河北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承德会展业将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同其它会展业发达城市相比,承德市会展业的水平和层次都比较低,本文从分析承德市会展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发展承德市会展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展业:政府职能的失范和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职能在会展业发展中的失范 (一)政府定展盲目化 据估计,目前全国大中小各类城市中提出要把本市办成“国际会展都市”、“国际会展中心”、“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中国会展名城”、“中国区域会展中心”的已经超过30个城市,而且其中大多数城市都已把这一目标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或本地的发展规划之中,有许多城市为此专门组建了政府会展管理或协调机构。与此同时,新建或扩建的会展中心如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15.
唐纲 《重庆与世界》2016,(13):58-61
美丽的山水都市是重庆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九龙坡区打造的“都市休闲谷”旅游则是重庆都市游的一张靓丽王牌。九龙坡地处重庆主城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两山巍峨,一水相依,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九龙坡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区、重庆市经济大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九龙坡打造的“都市休闲谷”旅游大品牌由“九龙·创谷、九龙·乐谷、九龙·温泉谷、九龙·生态谷、九龙·故事谷”等“五谷丰登·十泉十美”品牌体系构筑。  相似文献   

16.
李虹 《中国经贸》2008,(21):72-73
早在清朝就举办过大型“劝业会”的南京,会展经济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在中国会展业发展的10年中.南京以成功举办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和第10届全运会为标志.会展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0年来.南京会展业逐步成长壮大、开拓创新、培育市场、打造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明显,为中国会展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魏啸亮 《首都经济》2006,(11):62-63
山峻、树绿、水清、天蓝,有着“首都后花园”美称的昌平,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3.2亿元,二、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7.3:50.4,基本符合现阶段的发展要求,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七个重点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旅游会展业.现代流通服务业.现代农业以及房地产与建筑业等“五个经济板块”发展壮大,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这次的东北之行.本刊记来到了被誉为“东方小巴黎”的中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化中心——哈尔滨。再次走进这座城市.感到惊叹的不是中央大街古朴的街道和建筑,而是哈尔滨开发区发展的速度.二次创业以来,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这里已经是一片绿荫环抱着的现代化都市的一角。  相似文献   

19.
蔡晓  钟加勇 《中国经贸》2010,(18):51-52
本文针对阿坝州旅游业在遭遇“5.12”汶川大地震破坏后恢复振兴时期,旅游人才方面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许多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旅游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对策,以期阿坝州文化与旅游又快又好的发展,把阿坝州建设成为四川国际旅游通道、实现旅游富州、文化强州的目标,促进阿坝州旅游的“第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20.
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球范围内,会展业成为市场投资的热点.产业影响力日益提升。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之中.并未对会展业开放做出承诺,国家审批限制依然存在,但是德国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英国励展等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多以办事处形式存在,与国内公司合作办展。2004年初,商务部发布了《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首次允许“外国投资者可以以外商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主办、承办各类经济技术展览会和会议”。也就是说.以前只能在中国境内寻求合作伙伴的外资展览公司获得了在中国境内独立的办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