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柔性化雇佣关系是缓解人才供求矛盾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人才流动.本文通过分析柔性化雇佣关系下人才流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几点研究对策,以便柔性化的人才流动发挥它的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2.
刘桂兰 《经济论坛》2007,(12):92-93
在现代组织中,员工会根据自己对职业前景的判断,不断寻找更适合自身发挥的空间,这使得人才流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虽然员工在任职时会与组织签订合同,但只表示员工在获得相应报酬的条件下,愿意在组织中从事相关工作,只是证明雇佣关系的书面契约.  相似文献   

3.
雇佣关系的交换关系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凯 《生产力研究》2011,(12):31-32,100
雇佣关系的实质是交换关系,归根到底是雇佣双方利益的反映和交换。因此,雇佣关系可以从交换平衡的视角寻求治理机制和路径,关键在于找到雇佣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标准,基于雇佣关系交换平衡的微观框架,雇佣关系治理的核心在于雇佣双方利益目标维度的内在统一,以及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维度。  相似文献   

4.
卿涛  郭志刚 《财经科学》2005,(6):125-130
薪酬是雇佣双方进行交换的价值尺度。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薪酬代表了雇佣双方基于雇佣合同的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可以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解释,薪酬交换关系的解释对企业建立薪酬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建录 《经济论坛》2011,(12):221-224,165
文章认为作为与劳动关系并列的劳务关系,既包括自由劳务之劳务关系,也包括非自由劳务之雇佣关系,而雇佣关系在西方与劳动关系属同一内涵,在我国属于劳务关系。帮工关系是无偿劳动之社会关系,非法用工关系一般属事实劳动关系,由出资人对劳动者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管理者认清现代职场雇佣关系的新形势,本文从雇佣关系的内涵入手,对现代雇佣关系和传统雇佣关系的区别做出界定,提出现代雇佣关系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现代雇佣关系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现代雇佣关系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小兵 《经济导刊》2009,(12):96-96
企业多元雇佣模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技术的快速变革带来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以及组织结构不断的扁平化,这些都使得传统以内部化为主导的人力资源雇佣模式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原有的长期雇佣关系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动摇,而逐步被多元化的雇佣模式和弹性化的雇佣制度所取代。许多企业在原有的雇佣制度基础上引入其他雇佣方式,如临时性雇佣、业务外包、合同型雇佣等多样化的雇佣模式。  相似文献   

8.
广义的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关系,狭义上的雇佣关系不包括劳动关系。从现行立法现状看,我国民法和劳动法分属于不同部门法,雇佣关系归民法调整,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但在适用法律方面,我国的民法和劳动法构成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法院在审理雇主责任案件时,只能适用我国民法规定,而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则应首先考虑劳动法。  相似文献   

