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审计主体不仅是审计工作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审计风险的承担者,审计主体的确定取决于委托人的确定,合格的审计主体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注册会计师是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理想审计主体.  相似文献   

2.
审计收费作为一种价格体系,具有自己的收费模式,主要包括审计收费的主体和审计收费的形成方式两部分.根据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政府制定最低限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审计收费标准并向被审单位收费的组合依然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审计收费模式.但针对目前我国审计收费中存在的审计收费偏低、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现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CPA审计收费模式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环境审计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政府环境绩效指标的实现及企业污染减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但由于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独立性缺失,环境审计未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文章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从独立性对环境审计主体的要求出发,探讨环境审计监督主体的协调定位,使环境审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CPA审计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涛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91-91,94
随着CPA审计的快速发展,审计成本问题凸现。审计成本不仅是审计收费的基础,也影响着审计效率、审计质量。但对审计成本的认识目前来说还不够全面。试图重新界定审计成本的含义及其构成,分析了审计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如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程序等。为合理确定审计成本以及有效控制审计成本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3,(10)
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无论是审计目标、审计范围,还是审计方法、内容,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文章认为,环境审计研究首先要明确审计主体,有了主体才有发展的助推力;同时只有结合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审计主体,环境审计才能长久良性发展。从环境审计的专业性角度考虑环境审计的成本,从独立性角度考虑环境审计的收益,以这两个维度来研究环境审计三种主体(政府主体、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内部)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徐玲  孟祥霞 《经济论坛》2007,(1):138-140
审计创新可以是理论创新也可以是实务创新。审计实务创新的主体更多的是身处第一线的审计工作者。已有的审计环境研究虽然能对审计创新起到很大指导作用,但是对于广大审计工作者来说,通过研究分析一个庞杂的审计环境体系来寻找创新的突破点是非常困难的。本文认为,在诸多的审计环境因素中,审计的创新只对其中几个因素的变化十分敏感。确定这些敏感因素,将一系列的环境因素精简到几个因素,对审计的实务创新工作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晓辉  陈小英 《经济师》2005,(4):273-274
智力资本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个新的拓展 ,文章重点讨论了有关智力资本审计的目标、主体、客体、审计准则、审计标准和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魏书君 《经济论坛》2004,(10):135-135
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联网,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人机结合,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面对网络审计,原有的审计理论要素,如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主体、审计技术、审计风险以及审计准则等等,都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财务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审计范围国际化、审计领域扩大化、审计层次立体化、审计内容复杂化、审计主体多元化、审计行为规范化和审计技术科学化。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企业财务审计本身职能和作用的制约;二是受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展开分析,探讨了我国备环境审计主体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指出重点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环境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睿 《经济研究导刊》2011,(28):105-10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顺利进入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保障之一。作为系统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体制保障。从保护生态出发提出开展和强化区别于传统绩效审计概念的生态审计,探讨了生态审计的来源以及其在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独立审计不同主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审计主题不同,审计可区分为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文章就审计的十个基本问题,对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就审计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展望进行思考。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在审计动因、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依据、审计程序、审计取证模式、审计结论、审计职业判断等方面都各具特征。已经发展起来的审计学,主要是财务信息审计学,非财务信息审计学及行为审计学还处于幼稚阶段。  相似文献   

13.
审计调查是基本建设审计中运用的重要手段,但在审计调查实践中,却常常遇到各种阻力,这主要是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新情况导致的。对此,审计人员应有充分的认识.开展审计调查是《审计法》赋予审计人员的职责,要认清审计定位,转变工作态度,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规范程序,依法行政,这样才能使审计调查工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社会审计的主体应包括审计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二者不可割裂;社会审计的事业性质是暂时的,从长远和发展的观点看,社会审计的性质应是企业化的经济实体;社会审计的职能应包括基本职能和辅助职能两个方面。作者最后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的比较出发,对社会审计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官晓艳 《经济视角》2012,(5):130-131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按不同主体所划分的,其共同构成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之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融合二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恽碧琰  罗顺源 《经济师》2003,(3):198-199
重要性、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是审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重要性和审计风险都是影响审计人员判断证据充分性 (证据数量 )的因素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在审计实务中确定各种测试的性质和范围提供了依据。因此 ,明确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各风险要素和审计证据这些概念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 ,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审计动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计动因新探胥连碧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对审计产生和发展客观必然性的高度概括。人们对审计理解的角度不同,导致了探讨其动因时的差异。笔者试图突破审计学和审计个别(不同审计主体审计,不同行业审计,不同专题审计)的局限,追寻审计一般...  相似文献   

18.
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挥重要保障作用。文章基于国家审计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和腐败治理方面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发挥,构建以审计全覆盖和审计主体协同监督为逻辑起点的国家审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模型,利用浙江等5个省份546位审计相关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国家审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审计全覆盖和审计主体协同监督均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正向影响,且审计主体协同监督的总效应最大,审计业务内容在审计主体协同监督与全面从严治党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家审计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初步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论审计理论及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友梅 《当代财经》2007,(2):107-110
本文认为审计理论结构包括审计前提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使命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方法理论和审计资料理论等六要素,以审计前提理论作为其逻辑起点.同时,分析了西方审计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就审计理论及结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内外、外外两个层次分析了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从审计的性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方式等十一个方面阐述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区别则表现在审计主体和审计权限等四个方面的不同.最后得出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都是我国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特征突出、自成体系、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