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遗产管理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都存在严重问题.进行文化遗产管理制度改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路径.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借鉴西方相关经验;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建立文化遗产管理的非营利制度为取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引入战略管理理念的必要性,由此给出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梁薇 《生产力研究》2007,(7):63-64,142
政府与市场都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的重要力量。当前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对物质文化遗产这种特殊的公共资源,究竟应该是由政府利用强制权力进行经营和管理,还是应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经营。文章首先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接着分别论述了市场与政府在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市场与政府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关键是根据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属性,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特点选择适当的管理模式。最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引入战略管理理念的必要性,由此给出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我国改革开放已历时20多年,目前,正面临重要的也是更为困难的一部分改革--社会共有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其重要性源于这一类资源的脆弱性、稀缺性和非人工再造性;其困难性源于长期以来,尽管我国一度实行的是政府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但是对公共资源,特别是自然文化遗产①资源的管理,却一直没有进行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洛阳市55年来城市发展与文物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对著名的"洛阳模式"提出了新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理论体系,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三阶段论和滞后与补偿理论;指出今后2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加速阶段,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同时针对中国目前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严峻局面,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理论的三阶段论、滞后论和补偿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经费是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实现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而安排的专项资金,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管好用好这项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应通过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预算管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使用及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等举措加强对这一专项经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引导、促进、规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旅游产业,应由国务院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条例》,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属性,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本真性、整体性、活态性、就地性原则。管理体制方面,主张由旅游主管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共同组成联席会议,协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保护制度方面,应依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设计具体可行的保护制度;经营模式方面,建议采行特许经营模式;行政指导方面,应对相关行政指导作系统的立法安排,涵盖行政指导主体、行政指导方面,应对相关行政指导作系统的立法安排,涵盖行政指导主体、行政指导方式、行政指导程序、行政指导的保障措施、行政指导的法律责任等事项。  相似文献   

9.
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法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传统的农业遗产,是指历史传承至今的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景观与农业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复合性、活态性的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具有战略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农民民生相关。建议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立法,规范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管理,重视社区参与,保障农民民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务管理改革和发展问题一直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城市水务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政府力量供给城市水务会导致效率低下和供给严重不足;仅依靠市场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且简单的市场化本身就存在问题。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的城市水务管理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其次详细论述了中国城市水务管理改革的目标,最后提出了中国城市水务管理事业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是我国企业发展史上一项创新工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积极稳妥地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革是搞好搞活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过程和基础。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质量和获得成功,无论从理论认识还是实际操作上都必须解决好下列三个重大问题:一是企业公司化改革规范化问题;二是企业技术进步问题;三是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规范化问题是企业公司化改革成功的基础,技术进步和管理问题是企业腾飞的两只翅膀,三者密切相联,忽视哪一个都直接影响改革质量和进程。一、…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是提高非物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主体。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曲艺、传统舞蹈是重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主要类型;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是市级项目的主要类型。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上呈南多北少、总体分散和"中心—外围—两翼"递减的分布格局。③基于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中心外围区、两翼地区"基础+发展+提高"不同组合;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结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社区参与旅游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调查,以保护为视角,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保护的视角探索了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其一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最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其二是股改流程可能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其三是企业控制权的转移问题;其四是国有资产管理者转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立珍 《生产力研究》2007,(12):67-68,99
河南率先在全国举办文化遗产日,460.3万人争享"免费文化盛宴"引发的连锁效应,启发了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对现行门票制度的改革探索,而且还引发了国家制定文化遗产日等其它诸多效应。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工业管理的改革是工业体制改革的关键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是工业体制的两大环节,决定的环节是工业管理。因此,工业体制的改革要从工业管理上改起。只有工业管理改顺了,企业管理的改革才有方向,才有基础,才有保证。我国工业体制三十多年来进行过多次改革,大都在权力的上收和下放上转,只注意了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忽视了解决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重抓了企业管理的改革,解决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问题,这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是我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且存在状态各异,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在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国际法的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和历史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人权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条件,只有满足国际人权法要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环境法基础。行政保护模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保存来讲不可或缺,但是仅给予行政保护并不能最大化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采取行政保护与法律保护相结合的综合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是延续城市记忆的文化空间。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视角审视文化遗产的空间开发、设计和改造过程,探寻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开发模式,有助于缓解文化遗产管理和文化遗产开发之间的矛盾。该文以南京民国文化遗产为例,从文化空间生产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基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空间生产、基于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生产和基于创意设计的文化空间生产,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动态耦合开发模式、双边市场推动模式和J型成长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雅忱 《经济地理》2020,40(2):227-232
在梳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别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路径和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①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达到118和258项,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常德市、吉首市和邵阳市等。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传承和保护困难,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和非遗开发主体矛盾等发展问题。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非遗旅游发展布局,活化非遗项目,丰富旅游开发模式和打造非遗品牌项目等保护和开发路径;开展非遗主体旅游规划,挖掘非遗潜在价值,分类开发有序推进和注重产权保护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