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我国汽车出口总体态势良好,汽车出口已连续两年呈高速增长。据中汽协会统计,2011年全国汽车整车企业出口汽车84.95万辆,同比增长50.03%,成为拉动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力量,汽车出口交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截止2011年底我国汽车商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20个。  相似文献   

2.
吕昊 《时代经贸》2007,5(3X):63-65
2007年2月,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值490.2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81.44亿美元,同比增长42.76%;进口总值208.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34%。与2005年相比,去年汽车整车出口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整车出口(含底盘)34.24万辆,同比增长98.13%;出口创汇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62%。此外,载货车和客车出口,也同样呈现旺盛增长势头,载货车出口15.55万辆,同比增长61.08%;客车出口2.72万辆,为2005年的1.2倍。轿车、载货车和客车三个品种共出口27.52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80%。我国汽车出口数量和出口创汇都超过进口数量和用汇。  相似文献   

3.
李锋 《时代经贸》2006,(1):44-47
依赖大量进口从而满足持续增长的用车需求.一直是中国汽车界的心头之痛。在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之后.中国汽车企业终于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出口首次超过进口。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出口榜上,吉利,奇瑞、长安,江淮,一汽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赫然入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亚国家成为我国汽车企业扩大出口贸易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汽车出口中亚国家的份额较小,车型也较少,尚未形成品牌优势。而中亚各国经济逐渐加速,市场需求空间不断上升,为我国汽车出口创造了契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在促进我国汽车出口过程中,可以从基础产品设计和研发制造、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出口联盟和规范竞争秩序、扩大融资来源等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西进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 1.使汽车出口企业的利润降低。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结算货币主要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汽车出口企业的账面收入直接减少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风 《经济论坛》2005,(18):41-43
1.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额达11547.9亿美元,出口5933.7亿美元,进口5614.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5.7%、35.4%和36.0%。其中,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尤其是出口。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497.3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总额的47.6%,出口额为3279.9亿美元,占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55%。另据2003年统计,我国总出口额51.9%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1102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7.
李德阳 《发展研究》2006,(12):26-27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05年农产品出口额达2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006年上半年农产品出口140.7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五位。这些业绩的取得,主要依托于我国近1.4万家农产品出口企业,然而,由于这些企业进入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时间短、经营规模小(1.4万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中年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367家,  相似文献   

8.
我劁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含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84%和2.45%,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比去年分别回落31.60和29.9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价格的上涨、汽车消费信贷利息的增加、部分城市限购和“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三项促进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的退出、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等对汽车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浙江汽车业异军突起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高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中国汽车最快最好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国内汽车的产量在5年内增长了3倍,中国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序从过去的第8位上升到前3位。2005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次历史性地从数量上超过进口。目前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合资合作企业已有800多家,累计资本约9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经济危机在席卷全球后,目前进入了后危机时代。由于现阶段各国的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加上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的迅速增长,中国汽车及零部件成了众矢之的。如何在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中,实现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和技术实力的提升,是国家、行业和企业三方要共同考虑的问题。文章总结了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在国际市场遭遇的各种壁垒形式,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影响,探讨了中国汽车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受到冲击。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国全年进出口额增速结束连续6年超20%的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17.8%。就出口来看,2008年1—3月出口3059亿美元,增长21.4%,与2007年同比增长30.5%相比,增幅已有回落;7月以来出口总值则全面回落,出口额同比增速在2008年底跌至一2.8%。在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中,纺织鞋帽,钢铁,机械,汽车,化肥,食品,仪器仪表,电子器件,煤炭,家具家电等行业所受影响大。作为我国大宗出口产品的纺织品,其受金融危机影响尤其大。本文分析金融危机暴露出的我国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纺织业出口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经济》2009,(7):60-60
国际金融危机对汽车业产生的强烈冲击,连带影响了此前一直高速增长的广东汽车出口。从黄埔海关获悉,今年1—5月,广东省共出口汽车(含整套散件,下同)12541辆,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50.2%;价值1.7亿美元,下降40.3%。其中,5月份由于受“劳动节”、“端午节”两个小长假的影响,当月累计出口同比下降58.1%,环比下降12.8%,结束了2月份以来单月环比连续上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井喷式"发展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2011年汽车产销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含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84%和2.45%,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比去年分别回落31.60和29.9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油价格的上涨、汽车消费信贷利息的增加、部分城市  相似文献   

14.
出口坏账是出口企业的噩梦,浙江众多外贸企业今年体会尤其深刻。 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统计,前5个月收到的报损案件金额高达3034万美元,同比增长80%;已支付赔款895万美元,同比增长525.6%。其中,理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25.6%,本地企业的海外坏账率增长约为268%。  相似文献   

15.
张芸 《发展研究》2005,(12):73-74
近几年,作为水产品居世界首位的水产大国,我国的水产品销售量呈逐年增长态势。2004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242.1万吨,对外贸易总额达到69.7亿美元,水产品出口占农产品出口总额29.3亿美元。我国水产食品深度加工也已开始起步,出口水产品主打品种除传统的速冻品、鱼类罐头、  相似文献   

16.
汽车产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离不开汽车产业。汽车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2002年,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25.12万辆,同比增长38.49%;销售汽车324.8万辆,同比增长36.65%。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64.18亿元,同比增长33.85%;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713.46亿元,同比增长34.01%;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认识与建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具有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出口加工和商品展示功能,联接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重要窗口和桥梁。2004年,全国保税区实现增加值985.34亿元,同比增长31.8%;完成工业总产值1773.32亿元,同比增长34。l%;进出口货物总额达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出口加工区这一新型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也正以倍增的实绩和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全国出口加工区已引进企业823家,投资总额达到1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刘军 《时代经贸》2009,(12):40-43
截至2009年11月底.北京市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出口突破40亿美元,达到45.73亿美元,同比增长66.56%,是去年全年的1.67倍。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与便利融资功能.对稳外需、促增长、保就业.以及提振北京市出口企业信心,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出口高增长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是2003年以来经济持续高增长主要的市场需求动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出口结束高增长;国内城镇承载能力的瓶颈,开始制约住房、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两个方面需求水平下降,必然使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减弱。城市承载能力不足,还使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房租、物流等成本提高,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减弱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和能力。汽车、住房市场降温不仅影响到汽车工业、房地产建筑业,而且影响到重化工原材料、装备制造、能源、交通运输等多个产业,导致国内市场需求增速全面下降。而劳动工资、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价格,污染排放收费标准持续提高,则增大了企业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的种类、出口区域、出口企业性质等方面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零部件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关键零部件大多由外资企业所控制,中国汽车整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协作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