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平度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承担着全国土地经营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逐步推广,即:将土地以"两田制"的形式承包到户.从2000年开始,全市停止"两田制"承包形式,从2003年开始纠正"两田制",将全部将士地均分到户,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2.
蔡亚林 《经济月刊》2008,(2):135-135
近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2008年我国将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落实经营主体”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兴起的“两田制”,在不影响现行土地政策稳定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均田承包引起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但是“两田制”是各地农民群众对完善土地制度的自我尝试;实践先行,理论滞后。尤其是在何谓“两田制”的概念界定上,带有明显的地城性和时限性,往往拘于一时一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双田制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向规模经营过渡的有效途径。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改革的中心必须着眼于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需要稳定的是家庭经营这种主体形式,而不是维持自给、半自给性的小生产格局。所谓完善就是彻底扫除土地承包中的平均主义,使土地逐步集中于种田能手。从这个意义上讲,双田制既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重要措施,又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入口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期内,由于广大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了解不够,很少出现土地纠纷上访的问题,即使有一些纠纷,经村委会或乡(镇)协调,也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从1998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至今,国家对农村的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了“税费改革”和“一免两补”等惠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农业经济效益前景看好的形势下,农民更加珍惜和重视土地,把土地视为命根子。因此,在土地的得失上,寸土必争,分毫不让,各种土地纠纷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完善“两田制”推行成方承包“商品田”──南宫市搞活土地使用权的探讨贾洪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发端,对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转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完善和提高。如何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7.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法律完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抵押是否应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之一,目前争议较大。现实中存在立法上禁止抵押、理论上争议较大、实践中抵押较少、实现上风险较大等困境。该文认为:从标的的可抵押性,土地功能转换的客观需要,融资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并应从抵押权的设定、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的消灭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7年《物权法》的颁行,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为了将《物权法》、《土地承包法》等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规定从“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中的法律”,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户经营”内涵的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理论界农户经营概念理解偏差,从农户的概念解析开始,认为农户经营与小生产、小农经济、小规模生产、个体经济等都不能直接等同,也不仅仅包括土地承包。我国的农户经营,就是在坚持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以农户家庭承包经济和自营经济为主要内容,在不确定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家庭效益最大化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10.
白墨 《经济改革》2009,(1):26-29
对9亿中国农民来说,眼下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个词语,就是“土地流转”。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农村因为土地经营权问题出现的一些普遍现象,对《土地承包法》中“耕地承包经营权三十年不变”这一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和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好兵团农牧团场与职工之间土地承包中的权属纠纷,应该着重适用兵团党委制定的“1+3”文件。同时参照《物权法》,兵团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解决在法律适用上也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有很大区别,处理兵团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要依据民法通则和合同的有关规定,参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适用兵团党委“1+3”文件。  相似文献   

13.
新型土地租佃制度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定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党国英等同志积极呼吁的“把农民土地使用权当作财产权来保护”的目的似乎就要达到了,这部法律确实如他们所愿地把农民土地使用权或土地承包经营权(现行法律同时使用的两种“术语”)界定为物权。但这种“物权”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我们希望正在酝酿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能给予明示,抛却“集体所有”那已嚼得乏味的糖渣,“大胆”宣布土地国有,给农民一个真正的物权——永佃权!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含义及法律特征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定义为,根据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让渡给他人的行为。1.流转主体的特定性。流转主体的特定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流转主体的特定性;二是受让主体的特定性《。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即流转的主体只能是承包方。另一方面,受让主体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指出:“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法制化要求,解决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实施20多年后面临的新问题,从根本上实现“三农”问题的解决,保障农民权益,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文章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手,分析了土地承包立法面临的若干问题,提出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性质,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立法原则,赋予农民真正有保障的土地权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论述,为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是顺利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想武器。本文仅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浅析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秀卿周云  赵琳琳 《时代经贸》2008,6(2):F0003-F0003
由于国家1983年出台的土地承包政策与1998年出台的新一轮土地承包政策不连贯,导致一部分农民可能一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前些年土地收益不好,还要交各种税费,致使一部分人弃地进城打工,2004年以后,由于国家出台了“两免三补”政策,受土地补贴效益的驱使,这部分人又重新回来要地;户口迁移、婚嫁等原因也引发土地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目前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也加剧了农民同村干部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农村土地问题是农村社会矛盾冲突的总根源。因此,解决土地承包纠纷,是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模式的功能在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促进其流转。我国应采用统一的登记生效模式替代现有零散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规则,既是在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价值尺度内实现上述功能的途径,又是用产权理论与合作博弈原理推导出的必然结论,更是在我国特殊语境中合理解决农地保护与利用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继过去20多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后,土地制度的又一次创新,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举措。在目前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形式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