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俄罗斯能源政策逐渐调整,推行灵活主动务实的全方位能源外交。未来随着中俄两国能源政策的调整,双方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潜力巨大。两国应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立足长远、求同存异,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随着各自能源战略结构的演变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快速增加的能源消费使得对进口的依存度不断扩大,同时,俄罗斯也设定了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政策战略,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合作的深入,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彰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制约因素.通过模型实证分析,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是双赢的过程,对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正向促进影响,且与自身经济具有高度相关性.总体上,能源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能源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聚焦东亚能源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中俄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地区在能源外交、低碳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合作性竞争关系应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能源合作面临的新形势为背景,聚焦东亚能源战略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来自中俄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认为东北亚地区在能源外交、低碳经济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正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机遇期,合作性竞争关系应成为该地区地缘政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投资》2013,(35):52-52
2013年11月18-20日,莫斯科举行盛大的“2013国际能源大会”,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克维奇和5个部的部长及不少俄罗斯和世界油气巨头与会。在会上夏义善研究员作为嘉宾作了题为“中俄能源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的演讲,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现将演讲的核心部分摘录如下,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能源不仅是俄罗斯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重建俄罗斯大国形象的有力武器.21世纪初俄罗斯对其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这将会引起东北亚国家相应的能源合作战略的改变.对中国来说,既要积极参与远东地区的能源合作,也要建设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欧亚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增进,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成立的条件正趋于成熟,其区域性公共产品特性已基本显现。作为未来能源俱乐部的主要行为体,中国与俄罗斯两国既有推动能源俱乐部这一区域性公共产品向前发展的实力,更有发挥领导力的意愿,且中俄在能源俱乐部中的合作意愿正在增强。本地区内其他行为体对能源俱乐部的积极态度也为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的成立与顺利运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中俄能源合作在曲折中走过了近十年,俄方反复多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和中国的能源合作具有超绝对优势,我们应以超绝对优势的视角来审视中俄能源合作,在对俄能源合作中,加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点评人】陈志强(上海商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纵观中俄两国在石油领域近20年的合作历程,总体向好,潜力巨大,问题复杂。中俄两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地缘政治关系,石油合作对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俄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市场研究中心主任的米特洛娃所言:俄中两国在能源领域有明显的互补性,使两国成为“天然”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俄罗斯而言,中国正日益成为和欧洲同样重要的能源合作伙伴和最有潜力的“东方市场”。在2009年2月,中俄双方签署了长期原油贸易、中俄石油管道建设运营以及贷款协议。  相似文献   

10.
在重塑大国地位的思想指导下,面对美国在中亚的步步紧逼,俄罗斯以强化能源外交、加强军事合作、尊重中亚各国的选择和维护中亚各国现政权的稳定为手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极大地扭转了在中亚地缘政治中的颓势,与中亚诸国的关系迅速回暖。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逐步得到加强与深化,影响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问题相继得以解决,相互关系出现了罕见的积极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大国中,俄罗斯无疑在中亚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中亚在俄罗斯外交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新时期中亚地区局势的变化、固有的传统政治经济优势以及区内新经济增量的存在都促使俄罗斯重新审视其在中亚的经济利益。中亚是俄罗斯的资源进口地、能源通道区、商品出口区、劳动移民来源地。俄罗斯在中亚的总目标是成立欧亚经济联盟。然而,中亚国家的离俄倾向、经济多元化、经济本土化的政策导向、区内外大国对中亚的积极经济合作以及中亚安全局势的走向使俄罗斯实现其在中亚的经济利益遇到一些阻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惯性论与中国改革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资产函数基础上推导的经济惯性理论,解释了不同规模、不同体制国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惯性较大,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战略,适应了中国国情。与俄罗斯采取的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中国改革的成本小,收益高。  相似文献   

13.
饭店能源管理是我国饭店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饭店能源管理的意义出发,简单介绍饭店能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提出科学管理饭店能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前人研究中国和中亚问题主要针对政治安全和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建设,而研究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则较少。该文首次从制度距离分析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文中利用1998-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在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所公布的IEE数据基础上,引入制度距离建立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制度距离对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距离对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反腐败和货币自由化制度距离对出口贸易产生负向作用,而投资自由度的制度距离对出口贸易产生正向作用。此外,本文还测算了中国对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贸易出口潜力指数,其值处于0.8~1.2之间,市场属于“潜力开拓型”。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能源供求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共同面临的问题.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能源供求缺口加大,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能源结构不合理,清洁能源发展阻力大;能源转化利用效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大等问题.应采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广开能源渠道,提高能源供应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取1992年—2009年的中国对俄出口贸易额和对俄进口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存量作为解释变量,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对中俄进出口贸易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俄出口和进口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短期来看,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俄出口和进口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