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不断攀升,玉米、小麦、大米价格争先恐后,轮番上涨。全球进入了高粮价时代已经不是争论的焦点,而似乎成为了事实。  相似文献   

2.
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7年爆发了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在此次危机中,我国粮价没有受到巨大冲击,因为我国有95%的粮食自给率做后盾,但随后的国际高粮价对我国粮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分析近年来我国粮价波动,除了受国际粮价影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率、政府政策、粮食库存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通货膨胀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等.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增长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对我国粮价有显著影响.最后给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粮价政策.  相似文献   

4.
2000-2011年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通过对其2000年到2011年的国际、国内价格变动特点比较,挖掘出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石油价格的变动等.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差价较大.最后根据国际、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原因的比较分析,得出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球速览     
《经济》2010,(9)
熊熊大火烧高国际粮价8月5日俄禁止粮食出口的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引发动荡。当日,全球粮食价格暴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5日以每蒲式耳7.8575美元的涨停价报收,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在欧洲市场,小麦期价也上涨11%,超过每吨230欧元。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小麦库存约为1.87亿吨,而全球小麦年交易量在1.3亿吨左右,因此小麦市场近期涨幅已与全球供需基本面严重脱节,价格大涨难以持续。  相似文献   

6.
世界粮价波动带有明显的周期性质,从短期看,国际粮价维持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上,而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世界粮食供求格局对我国影响日趋明显,从中长期分析我国的粮食供求压力较大。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加快农业开放步伐,加强双边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等措施并制定正确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7.
为加深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国际影响的认识,从不同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进口对农产品出口国和农产品进口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产品出口国从中国农产品进口中不同程度地获益,中国农产品进口有助于农产品出口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但全球农产品出口总量也出现大幅增长,中国农产品进口并未减少可供世界其他地区进口的农产品总量;目前,中国大米、小麦、玉米进口量还不足以影响大米、小麦及玉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并未增加其他国家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成本.  相似文献   

8.
曾伟 《经济学家》2023,(3):109-119
我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市场和粮食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周期视角,分析了1964—2022年间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特征和驱动因素。自1960年代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大涨共发生6次,分别发生于1972—1974年、1977—1981年、1994—1996年、2006—2008年、2010—2012年、2020—2022年,每次持续时间最短20个月,最长超过44个月。全球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的根源和诱因表明,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地缘政治和地区冲突、贸易限制和供应链受阻、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食价格波动进而引发粮食危机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这六次价格大幅波动规律,供求失衡是国际粮价波动的客观基础,资本炒作和投机是国际粮价短期急剧波动的重要推力,原油价格通过成本效应和替代效应与粮价共振等成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共性特征。为防范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输入性、传导性风险,应立足国内着力夯实粮食供求基本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着力解决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加强粮食期现货市场监管预警打击资本炒作和恶意投机,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提高国际粮食供应链韧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3日,在东盟贸易部长会议上,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政府提出一项提议,联合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四个东盟国家,成立类似于OPEC(欧佩克)的OREC,即“大米输出国家组织”或称“大米欧佩克”,以在国际粮价不断上涨情势下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0.
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及内在机理:1961-2010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是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61-2010年的长时期数据分析表明:1961年以来国际粮价波动经历了6个周期,且呈现出从极其平稳到剧烈波动、再到相对平稳、最后到剧烈波动的变动轨迹。国际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已发生了结构性变化,1961-1999年供给、需求和库存对粮价波动的解释程度为89.50%,但2000-2010年金融和能源成为影响粮价波动的主要方面,其解释程度达到98.08%。2000年以来,国际粮食的消费品属性逐渐弱化,而投资品和能源品属性显著增强,以金融因素为主导、金融化和能源化相交织已成为当下影响国际粮价的核心因素,这种格局与美元发行缺乏实体经济吸纳和外部制衡机制紧密相关。从上述研究结论出发可引申出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来,随着世界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粮价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应对粮价危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与世界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在这场世界粮价危机中,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本文就世界粮价上涨的成因、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粮价在与国际粮价保持某种关联性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变动特征.而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化.本文将从近年来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的因素着手,逐一分析各因素对2009年我国粮价走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年国内粮价的整体走势做出综合预测.  相似文献   

13.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使用月度数据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是否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以及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本文证实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对相同产品国际价格的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的国际价格弹性介于0.20到0.36之间,小麦的国际价格弹性为0.05左右,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间高度的整合关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建立的。中国在未来为保持粮价稳定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合理地对农产品贸易进行管制,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因国际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变动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7年之后价格不断高涨,且波动较大。粮食价格波动主要是由季节性波动和随机性波动引起,其中随机因素影响更大。四类主要粮食品种的国际价格水平都与价格的波动幅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价格越高,波动越大。四类粮食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大米、玉米、小麦三者在价格波动幅度上显著正相关,大豆价格波动幅度则与大米、玉米、小麦三者的波动幅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当粮食价格较高时,应警惕粮价大幅波动;当某一类粮食价格大幅变动时,应警惕其他粮食的价格及整体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粮食价格与CPI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CPI数据和粮食批发价格指数对粮食价格和CPI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关系,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每上涨1%会使CPI上涨0.336%;从短期来看,粮价对CPI有滞后1期的影响,CPI对粮价有滞后3期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粮食价格的国际效应、供给效应、市场预期效应和政策效应,未来几个月我国粮价将有所上涨,但涨幅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3日,在东盟贸易部长会议上,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泰国政府提出一项提议,联合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四个东盟国家,成立类似于OPEC(欧佩克)的OREC,即"大米输出国家组织"或称"大米欧佩克",以在国际粮价不断上涨情势下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7.
赵坤 《发展研究》2011,(5):13-15
从本世纪初开始,粮食价格持续攀升,并于2008年中期达到顶峰。当时全球多个国家因粮食问题发生动荡,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暂时掩盖了粮食问题。由于全球需求下跌,粮食价格迅速回落,但不到两年粮价就再次攀升至高位。人口增长、膳食结构改善等因素引发的粮食需求增长并非国际粮价飙升的主要原因,而耕地减少、农业投入不足等供给因素和利用粮食发展生物能源等人为因素才是国际市场粮价飞涨的根本原因,同时自然灾害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加大了粮价波动。这种局面要求我们更加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成分分解的方法分析表明,国际上大豆、玉米、大米、小麦实际价格主要受季节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影响围绕趋势成分波动,随机成分是实际价格偏离趋势成分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量对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也有较大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应适当提高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影响和双向冲击。  相似文献   

19.
刘增玉 《经济论坛》1997,(10):12-12
农产品价格是高还是低□刘增玉改革开放后,我国价格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价格偏低的不合理状况已明显改变。目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农产品价格向国际市场价格靠拢,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接近国际市场价格。1995年4月,国内主要粮食批发市场的小麦...  相似文献   

20.
近来,随着世界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粮价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应对粮价危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与世界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在这场世界粮价危机中,我国不可能置身事外.本文就世界粮价上涨的成因、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