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谭恩美的四部小说为分析文本,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其作品的女性主义,认为谭恩美作为一名女性少数民族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处于双重边缘性境地。于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是“他者”;对以男权话语为主流的文坛而语,她亦是“他者”,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双重边缘性赋予了她的作品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她的女性主义意识孕育于不同寻常的家庭,长于美国求学阶段,开花结果于中国的文化大背景下,与西方女性主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她的主要作品,探析她的女性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刘芳 《理论观察》2007,(6):141-142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是苏联俄罗斯女诗人。一提起"安娜.阿赫玛托娃"这个名字不能不让人立刻想起冠在这个"最适合人的嘴巴和耳朵的名字"之前的修饰语:"俄罗斯诗歌的月亮"、"20世纪俄罗斯的萨福和莫扎特"、阿克梅派杰出的代表人物等等这样耀眼的光环。阿赫玛托娃以自身的天赋使自己同时代的人坚信她必将成为而且已经成为一代诗人。她用丰富而又细腻的笔触"为自己建立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她以自己独特的声音唱出了女性的内心情怀,揭开了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5.
亨利.詹姆斯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多采取女性的视角,以年轻富有的美国女性为主人公,探讨她们在欧洲世俗社会的境遇。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和应用,詹姆斯笔下的女性人物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其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深入分析,探究她们悲剧命运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谭恩美在小说《喜福会》中,通过对母女关系故事的叙述,探究了美国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和构建的主题,为美国华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拟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阈限空间"与"他者"的概念,对《喜福会》中华裔移民第二代的身份危机与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主义介入国际政治学领域始于对传统理论视角的转换与方法论的更新。由于主流国际政治理论长期忽视女性的存在 ,把女性排除在国际政治领域之外 ,导致该领域中长期听不到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者从方法论反思以往的政治理论 ,从女性的地位和生活经验出发 ,通过女性主义的经验论方法、立场论方法和后现代主义方法 ,揭示国际政治理论的父权制特征 ,重构女性主义的国际政治学。  相似文献   

8.
杨杨嬿琳 《魅力中国》2013,(26):120-121
日本文学泰斗菊池宽文学生涯漫长,剧本与小说是他创作的主要体裁,他创作精力非常旺盛,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著作,在他的作品中,女性题材很多.他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刻画。具备了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9.
刘萍 《新西部(上)》2010,(5):108-108,99
本文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作家汤亭亭、谭恩美等的代表作的研究,分析了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化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所面临的重重困惑与矛盾,终于在冲突与碰撞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出了自己应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英语专业教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所选的课文也逐渐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不仅有主流作家的作品,也出现了黑人文学、华裔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等少数裔作家的文章.少数裔作家有着与白人主流作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再加上他(她)们细致入微的观察,因此其提供的知识是丰富多维的.从美国非主流文化的角度来思考英语专业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全面地掌握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李月辉 《魅力中国》2010,(9X):189-190
蒋兆和是我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大师,他的伟大作品《流民图》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作的最富震撼力的艺术作品之一,是自近现代倡导写实主义绘画以来,在人物画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果。他以水墨作为自己的艺术语言,以"为人生而艺术"为信念,坚持"为民写真"的艺术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感觉感受生活,关怀人情,为人们留下了一幅幅真实耐人寻味的作品以及他崇高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业霞 《新西部(上)》2010,(3):120-120,12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在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基础上的进步.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批评的理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助于我们发现传统译论存在的不合理性,对翻译理论研究者有启迪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分张扬译者主体性而容易使其理论走向极端的弱点.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把"忠诚"原则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使译文更好地被接受.  相似文献   

13.
刘彦勇老师是一位创新能力很强的画家,这些色彩缤纷灿烂的作品打动人的不仅仅是她描述的特定对象,更重要的还有她的审美观念与独特的艺术语言.彩墨画作为一种绘画技法可以追随到隋唐以前,隋唐以后由于绘画审美思想的转移,色彩表现的兴趣逐渐减弱淡化,水墨逐渐成为绘画的主流,但色彩的表现仍不绝如缕,为现代彩墨画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条件.彩墨画表面上好像是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的变革,但实质上却是中国绘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刘彦勇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文脉.在绘画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她努力探索彩墨画技法,用这种视觉图式更好地反映当代人们生存的精神状态和艺术风貌.她较好地探索了中国画的材料与工具的运用,画面笔墨变化自如,意境非凡,形式感动人,突显了绝妙的艺术境界,给观者以丰富无尽的美感.画中强调形神参化,虚实相生的意境;构图新奇,以特写之景、豪放之势取胜,以自己的方式拓展了这个画种的创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郑巍 《理论观察》2013,(6):84-85
D·H·劳伦斯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诸多作品中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思想,这与西方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拟在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其作品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挖掘其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5.
趣闻     
美国女雕塑家巧手缝出奇特铅笔工艺品A female sculptor and her pencil artworks据报道,美国女雕塑家珍妮弗·梅斯特里10余年来用众多削尖的彩色铅笔创造了众多美轮美奂的艺术品。梅斯特里来自马萨诸塞州,从1999年就开始尝试创作以铅笔为材料的作品。虽然被称为雕塑家,但她的这些"笔雕"其实是她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制作过程十分耗时:她首先需要给每支铅笔打孔并将它们削尖,然后再用特殊针法缝制出造型各异的雕塑品。据悉,这种能将铅笔缝在一起的神奇针法叫做仙人掌针,能够有力地固定造型。据梅斯特里介绍,在她至今完成的作品中,有些小型作品一天即可完成,而某些大型"笔雕"则要花费她两个月的时间,用上1000多支铅笔。  相似文献   

16.
周小娉 《新西部(上)》2009,(7):121-121,119
尤金·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他后期的力作<长夜漫漫路迢迢>因其浓重的自传色彩和作品本身的魅力而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以剧本细读为基础,从奥尼尔著名的悲剧术语"无望中的希望"出发,简要分析此剧的情节、人物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谭恩美(Amy Tan)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将个人、家庭的经历放大阐释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历程,既看到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她在作品中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及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通过对母女两代人的误解、冲突到沟通和理解的描写,艺术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英里森以她卓越的文学成就将非裔女性的作品推向了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的前沿.语言作为莫里森作品的特色之一,给予我们无限的启示.莫里森通过作品清晰并深刻地表达了她对语言的态度,即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证据和动力,她也一直为了让黑人语言重获生机而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19.
在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生动地刻画了三种不同的黑人家庭及生存状态.该作品通过男人占主导地位的核心家庭的瓦解以及对纯女性家庭的尝试,证明前两种家庭各有其存在的问题,而追求两性平等、和谐并且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理想家庭才是女性主义运动最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桂贤 《特区经济》2008,(6):139-141
几乎所有的女性主义者都认识到,二元对立与男性中心的文化体系是束缚女性解放的最大绊石。但她们从强调男女平权、反对生物性母职,到欣赏双性同体的人格建构,甚至建议以女性中心替代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解放设想,都陷入了二元论的泥淖,而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野中,生态正义就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在生态权益方面的平等和公正,这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女性主义并不在探讨究竟是由女性还是由男性来主宰世界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主要声讨的是社会的非正义的统治秩序和支配结构、二元论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