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重大灾害应急保障机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海啸、干旱、洪涝等自然因素以及战争、核污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一旦发生,都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保证受灾群众生活的基本稳定以及重建工作的尽快展开,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灾害应急保障机制.它由应急保障体系、应急保障范围、应急保障法规三部分组成,担负各种救灾抗灾物资、资金的筹集、储备和配给制能.对保障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减轻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加快灾后重建的步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构成了对社会正常运行和群众生活秩序的威胁,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为此.各级党政机关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快速响应、快速决策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纬新议     
纪陆 《经济管理》2005,(17):1-1
一、努力提高政府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各级政府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第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第三,强化法治,依靠科技。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尽快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协同应对,快速反应。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第五,加强基层,全民参与。要切实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4.
动向     
《经济改革》2010,(12):7-7
来自中国民政部救灾司的消息,近日中央下拨的41亿元人民币救灾资金,用于解决今冬明春受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在资金安排时,重点向青海、甘肃等省份倾斜,帮助玉树地震灾区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区等地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相似文献   

5.
对建立可行的农村低保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能及时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也是能否尽快建立与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其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建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与只是针对部分困难户、五保户以及受灾群众的传统救助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到了"兜底"的作用。这一制度有了明确的保障线标准,避免了过去有钱多救助、无钱少救助的随意性,扩大了保障对象的覆盖面,提高了保障标准,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体现了对农民尊严的尊重和社会对于生活在贫困境况下人的责任。近年来,农村在实施"低保"制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林卫民 《城市建设》2010,(6):383-384
城市供电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力突发事件分级,电力应急管理的控制及实现,以及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以期为突发事件下的电力应急管理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供电应急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城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电力突发事件分级,电力应急管理的控制及实现,以及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以期为突发事件下的电力应急管理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经纬新议     
一、全面做好雨雪灾后重建工作。我国抗击罕见的冰雪灾害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下一阶段,抗灾工作将由应急抢险抗灾转入全面恢复重建。各地区、各部门思想丝毫不能麻痹,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努力把这场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要以电网恢复重建为重点,抓紧修复基础设施。全面展开受损高压网架的修复工作,3月底前完成修复、重建各受灾地区电网设备并恢复电网正常运行。交通、铁路等部门也要尽快修复受损设施。二要立即动员,组织好春耕生产。灾区要制定恢复捉业和林业生产规划,并迅速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全力保障恢复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及农资供应;对受灾较严重地区的农民购种和修复农业设施要给予适当补助。  相似文献   

10.
《广东经济》2010,(12):59-59
为积极推进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的总体目标是:流域与地方应急职责明确,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应急监测(调查)迅速,决策处置高效.但我国发性水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水资源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水资源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行动"多方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红十字会举办,邀请了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红十字总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四川省什邡市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还邀请了支援灾区重建的永泰源商贸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四川受灾群众代表和首都高校各红十字会代表参与.  相似文献   

13.
简◆讯     
《环境经济》2010,(1):12-15
李克强:把保障能源供应作为当前经济运行调节的重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加强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会议。他强调,要把保障能源供应作为当前经济运行调节的重点任务,维护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能源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加强对药品生产、价格申报、销售等方面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方便、及时、安全、有效,是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突发环境事件日益威胁着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经济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有效控制环境突发事件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对保障生产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明区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政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承担着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福利彩票发行、婚姻登记、收容遗送、收养登记、殡葬管理、老龄工作等20多项职责,直接担负着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实施社会管理,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政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实现民政事业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14,(3):62-64
正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还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2013年10月底一场自哈尔滨至三亚的全国性雾霾天的再度侵袭让重污染天气环境应急体系构建成为热议的话题。探索重污染天气环境应急体系构建路径,有助于在空气重污染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更加严格的应急措施,尽量减缓污染程度,细化防护方案,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农村低保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和政府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孤寡残幼等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的群众提供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制度性的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保障最核心的功能。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灾区城市百姓和农村百姓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冰雪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了解了城市百姓和农村百姓受灾的差异性以及灾害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冰雪灾害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体现在物价状况(14%以上),其次是出行、物资供应、通信、通讯方面(都达10%以上)。农村百姓和城市百姓受灾的差异性最突出体现在出行问题上,差值为4.2%,其次是停电、停水、煤气供应、通信、通讯问题,两者间的差距都达到1.5%以上。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防御冰雪灾害时应重点稳定物价、保障物资供应、保持道路和通讯畅通,根据城市和农村受灾的差异性,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