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上海市工商局浦东新区分局坚持把“信访工作无小事”贯彻落实到纪律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中,不断探索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机制运行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象监督和社会监督。“走出去”:就是建立“走访”制度,开展走百家企业、部门,访百家街镇、居(村)委活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居(村)委,变上访为下访、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倪娜 《企业研究》2005,(11):36-37
“走出去”是一国经济及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和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但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企业尚不存在“走出去“的能力。对此,本文认为.只要选择了合适、正确的策略,任何企业都能”走出去”,而且都能成功的“走出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案例,新希望集团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们走出去的一些酸甜苦辣。中国加入WTO整10年了,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探索也10年了,新希望集团在“走出去”的探索方面也进行了10年。  相似文献   

4.
“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然后探讨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论文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英 《财务与会计》2015,(15):32-34
“走出去”企业要想走出成功之路,必须有一整套的措施和行动,而财务管理在这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万宝矿产有限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积累的一些财务管理特色经验,对我国“走出去”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请进来”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充分意识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成为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由此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日前,福建省制定出台了《关于为福建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工作意见》,从九个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7.
近来,华商货物在俄罗斯被扣押、西班牙焚烧中国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两位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遭绑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警示我国企业在“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的同时,不仅要面对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更有当地政治因素带来的企业经营和人生安全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少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影响深远的企业形态,国际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面临国内外不同市场资源及竞争对手的冲击和考验下,企业将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就经历了由充分肯定到饱受争议的历程。本文试分析其衰败原因,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利于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们的企业主动地“走出去”,寻找更大的市场机遇,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去,这是极为明智的举措。近年来,国内海尔集团、康佳集团、格力电器公司、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春兰集团、TCL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海外的品牌影响也日益扩大。应当说,这些企业为我国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出很多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大多会采取“投石问路”的办法,参加一个国际展览,特别是参加一个展团结伴到境外去参展,亲眼看看境外市场的反应,直接接触一些潜在客户,借此了解商机,摸索道路。这些企业“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产品的品牌和形象,对增强我国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为之喝彩。但是,也有个别企业在境外展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甚至遭遇以涉嫌知识产权侵权为名义的查抄,跌倒在国外市场。这一跌,不仅严重打击了企业士气,破坏了商机,也损害了中国产品的整体声誉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1.
晓好 《企业文化》2005,(8):20-21
近年来,以中石油、中信、海尔、TCL、联想、中远等为代表的不同性质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现象。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面临着以前从未经历过的特殊情况,有的还出现了亏损,现在国内很多人士都开始探讨跨国经营的模式和管理经验,不同的企业也对跨国经营和跨国并购有一些争论。其实,争论也好,同意、反对也罢,讨论和争论的结果都将推动中国企业继续走出去并向健康方向发展。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这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走出去"战略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但是,中国企业如何制定恰当的“走出去”战略,包括市场定位、产品选择,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走出去”,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研究。本文即对这样一些战略性问题的分析方法进行讨论,试图提供一个有效的研究框架。一市场重要性分析确定不同市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是讨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基础。应该根据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动因,来判断和比较不同市场的重要性。企业“走出去”的基本动因,无非有两个:第一,是在国际范围内追求规模经…  相似文献   

13.
在厦门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出现一种引人注目的新现象,即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成了本届洽谈会的主旋律之一。在此次洽谈会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一改以往单纯以招商引资为主题的投资贸易洽谈会模式,与来自非洲、阿拉伯世界、拉美、东南亚和欧盟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企业,举行了12场双向投资政策与环境研讨会。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会上宣布:中国要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初我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后,几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级国有大企业。根据联合国发表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2001年底,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控制着超过300亿美元的国外资产,拥有2万名员工,国外销售额达到300亿美元;截至2003年7月,我国境外投资的7000余家企业中,  相似文献   

15.
对“走出去”的商业评价,应该超越战略层面的泛泛讨论,进入更细腻更深入的商业分析“现在‘走出去’,是不是还早了点?代价是否太大了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国内舆论随即开始重新思考中国企业近几年不断升温的“走出去”战略。受海外收购业务的拖累,即将公布的TCL年中业绩也可能“很不好看”——坏消息一波接一波,针对“走出去”的反思潮,也可能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是该建立一个关于“走出去”的商业评价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家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越发有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我国2007年人均GNP已达2360美元,按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目前我国已处在投资发展周期中的第三阶段,即对外直接投资的速度将逐步快于接受外资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的经营能力,取得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在这之中,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不断进行国际经营策略与营销理念创新,跳出传统的“先生产、后出售”的营销思维,推出“先出售、后生产”的拓展国际市场新方法,带来营销理念的新飞跃。定制营销在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经营中,有些企业往往受制于海外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打开局面。面象海尔等一些企业及时推出“定制营销”新模式,“先出售、后生产”,使得海外市场扩大,…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一、 走出去与引进来——沈青看了几期贵刊管理经营栏目的文章后,我作为一个经营者也想谈一些我个人的想法,关于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话题。走出去和引进来就是大量引进西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及人才,同时把我们的产品、品牌、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这是一种经营战略,也是经济走势的必然。现在,很多企业已深刻认识到“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比如,四川省的又一个品牌川菜企业“陈麻婆豆腐”与台湾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把连锁经营开到了台北,使自己的产品、技术、品牌走出了大陆,找到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康佳集团、格力电器公司、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春兰集团、TCL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显的经济效益,在海外的品牌影响也日益扩大。应当说,这些企业为我国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探索出很多成功经验。这些企业“走出去”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逐步形成并实施以产品外销和投资境外为特征的“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去的多年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技术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