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燕坤 《发展研究》2013,(12):93-96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业态,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目前,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发达的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国的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各大城市都积极发展创意产业,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虽然初具规模,但其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梳理和分析伦敦和纽约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和经验,提出中国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对策建议,对于中国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建设国际化“创意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田克 《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47-147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将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的新兴产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方兴未艾,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内容涵盖了城市竞争力的诸多要素,因此,发展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衡量沈阳城市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成为衡量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奥运创意经济引领创意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根本上看,奥运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是推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奥运创意经济是以创意为核心,以体验为基础,以注意力为目标的文化产业,是依托当代高科技和传播媒介的文化实践方式。奥运本身是一个机遇,会给创意产业带来发展,最终给城市带来效应。基于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的低水平,当前重要的是要抓住北京奥运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奥运创意经济,促进我国创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打造创意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把"发展创意产业、打造创意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研究了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的内在关系,剖析了绍兴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创意城市及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了绍兴市打造创意城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和经济转型加速了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之间自由流动,许多老工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城市衰落的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经济转型,获得城市竞争力,吸引流动性资源,发展城市,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主线。笔者认为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获得和增进城市竞争力。创意产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制包括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城市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观全球,创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城市集聚发展趋势,其集聚模式多种多样.根据集聚形成的机制、要素特征、推动主体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创意产业城市集聚模式有所不同.与传统产业集聚相比,创意产业城市集聚具有集聚主体的创造性、对"三T"型城市的根植性、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相结合以及独特的城市功能.基于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的集聚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类朝阳型产业,创意产业已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生点和新趋势。在我国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意产业将以其高成长、高附加、高关联、高触发、高流动的特点,成为具有魅力活力的兴奋剂、产业结构整体升级的润滑剂以及社会生态和谐共享的黏合剂,对于促进我国城市自主创新、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炯 《江南论坛》2012,(8):48-49
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地处江阴中心城区的澄江街道首当其冲成为主战场。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推进城市和产业同步转型,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成果齐头并进,相得益彰,并以服务民生为纲,积极履行城市建设管理属地职责,通过“改、建、拆、整、治、种”,不断优化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5)
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以网络和数字化为主的信息通信技术乃至消费结构的转变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崛起。英国是第一个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创意伦敦"概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伦敦成为全球创意中心。文章通过探索分析伦敦创意城市发展的轨迹,结合秦皇岛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指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创意城市是秦皇岛未来发展的可选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绝大多数城市的空间增量都是围绕老城区扩展的。因此对占据着城市中心区或中心区边缘重要土地资源的大型工业进行逐步外迁,并对搬迁后的原址进行再利用、再开发,成为目前城镇化发展形势下地方政府使用的重要手段。工业遗存地段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存量资源,尤其是对一些区位条件较好、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工业遗存地段进行保护再利用,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压力,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实现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创意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市中的经济集聚现象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济集聚在城市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集聚程度的度量离不开地理学,而经济集聚现象多发生在城市中,因此城市经济集聚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问题。以城市经济集聚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系统梳理经济集聚现象的来源及研究范围,归纳已得到的结论,并指出其中的不足。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多从产业角度入手研究经济集聚现象,因此在后半部分着重介绍了经济集聚与产业间的关系,并在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论娄底市旅游品牌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底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逐渐形成,旅游开发的条件也已经逐步具备,但旅游品牌形象却并不清晰。也与娄底市的旅游品牌定位不清晰是相关联的。笔者根据旅游品牌的一般原则,针对娄底市旅游资源和区域旅游的特点,认为娄底市应该定位于以独特的“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品牌,着力推出蚩尤故里、梯田王国、乡村侯府、世界锑都、洞穴奇观等五大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学杰 《时代经贸》2006,4(7):60-62
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但是近几年来,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随着地区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客户对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尤其是需要商业银行能够跨区域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伴随着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的向前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要求联合、跨区域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实行新的经营模式才能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Power laws, discontinuities and regional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rban systems are manifestations of human adaptation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are the expression of hierarchical processes acting upon urban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test the entire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for the sou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1990), as well as the size classes in these regions for power law behavior. We interpre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ize of the regional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variable growth dynamics dependent upon city size. Size classes in the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are snapshots of stable states within urban systems in flux.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晋安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旅游资源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的特点。有历史文化、技术经济和资源优势三个方面的条件。基于增长极理论的跨越式经济发展是实现晋安区现代化的有效方法,在正确认识晋安区资源特色基础上,将培育旅游增长极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并深入分析旅游业开发条件,提出晋安区构建旅游增长极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湖北省十堰市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建设进行研究,包括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的优势与成果,提出生态城建设的具体设想和建议,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the indeterminacy of equilibrium in the Fujita–Krugman [When is the economy monocentric?: von Thünen and Chamberlin unified, Reg. Sci. Urban Econ. 25 (1995) 505–528] model of city form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returns. Both the number and the locations of cities are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Assuming smooth transportation costs, we examine equilibria in city-economies where a finite number of cities form endogenously. For any positive integer K, the set of equilibria with K distinct cities has a smooth manifold of dimension K-1 as its interior for almost all parameter values in a regular parameterization. The disjoint union of these sets over all positive integers K constitutes the entire equilibrium set.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的定义角度来提出自己的城市品牌的定义,然后分析城市品牌的基本构成因素,最后谈到如何打造城市品牌。同时,对昆山城市提出了一些自己所独到的见解。希望对全国城市品牌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city subject to final demand and vertical linkages. Individuals consume differentiated goods (or services) and firms purchase differentiated inputs (or services) in product (or service) markets where firms compete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orkers rent their residential lots in an urban land market and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differentiated goods and inputs. We show that firms and workers co-agglomerate and endogenously form a city. We characterize and discus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irms and consumers in such cities on one- and two-dimensional spaces. We show that final demand and vertical linkages raise the urban density and reduce the city spread.  相似文献   

20.
Twenty-six percent of black males in the USA report seeing someone shot at before turning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black young males alter their behavior when living in violent neighborhoods, using th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1997 to quantitatively characterize the “code of the street” from the sociology literature. Black and white young males are equally likely to engage in violent behavior, conditional on reported exposure to violence. Education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 are worse when reporting exposure, unconditionally and controlling for observables. Mediators documented in the ethnography are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in the estimated structural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