9.
雇佣关系是企业所有者和劳动者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合约模式,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面对组织变革,传统的长期雇佣在降低成本、技术进步、战略调整等因素作用下逐步解体。对传统雇佣关系的否定并意味着对长期雇佣的否定,构建好新型雇佣关系对企业和员工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就业能力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刚 《经济管理》2007,(19):60-64
随着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组织中的雇佣理念和雇佣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终身雇佣、家长式关怀和员工忠诚等因素正在淡出社会的主流雇佣观,自我雇佣、临时雇佣和人事外包等非正规雇佣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职业生涯的内涵和观念进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分析了无边界组织发展引发的雇佣关系和职业契约的转变,认为就业能力是无边界职业生涯转变与平衡的基础,也是新型雇佣关系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11.
雇佣关系研究:演进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雇佣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类型.本文梳理了雇佣关系研究的兴起、发展与学科界定上的不同观点,勾勒了PM与IEL两学派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后罗列了雇佣关系研究的两个理论模型的主要内容.雇佣关系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学界开展中国当代雇佣关系研究,解决我国已显性化的劳资冲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劳动关系的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体现了劳资双方不同的价值追求,实现二者的均衡是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效率是雇主方的目标,期望获得柔性化的劳动关系以应对竞争压力,要求雇员具有多样化、专业化的就业能力;雇员更看重公平标准,希望在动荡的环境中得到高质量的就业保障,拥有体面的工作机会。冲突源起于劳资双方对各自利益的过度保护,而相互依存的关系导致劳资合作是必然的趋势,因而效率与公平是劳动关系中不断变换却永不消失的主题。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就是推动就业能力和体面工作实现内在一致性,雇佣双方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建构一种新型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城镇劳动力市场雇佣关系的演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跨度为二十年(1988年到2007年)的微观家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地区雇佣关系在经济转型时期从单一固定工向多元灵活雇佣关系转变的过程。将我国城镇地区的雇佣关系分成四种类型,探讨了雇佣关系构成从1988年到2007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从1988年开始,我国的雇佣关系构成中灵活雇佣比重开始逐步上升,到2002年,短期雇佣、无合同雇佣等灵活雇佣形式的比重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进入2007年,稳定雇佣关系的比重略有回升。扩展的Oaxaca-Blinder分解所得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2年,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主要受到转型过程中制度变迁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进入2007年,稳定的雇佣关系比重略有回升,放松管制和市场深化的效应逐渐释放殆尽,特征变量对提高雇佣稳定性的作用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4.
杨一琼 《生产力研究》2011,(12):245-247
在经济转型期,员工的高度流动性使得企业雇佣关系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管理研究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文章以企业文化为视角,剖析了雇佣关系的变迁原因,并从分析企业文化的功能着手,探讨和谐雇佣关系的构建路径。作者认为研究企业如何建立与转型经济特征和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雇佣关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应该是企业目前应对全球化竞争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雇佣关系模式不是既定的外生变量。本文认为,企业雇佣关系模式的选择与形成并不脱离于企业自身,它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密切相关,是基于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与能力而选择的结果。基于我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425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配对样本数据,本文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能力是企业选择雇佣关系模式的重要前因变量,即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越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力越强,企业越会选择组织导向型(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模式;反之,企业则会选择工作导向型(准现货契约型)雇佣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员工感受到的雇佣关系随着时间动态发展,本研究追踪员工入职前后所期望的雇佣关系类型的转变,并检验员工个体因素以及在组织中的工作经历对雇佣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员工在入职前更容易期待短期的雇佣关系;相对于女性员工,男性员工更可能因为组织给予的工作奖赏和组织支持而向长期型雇佣关系转变;在入职两年后,男性员工更愿意与组织建立长期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栗志坤、曹洪军教授等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非典型雇佣(即"隐蔽雇佣")关系作了阐释,但其观点既与中国主流经济理论相悖,也缺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基础。隐蔽雇佣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体制下资本垄断在劳动关系上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资关系的健康发展要把隐蔽雇佣关系置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人才雇佣柔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分为核心人员与外围人员两种类型,他们与企业存在不同的雇佣关系,可以用数量柔性与功能柔性来衡量。实证结果表明,人才雇佣柔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存在3种关系:减弱关系、不完全连接关系和紧密关系。其中,内部柔性(包括功能柔性与数量柔性)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在外部柔性的3个因素中,短期雇佣与创新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临时服务中介雇佣与创新关系不显著,咨询公司雇佣与创新存在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的雇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先国  高怿 《财经研究》2007,33(3):113-122
现阶段,围绕经济利益分配产生的民营企业劳资纠纷日渐增多,这使得规范分析民营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必要。基于契约框架,文章阐述了雇佣剩余的由来和剩余分割的必要性,剖析了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雇用效率①之间的逻辑关系、影响机理及均衡的实现机制,最终指出:雇佣剩余是雇佣关系存续的基础;分割剩余不仅是维系雇佣关系的内在要求,而且更有助于促进企业雇用效率的提高,这对企业的现时绩效和长远发展都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震 《生产力研究》2012,(5):223-225
文章旨在分析准交易型雇佣关系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通过企业基于能力战略的差异及不同企业针对性发展的优势能力不同,雇佣关系的选择和价值也会不同,本研究认为准交易型雇佣关系在中国特定情境下有其存在的价值。结论对现今理论上最优的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在现实中却被极少采纳的问题做出解释,对雇佣关系在中国情境下的运用做出理论和现实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