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运用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考察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选取沪深两市2010年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水平、薪酬差距及企业规模与公司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高管持股比例和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发现房地产类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激励措施的实施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应当注重长期与短期薪酬激励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甘肃省上市公司2008—2010年间公布的年报数据资料,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考察甘肃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绩效以及公司的成长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高管薪酬的高低受公司规模大小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运用2008年河南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关系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负相关,高管薪酬与企业规模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2010年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股东收益和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公司业绩和国有股比例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2014年度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之中,从而达到从企业发展的动态视角进行研究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确实存在差异:当企业处于成长期和衰退期时,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影响不显著;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本项研究一方面可以有助于企业规划、制定和实施有效地高管薪酬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股票市场中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高层管理人员薪酬粘性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存在粘性,即在公司绩效上升时高管薪酬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公司绩效下降时的减少幅度。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股权安排、负债比例等一系列特征对高管薪酬粘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本文研究不仅揭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变动特征,同时也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高管薪酬粘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运用2008年河南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高与管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高管持股比例弱正相关,与高管薪酬差距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批露的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规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薪酬与国有股比例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公司业绩、公司市场值、公司地区、高管年龄和高管学历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5年以前在沪深两市上市的58家信息技术企业为样本,观测区间为2005—2007年,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人力资本结构与高管薪酬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人员硕士以上学历比例、高管人员持股人数所占高层比例指标均与高管薪酬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人员中专科生及其以下学历比例对薪酬影响不显著。董事长年龄与高管薪酬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团队长期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长期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区间效应。该结果支持薪酬激励的锦标赛理论而不是行为理论,即大的长期薪酬差距有助于提升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1.
以2009年披露创新投入的我国235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结构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变量。具体表现为:高管薪酬水平和高管薪酬差距与技术创新投入正相关;具有技术背景的高管持股比例与创新投入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谷芳杰 《时代经贸》2011,(22):247-247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高管人员的薪酬差距也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而高管持股则与企业业绩负相关,这为上市公司制定和完善高管薪酬制度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露霞  王路 《生产力研究》2023,(12):129-134
薪酬差距导致的社会比较效应会影响到个体的决策行为。文章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不同高管团队特征在这一影响效应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小,其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协同作用越强;(3)高管团队性别分布、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平均社会经验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这些高管特征能够强化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其中,该强化效果在高管团队性别分布方面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互联网企业有效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因高管薪酬的敏感性和业绩考核的复杂性,现有文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滨海市国有企业高管考核实践出发,收集了2004~2013年滨海市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相关性发现:(1)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利润总额强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企业规模及营业收入也有一定的关联;(2)市场竞争越充分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的关系越紧密,越能体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3)国有房地产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的关系和全国同行业相比,具有更强的正相关性;(4)业绩决定薪酬在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对2006—2011年六年内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绩效、企业规模和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有关,具体的影响关系是: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和公司规模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存在负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2007—2009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全面考察公司业绩、公允价值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存在不对称的特征,业绩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业绩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同时,我们发现,公允价值收益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公允价值损失对高管薪酬无显著影响,样本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收益非理性激励而对公允价值损失惩罚乏力的"重奖轻罚"的不对称性现象,此外,研究还发现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高管比其他公司的高管薪酬相对要高,这些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契约是不完全的,薪酬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年和2008年我国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高管人力资本与其薪酬的关系。研究发现,体现高管人力资本的学历、工龄、任期与管理能力等变量在总体上和高管薪酬显著相关,但高管的管理能力则与其薪酬负相关;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企业高管的人力资本与其薪酬不相关,而在非国有企业则相关;从时间上看,2007年和2008年金融国有企业高管的人力资本与其薪酬均不相关。研究结果为正确评价我国金融类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体系的合理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提供了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8.
高管权力与企业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从薪酬变动的非对称性,即薪酬尺蠖效应的角度研究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拉大的原因。研究发现,业绩上升时,公司高管获得了相比普通员工更大的薪酬增幅,而在业绩下滑时高管的薪酬增幅并没有显著低于普通员工;业绩上升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显著大于普通员工,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粘性特征,普通员工薪酬并不存在粘性特征,而且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相比业绩上升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减少幅度显著超过普通员工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减少幅度,这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薪酬存在较为严重的尺蠖效应。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政府薪酬管制是否会影响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效率,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严谨的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国企薪酬管制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薪酬管制,并且薪酬管制效果与政府干预能力显著正相关;就薪酬管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薪酬管制只存在于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的国企中,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绝对值越大,薪酬管制程度就越高;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后,受管制的国企高管货币薪酬与职务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负向非正常相对薪酬对国企绩效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上述发现表明,政府薪酬管制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旨在维护分配公平的规制目标,同时还造成国企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关系专用性投资角度研究高管薪酬的有效性,认为如果考虑公司的关系专用性投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低的现象将得以解释。文章实证检验了两个假设:(1)关系专用性投资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的业绩敏感性;(2)这种效应在信任水平低的地区更加明显。进一步控制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文章丰富了以关系契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环境下的公司治理与薪酬契约的相关成果,也为上市公司设计有效的薪酬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