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晟 《特区经济》2012,(6):293-295
当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生活空间不断走向社区化,社区成为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并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角度,依据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布局的基本原理,结合西方国家在新城市主义思潮下社区营业性场所规划的实践,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研究城市社区型营业性场所的空间布局规律。  相似文献   

2.
经济的全球化造就了职业人职业 场所选择的广阔空间。在并不 需要职业人跨越国界流动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一类的企业对于世界各国的大举进入,就让各类职业人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职业场所选择的全球化过程之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职业人对于如此开放了的职业场所选择,都将在“职业价值”最大化的理性支配下,积极地介入其中,以期实现人生职业最大、最佳的价值。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宏观动向,应当是职业人大量。  相似文献   

3.
工作场所排斥指的是员工在工作场所知觉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排挤、忽视和拒绝。本文基于文献回顾,首先分析了工作场所排斥的概念内涵,介绍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然后从被排斥者与排斥发生的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作场所排斥的影响因素,紧接着分析了工作场所排斥的影响结果,包括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探讨了工作场所排斥发生作用的中介和调节变量,最后指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理论,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调研,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分析蕴舍其中的场所精神,诠释建筑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5.
张新渝 《魅力中国》2011,(11):259-259
运用建筑现象学中的场所理论,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调研,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分析蕴含其中的场所精神,诠释建筑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6.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晶  徐珊珊 《新西部(上)》2013,(10):106-106,105
本文以延安市枣园步行商业街为例,介绍了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现状,阐述了重视单侧型步行商业街休憩场所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及方法。要保持休憩场所设置间距,确定休憩场所适度规模及等级控制,搞好休息空间的景观营造,重视步行空间设计和植物种植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工作场所代际差异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外有关工作场所代际差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在整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作场所代际差异整体模型,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代北京城市中,存在大量提供饮食、洗浴和理发等生活服务的营业场所。市政机构出于防疫需要开始积极干预这类场所的卫生状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干预其环境卫生。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其中,经营者也逐渐提高卫生意识,卫生管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政府通过管理监督,实现了对生活服务类营业场所的卫生改造,取得了空间控制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展会的核心功能是让参展商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和空间内与专业观众进行信息交流,本文基于场所依赖理论,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为案例,分析参展商与专业观众、组织方工作人员及展商之间的交流等活动对其展会评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14个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将展会服务归纳为"核心服务"、"基础服务"、"品牌与形象"、"核心利益"四个维度。对信息交流活动与参展商展会评价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参展商对展会的评价是在"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之间权衡;对展商信息交流活动与展商重复参展意愿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与其他展商间的交流"是影响展商重复参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文化馆音响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在室外扩声.我们所指的室外概念,既包括了空间完全开放的场所,也包括了空间半开放的场所.室外扩声工作的条件比室内艰苦,室外系统和声场设计的难度也不比室内扩声小,如果遇到一些特别棘手的复杂情况,没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是难以很好地解决的.  相似文献   

12.
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本文基于文献述评,阐述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概念,介绍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两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三个主要的情境诱发因素,总结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影响因素,指出了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的主要后果,最后指出了在我国开展工作场所员工非伦理行为研究的重点议题。  相似文献   

13.
工作场所越轨行为(Workplace Deviant Behavior)是雇员的一种自发行为,明显违背组织规范并对组织及其成员的利益产生了威胁。本文阐述了工作场所越轨行为概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者应该关注建设性工作场所越轨行为在组织中的正面影响;(2)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测量标准化应成为未来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刘成 《特区经济》2005,(11):331-332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地理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尤其是距离对人类的影响),但是任何具体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托一定的场所才能展开,而地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谢巍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8):123-126
对工作场所暴力的探究及预防是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早,近年来也获得了广泛的成果。文章从对工作场所暴力研究的提出、范围界定、多角度分类以及发生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总结各专业机构及企业组织提出的多种预防措  相似文献   

16.
李晓鹏  袁艳艳 《魅力中国》2013,(26):329-329
在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由于级差地租的作用和城市土地的稀缺,人们对城市中公共游憩空间的需求显得越发紧张,游憩功能已成为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满足居民对游憩功能的需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工业废弃地却因占据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工业废弃地改造成为景观游憩场所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主流的基于行为一致性动机的自我知觉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登门槛效应,以及违背一致性动机的道德净化效应、道德推脱理论等都无法解释工作场所中同一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道德许可理论源自伦理学,认为人们以前的道德行为是其后续不道德行为的诱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讨了道德许可的概念内涵,然后以员工在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领域的既往善行,如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关爱、见义勇为等作为道德许可的前因,推导出道德许可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包含以道德边界和可观察性为标准而区分的四类偏差行为,并讨论了个人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完整的工作场所道德许可发生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对于解释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该框架包含了善行与偏差行为的诸多概念或变量,为后续实证建模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8.
刘嫦娥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2):129-132
目前有关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研究基本集中在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影响后果上,而较少关注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本身的动态演变过程。为了更好地控制及消除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就要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复杂本质。文章运用文献法对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演变模式进行了系统探讨,得出工作场所无礼行为的演变模式包括螺旋模式及渗透模式,并对减少工作场所无礼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工作压力与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是企业管理者普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研究议题之一,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仍相当缺乏。文章在对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和工作压力的全面、系统的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概念模型,用于探讨工作压力与员工偏离行为之关系。  相似文献   

20.
SPSS统计软件已经成为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普遍运用的分析工具,文章利用SPSS的多重反应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场所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旨在分析消费者消费的倾向性,挖掘潜在客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